唐芬
【摘要】 中職學生的特殊學情與教學現狀,制約著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本文結合中職英語教學的現狀與問題,就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指在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職業英語素養,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英語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
【關鍵詞】 中職英語 職業素養 教育方針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6-128-01
0
1.中職英語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絕大部分教師已經認識到了傳統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弊端,因此各中級學校有關中職英語教學改革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大家都希望優化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在實踐中也確實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然而傳統教學轉變為現代化多元教學并非一日之功,傳統的教學手段,效率低下,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的形勢下,英語教學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具體而言:一方面,就學科本身來說,英語學科記憶任務重,教師為了取得短期效益,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很容易固化教學模式,讓學生記憶大量語法和單詞知識,忽略了學生的實際運用。中職課堂氣氛沉悶,師生互動少,教師不一定能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中職學生,除了師范、醫衛學生以外,其他專業的學生“兩語”都是短板,尤其是英語,因而對英語學習的消極情緒顯而易見,再者,英語學習缺乏有效的環境,學習效率低下,更消磨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英語實踐能力自然也得不到提升。
2.中職英語教學的改革方向
要取得教學改革的成效,方向很重要。為了把提高教學效率落到實處,教師應當首先對學生有正確的認識。在中職學生進入學校時,每個學校,新生入學時,都會進行重新測試,結合中考成績進行分專業和分班,作為教師應在上述數據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檢查自己的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然后進行數據分析,找出學生的問題所在。然后按照測試結果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為學生制定專門性、針對性較強的教學策略,選擇適合學生發展需求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少走彎路,在自己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其次是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日趨成熟,多媒體技術作為日常的學習工具越來越受歡迎。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技術優勢,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多媒體學習素材包含文字、圖像、影像、音頻等,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也可以運用視頻、音頻等導入學習內容。再次,在教學中要不斷優化教學手段。教學手段是提高教學效率的終極指南。在教學有,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在,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趣味性,自然有助手提高教學效率。
3.中職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途徑探析
3.1加強學習,更新教學理念
我國中職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專門性的人才,在學校教育結束后,除了部分升入大專院校進行深造以外,其他學生進行社會參加工作,中職教育是就是培養企業需要的專門人才而進行的。強調學生的操作實踐性。為了讓學生成為適應企業發展的人才,中職英語教育也需要立足實踐,讓學生同步提升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中職英語以培養學生能力作為出發點。在新時期,教師需要不斷地加強學習,及時更新觀念,以適應時代需要的教學理念制定自己的教學策略,為學生量身定制未來發展的英語知識學習目標。這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大綱和學生的實際需求,因材施教,結合具體的教學情境和專業特色,開展教學,讓學生在教中學,在學中做,互相啟迪,互相促進。
3.2因勢利導,優化教學手段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這教育提供越來越多的可資選擇的教學手段。教師可以結合大環境和現有的資源,在課堂中導入多種教學手段,除了speech(演講)、wordcompetition(單詞競猜)、discussion(討論)以及dialogue(對話)等方式,更可以利用網絡、社會、家庭等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學習多元化的知識。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搜集教材相關資料,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創設多種交際環境,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在教定的教學情境中自主練習,與學生的生活情境相融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3情境相融,體現專業特色
“英語專業改革應力求探索英語專業和特殊行業的融合和支持。”這是新課改對中職英語的明確要求。為了落實課改要求,教師應當結合本班學生的專業特色,從學生今后要從事的工作崗位入手,為學生制定專業性較強的英語詞匯、口語訓練,提升學生對專業性質的認識,為學生的職業道路添磚加瓦。如本班學生對汽修專業,教師應有意識地把本專業的相關詞語組織學生訓練,如Vehicle maintenance(汽車養護)、Vehicle repair(汽車維修)、Technical Condition of Vehicle(汽車技術狀況)、Bad condition of vehicle(汽車不良狀況)、Working ability of vehicle(汽車工作能力)等相關術語,讓會計專業學生多記憶account balance (結平賬戶)、account bill(賬單)、account classification(賬戶分類)等方面詞匯。都這些教學內容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有代入感,真正意識到自己就是這方面的職業者,從而以一種主人翁的姿態去努力學習,為將來進行社會更快更好的適應未來的工作作好準備。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手段與教學策略的運用,直接影響到教學效率的提供,作為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還應該結合中職學校的專業特色和特殊學情,注重英語教育的實用性,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是中職英語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更是社會和企業發展的必須要求,只有不斷革新教育方式,挖掘更好的教學手段,才能促進中職英語教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楊惠中.關于大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2(02):293-297.
[2]雷瑛,呂寧寧.高中職專專業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大眾科技,2015(05):147+150.
[3]張秀清.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職英語教育[J].教育與職業,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