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健
摘 要:學困生的存在,給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極大的壓力,也影響著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每個班級都有學困生,教師應正確地面對,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在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中,我們教師要利用多種活動傾注愛心,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因材施教,抓好反復教育,運用恰當而有效的活動,培養學困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活動中;學困生;學習興趣
學困生之所以學困,主要是缺乏學習的興趣。我們每一位教師就應平時創造條件多讓學困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以調動學困生的學習愿望,喚起學困生個體發展需要,使學困生在情感、思維、動作等方面積極、主動、愉悅地參與學習過程,以利于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只有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使學困生在參與教學過程中自主地獲取知識,才能全面提高學困生素質。而要做到這一點,筆者認為必須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在關愛中培養興趣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和學困生融洽相處,用尊重、信任、關愛之情感染學困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應服從學困生的“學”,教師不再是教學活動的權威、主宰,學困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師生關系應該是一種平等的協作關系。
其次,在教學中,教師要實行民主教學,鼓勵學困生敢于發表看法、敢于質疑、敢于批評、敢于超越教師,對于學困生的獨特、富有創意的想象,要及時給予表揚,使他們充滿喜悅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對于學困生所體現出的獨創性和富有個性的閃光點,給予高度評價來鼓勵,加以引導,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在情境中誘發興趣
(一)利用問題情境,創設學習氛圍
在每一節課導入環節,采取從實際問題情境入手,盡量貼近學困生的生活實際,選擇具有現實背景的素材,牢牢抓住學困生的注意力,誘發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用教材內容的呈現,努力創設學困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情境和機會,發揮學困生的主動性,自主探索和實踐,促進學困生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二)創設玩的情境,積極參與活動
新課程教材資源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運用教材資源,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如果我們教師在課堂上多創設玩的情景,他們的興趣會自然而然地回到學習中,學生完全融入在游戲的情境中,學習效果不言而喻,學習興趣也隨之增加了。
(三)開展第二課堂,誘發學習興趣
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現在的課堂是一個情趣的課堂、研究的課堂。我們不僅僅在課堂上,而且讓學生走出教室,領會大自然的美妙,讓學生觀察生活,讓學生自我表現,尤其是學困生,使學困生在大自然中不知不覺地對學習產生興趣。可以讓學困生得到能力的培養和實踐的經驗,組織開展故事會、課本劇表演、賽詩會、朗誦、聯歡會等活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習興趣。學困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的優點,感受成功的樂趣,激起學習的興趣。
三、在競賽中激發興趣
教育心理學認為,成功給人以鼓舞,給人以力量,給人以興趣。教學實踐證明合適的學習競賽也是激發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競賽過程中既獲得成功體驗,又獲得自我求成需要。促進學困生大面積主動積極參與學習,增強了課堂實效,同時激發了學困生學習興趣。孩子好勝心、集體、個人榮譽感比較強,喜歡學習效果和行為表現得到老師的肯定,我們可以利用課堂開展“誰答得快、誰答得好”的競賽活動,讓學困生積極參與競賽,在競賽中,激發學習興趣。隨著這種比賽經常性開展,受到老師的表揚,也嘗到成功的喜悅,他們的積極性會隨之上升。
我還開展了很多的學習競賽、評比活動,如:每單元1次聽寫詞語競賽,課文背誦比賽等等。對于學困生,寫詞語是最基本也是最簡單的任務,因此在這些競賽中學困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我還及時給予獎勵,使他們在點滴進步中,通過“獎勵”這一導火線,幫助他們點燃“渴望進步、渴望成功”的強烈學習欲望,培養了學習的興趣。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是既喜歡物質獎勵,又喜歡精神獎勵。因此我對學生的獎勵可分為四種:(1)發表揚信;(2)發獎品;(3)作業減量;(4)測驗加分。有位教育家曾說過:受獎勵的人數如能在總人數的50%以上,那么是最能鼓動全體學生的士氣的。
四、在實踐活動中培養習慣
實踐活動是意志產生和發展的源泉,而學生的意志是在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中磨礪出來的,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知特點,使“學困生”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精心設計具有一定層次和趣味性的題目,鼓勵“學困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克服困難、不斷獲得成功,在克服困難中鍛煉他們的意志。
在具體教學中,必須從實際教育教學的需求出發,注意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與直觀性,盡量利用教學掛圖、多媒體、實物和學生操作用具等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種方式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將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全部調動起來了,讓學困生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創造機會讓學因生養成勇于發言的習慣;規范書寫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正確評價培養學困生良好學習習慣。學困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高度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努力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乘著良好習慣順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這也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
總之,教師的心目中要有學困生,但我們絕不能把他們當成是學困生,特別是不能把他們當成是永久的學困生。只有這樣,我們才會自覺地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困生的學習自信,為學困生提供幫助。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改進,讓學困生在興趣的催動下,從教育生活細節中愛上學習,對學習產生興趣,就有可能改變這個學生一生的前途和命運。
參考文獻:
[1] 周小華,馬華.小學語文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以甘肅省G縣為例[J].甘肅高師學報,2018(1).
[2] 張潔.學科教學知識視角下小學語文學困生轉化研究[D].喀什師范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