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志輝
【摘要】小學階段的語文老師教學重點之一是如何引導學生產生對語文學科長遠的學習積極性,作為學生初級階段學習的引導者,語文老師要真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就要營造和諧、有趣、輕松、積極的課堂氣氛。四年級的小學生初步形成對學科的系統認知,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顯得不耐煩,而借助良好的氛圍能夠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基于此,筆者從四年級語文教學經驗著手,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課堂氣氛的具體內容。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氣氛;營造方式
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必然要構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從內心深處產生對學習的熱情。良好的氛圍環境下,學生的大腦皮層更加興奮以帶動高質量、高效率的學習,引導學生達到學習最佳狀態,不斷挖掘個人在語文學科學習的潛力。基于此,小學語文老師要致力于氛圍構建方式的學習,在師與生的密切配合下共建良好氛圍。
一、細反思,尋因素
語文課堂氛圍的構建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筆者結合教學經驗將因素歸為課堂的主導者——教師因素,課堂的主體者——學生因素,以及客觀環境因素。
(一)課堂的主導者——教師因素
語文老師是整個課堂的組織者,是傳遞知識的主體。語文老師的一個動作或一句話都會影響學生的態度,老師對課堂的認真程度更會影響課堂氛圍。教師的課堂行為主要有三種類型:集權型、放任型與民主型。集權型的語文老師往往容易促成“一言堂”,課堂氛圍也比較壓抑,學生被迫學習知識,雖然學習到一些知識但學生的認同感比較低。放任型的語文老師往往會造成混亂的課堂氛圍,學生天馬行空、胡言亂語,難以達到語文教學的目標。民主型的語文老師是最優秀的,課堂氛圍輕松又不失控,老師能夠在與學生的互動中創建良好氛圍。
(二)課堂的主體者——學生因素
小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是語文老師的服務對象,要在語文課堂上構建和諧、輕松且愉悅的氛圍,教師雖是關鍵的因素,但學生才是最核心的因素。“一個巴掌拍不響”證實了這樣的道理,良好氛圍的構建必然要求師與生共同合作、共同努力。第一,學生要有班集體的意識,有學習知識、合作團結的目標,唯有如此,學生才會積極認真地參與到課堂當中,作課堂氛圍構建的關鍵主體,而不是課堂氛圍的“搗亂者”。第二,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影響氛圍構建,學習能力、道德品質等等都會影響課堂秩序,一個課堂中老師只有一名,但學生卻有若干名,倘若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夠,缺乏自覺與自律意識,課堂氛圍的構建也會成問題。
(三)客觀的環境因素
誠然,除上述提及的主導者和主體者因素之外,其他的因素都可以歸屬為客觀環境因素。例如,教學的時間、地點、班級的人數、班級的教學設備,甚至包括教室的光線、座位的編排、學校的教育理念等等都會影響課堂的教學氛圍。因此,同一老師上每天的第一節課與最后一節課,上課的氛圍會有很大區別,這在一定程度上受客觀環境因素的左右。環境因素不僅會影響學生,也會影響老師,客觀環境因素對于課堂氛圍的構建影響不容忽視。
二、覓策略,造氛圍
課堂的活躍度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會提升,能夠刺激學生產生真情實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與老師之間能夠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及時完成甚至超前完成語文課堂教學任務,提升語文學科教學質量。基于此,根據筆者語文教學經驗相結合,提出幾條課堂氣氛構建的策略,具體分析如下。
(一)以“故事”營造課堂氛圍
四年級的小學生對新鮮事物總是有無限好奇心,語文老師的教學要充分考慮四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與心理因素,借助有趣、有吸引力的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充滿好奇。在學生滿懷期待的延伸當中,語文老師對于課堂的認真程度也大大提升,有利于提升學生對文章的深度理解。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的《精衛填海》一課時,老師可以向學生講述《山海經》當中的一些重點深化故事,在引人入勝的故事情境中,學生感受到我國的山川、物產與風情的地理著作魅力,為學生學習精衛填海奠定基礎,提升學生對文章的感悟程度和語文學習的熱情。在故事的引導下,學生聽得十分投入,課堂的氛圍也比一味地講活躍許多,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投入程度。
(二)以“懸念”營造課堂氛圍
四年級的小學生缺乏足夠的社會經驗,對事物總是有無窮的探究欲,這一特征為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提供了關鍵契機。語文老師要發揮教學懸念的作用,讓學生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保持對語文學科學習的熱情,從被動地接受轉化為主動探索的過程,全力以赴面對語文學習。教學懸念的設置是利用了學生的心理,構建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生融入課堂的程度。例如,在學習《爬山虎的腳》一課時,語文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先想想自己看到過的生物中腳的樣子,再轉移到課堂當中設置懸念,“你覺得爬山虎的腳應該是什么樣子的?”“爬山虎的腳會像老虎的腳一樣嗎?“通過這樣的懸念引導,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而學生在閱讀文章時更加認真投入,在閱讀后讓大家表述自己在文章中看到的關于爬山虎的腳的描述,讓學生積極總結發言表達想法與看法,營造齊心協力、共同探究的課堂氛圍。
(三)以“多媒”營造課堂氛圍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使得各學校的教學硬件設施不斷優化,就現階段而言,大部分小學已經應用了多媒體技術,是教育的一大突破。基于此,小學語文老師要利用好班級內的硬件設施,以先進技術的輔助為學生構建語文課堂氛圍,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讓學生高效學習、快樂學習,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四年級的《觀潮》一課時,學生從未切身體驗過觀潮,對于文章的理解也會存在偏差,語文老師借助多媒體技術展現觀潮前、觀潮時的過程,將激動人心的視覺效果直觀的呈現在眼前,學生也隨潮來潮去而激動不已,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時語文課堂的教學也會簡單化、高效化。
(四)以“機制”營造課堂氛圍
和諧競爭關系對于課堂良好氛圍的構建有推動作用,有競爭才會有動力,有競爭才能提升學生的競爭力。在語文課堂上,競爭機制的引入能夠自然構建班級學生與學生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競爭學習模式,促進學生自主思考,或者在合作的前提下與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悅,通過你追我趕的模式促進學生學習的進步。語文老師可以通過試題測驗,針對試題測驗的結果和學生的日常表現將學生們合理分組,在回答問題與討論的過程中,學生互相幫助、互相成就,能夠達到共同進步的最終目標,在班級內構建良性競爭關系,對于課堂氛圍的活躍有重要意義。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老師的課堂教學要注重氣氛的構建,發揮環境的烘托作用,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與學生之間展開互動,提升學生對課堂的認真程度與投入程度。語文老師要在教學中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點,積極地總結自己在語文教學中的經驗,在不斷的實踐中探索合適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進步及發展。
參考文獻:
[1]魏立峰.中華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滲透和傳播研究[J].學周刊,2019(05):26-27.
[2]李金苗.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教學中的應用和整合[J].學周刊,2019(04):133-134.
[3]林愛珠.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閱讀教學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12):24-26.
[4]江葉.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J].課外語文(下),2018(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