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飛
【摘要】 ?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思想品質和文學素質。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展開探索研究,希望通過文中的幾點思考,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提供參考。
【關鍵詞】 ?小學教育 語文教學 語文核心素養 探索研究 思考總結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3-114-01
一、簡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
語文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播的主要課程,是展示民族精神和人類文明的重要窗戶。語文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的構建和運用、思維的發展和提升、審美的鑒賞和創造、文化的理解和傳承四個方面。其中,語言的構建和運用與思維發展與提升注重的是漢語的工具性和思考性,它們屬于概念程序能力素養,而審美的鑒賞和創造與文化的理解和傳承主要注重漢語的思想性和文化性,屬于策略創新能力素養。在我國傳統教育體系中,語文教師更加注重的是語言的實用性,缺乏必要的審美創造和文化傳承,難以真正吸收文化的精髓,不利于學生的更高層次發展,不同的核心素養蘊含著不同的內容,教師應該根據這些內容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策略,切實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二、研究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良好行為習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實踐出來的真理,而樂學也被列為《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基本要點。語文教師應該積極轉變觀念,明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一切教學活動和目標都應該圍繞學生展開,根據小學生不同年齡段的性格、心理、情緒、習慣等方面的特點,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核心制定教學計劃,從而發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從根源上激發語文學習的動力。比如,在小學人教版語文《孔融讓梨》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到“孔融讓梨”的現實意義,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來表演情景劇。通過情景劇的表演,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到謙讓的重要意義,并自覺將這種謙讓意識應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提升自己的語文綜合素養。?另外,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自控能力不高,情緒穩定性較差,所以語文教師應該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同時規范學生日常行為,及時糾正那些所謂的小習慣、小毛病,避免發展成更大的問題,影響學生的思想行為和未來發展,教師應該充分發揮養成教育的作用,提升學生文化素質和道德品質。
(二)加強語文閱讀學習,提升學生領悟能力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方式。由于小學生的認識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強,教師應該充分發揮組織引導作用,結合教學大綱,為學生們篩選價值觀正確、充滿正能量的文章進行閱讀活動,提升文章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可以推薦他們閱讀《伊索寓言全集》、《愛的教育》、《草房子》等,同時,對于一些晦澀難懂的文章,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的作用,靈活運用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多種展示形式,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激發了他們的情緒,從而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內容和蘊含的深意,這樣才能更好的融入到文章角色中,把握閱讀的節奏和情感,讓思想自由的在文學的海洋中遨游,有利于激發學生們的文學思維,提升鑒賞能力。
(三)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小學生綜合素質
小組合作學習是小學語文課堂中經常運用的形式,不但可以調節課堂氣氛,提升學生們的參與感,而且有效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培養了溝通協作能力。語言的應用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目標,也是衡量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語文教師應該為小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提供機會,根據學生性格特點、行為習慣合理設置小組,避免一個小組內同類型的學生過多引發爭執,影響同學感情和日后學習。以《只有一個地球》為例,當接觸到新的課文時,教師可以用分組的形式,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文章,在此之前由各個小組提出不同的問題,哪個小組的問題新穎,貼近主題,讀出作者的心境,詮釋文章的涵義,哪個小組就獲勝,這樣一來抓住小學生爭強好勝,不甘示弱的心性。達到讓小學生自己理解文章的涵義,更加深刻地記住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有感情的朗讀文章,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在玩耍比賽中詮釋文章的涵義。勾起了小學生對語文素養培養的興趣,同時也激發了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四)積極開展語文課外活動,拓展小學生眼界
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不應該局限于課堂教學活動,教師應該利用學校資源開展課外活動,引導有興趣的同學參加閱讀小組、朗讀小組、寫作小組等興趣小組,充分發揮他們的興趣特長,提升文學素材積累和寫作表達能力。同時,語文教師可以利用社會資源提升小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水平,積極組織同學們參加主題教育展覽、愛國主義電影、先進人物事跡報道等充滿正能量的各種形式社會活動,拓展小學生眼界,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為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奠定基礎。
三、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首先了解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然后從激發學習興趣、規范行為習慣、加強閱讀練習、小組合作學習、開展課外實踐等方面進行了闡釋,希望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為國家和社會輸送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 參 ?考 ?文 ?獻 ]
[1]鞏慶偉.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7(52):171.
[2]段競華.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初步探索與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3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