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延坤
摘? 要: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的自主探索、思考、感悟以及促進學生個體發展的教學方式。尤其在核心素養視閾下開展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活動,可以為初中生語文閱讀學習創造自我情感體驗、語文素養提升等有利的環境,讓初中生在閱讀中收獲知識,與文本、作者思想發生碰撞,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形成自己的思想,提高自身的人文情懷。本文主要對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并提出如何有效地開展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活動,希望對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語文素養
引言:
在新課標改革的指引下,越來越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作為基礎學科的語文閱讀教學,更需要尊重初中生個體的語文閱讀習慣和特點設置對應的閱讀教學環境,從而在教師的個性化正確引導下體驗語文閱讀學習的樂趣,逐漸地養成主動探索、獨立思考的個性化閱讀習慣。而在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大多會直接將個人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感悟等傳達給學生,而不是讓學生自己去感悟、體會。學生逐漸失去對閱讀分析、思考的興趣,使得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變得比較乏味,一定程度限制了初中生閱讀學習個性化發展,不利于初中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核心素養視閾下初中語文閱讀個性化教學必要性分析
初中語文學習主要是圍繞“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開展的,其中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關鍵環節,讓初中生在閱讀過程中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和人文情懷,為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提供一定的條件。同時由于每一個初中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閱讀方式等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個體學生的閱讀水平選擇個性化的閱讀教學方法,使其語文個性化閱讀中“教”與“學”的方式處于統一的狀態。在核心素養下開展初中語文閱讀個性化教學的必要性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可以突出語文個性化閱讀的特點
初中語文個性化教學活動的實施,可以滿足初中生自主閱讀的需求,即選擇適合自身閱讀的方式、方法,不受教師個人閱讀感悟的影響對閱讀內容進行深入理解、體會[1]。在閱讀過程中掌握基本修辭、寫作手法的基礎上,能夠透過文字對文章整體的思想有一定的感知,情感上可以達到共鳴,使其超越閱讀的本身,擴展自身的閱讀思維,突顯出閱讀具有的創造性特點;在個性化閱讀的過程中,初中生通過閱讀可以形成自身獨特的思想,為自身獨立思考和探索能力的培養打下基礎。
(二)為傳統語文閱讀教學方法調整提供參考
由于受到應試的影響,當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主要是以考試要求為教學目標,強化初中生的閱讀應用能力的訓練,一定程度弱化了初中生語文閱讀人文性的體驗,初中生只能被動地按照教師的閱讀教學計劃進行學習,使其失去語文閱讀本身的樂趣,不利于語文閱讀終身學習。而將個性化閱讀方式融入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為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添加活力,讓初中生能夠按照個人閱讀方式對其閱讀內容進行分析和解讀,一定程度為傳統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改進提供參考。
(三)與核心素養所提倡的教學目標相一致
在核心素養下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其目標之一是培養初中生的語文素養,一定程度可以為初中生語文閱讀可持續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而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是以初中生語文終身學習為目標開展的個性化的教學活動,二者具有一定共性。同時,在新課標改革的要求下,需要對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方式進行不斷優化,其中個性化閱讀教學方式與當下新課標所提倡的個性化教學理念相吻合,根據初中生語文閱讀的方式、特點等設置差異化的閱讀教學方案,使其能夠滿足不同學生閱讀學習的需求。
二、核心素養視閾下如何有效地開展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活動
(一)引導初中生對文本個性化解讀
在開展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初中生將文本中的優美段落、修辭手法等找出來,按照自己的興趣、認知水平等選擇個性化的角度對其進行品讀,并在文本中將自己獨特的見解批注上去[2]。比如,在學習《春》這篇描寫春天的優美散文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初中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將描寫春天景物的語言找出來,分析使用了哪一種修辭手法,可以讓學生以文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仿寫句子。為了讓初中生從春天美景中聯想到人生中青春已逝的道理,可以引導學生感受一年四季大自然的景物是如何變化的,從而認識到美景、時光都已逝,要更加珍惜當下。
(二)根據文本內容和初中生閱讀特點設置個性化閱讀教學方案
在開展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設計個性化的教學方案,目的是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初中生可以主動地投入其中,為個性化閱讀創造良好的氛圍[3]。比如,在閱讀《變色龍》這篇小說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文本的內容設計角色扮演的活動,或者讓初中生根據個人愛好以文本內容排練課本劇,這種閱讀教學設計為初中生自主選擇角色創造一定的空間,讓初中生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展示個人才華,深入體驗文本內容。
同時由于初中生閱讀方式、基礎、個性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對語文個性化閱讀設計的環節,需要兼顧每一位學生的閱讀需求,為初中生創造進入文本語境,全方位對話的條件,讓每一位學生面對教師所設計的主題有話可說,有感可發。比如,在閱讀關于感恩、困難以及人生感悟為主題的文章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細微的事情作為案例,引導初中生有所感悟、啟迪,讓不同閱讀水平的初中生有話可說,通過自身的深入閱讀有所收獲。作為老師,要時刻關注課堂意外生成,關注學生的奇思妙想、關注學生獨特的理解和感悟,決不可像一些老師面對學生的精彩發現和深入理解無動于衷、甚至當頭一棒。
(三)將生活化情境、閱讀延伸融入到語文閱讀教學中
在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拉近學生與本文的距離,可以將生活中的場景、熟悉的事物引入到閱讀教學中,便于初中生對本文內容的理解和情感的體驗。比如,在閱讀《背影》這篇文章的過程中,為了讓初中生真切地感受父母對孩子無私奉獻的愛,可以引導學生回憶日常生活中父母為自己付出時的場景,“父母第一次送自己上學離開時的背影,父母日常勞作干活時的背影”等,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中作者對自己父親的感恩、感激之情。
三、結束語
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由于每一位學生語文閱讀方式、情感需求等存在一定的差異,使其對文本有著不同的理解,在開展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根據初中生閱讀的自主性創造個性化閱讀的環境,充分引導初中生對文本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其次,需要根據閱讀的內容進行個性化教學設計,讓初中生在個性化的教學活動中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最后,在具體的語文個性化閱讀課堂教學中,可以嘗試讓初中生圍繞文本開展多層次的對話,或者根據文本進行適當的拓展,使其語文閱讀學習面更加廣闊,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桂金.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神州教育,2018,1(01):106.
[2]郭敏.語文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課外閱讀指導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37期:109.
[3]王小奎.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9,1(01):52.
[4]何品芳.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語文教學,2016,5(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