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文寧
摘? 要:在小學階段,我們必須要開設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只有這樣,才能夠培育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優良的思想品德,才能夠使他們以更加積極昂揚的心理狀態去面對未來的人生和成長的過程。因此在本文中,筆者提出了三項教育策略,認為首先需要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其次需要建立心理健康的個人檔案,最后需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名學生。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心理健康;檔案;平等
實際上,當我們觀察一些新聞的時候就能夠發現,目前的小學生所承受的壓力已經遠比20年前的小學生承受的壓力要多得多。許多小學生因為教師的一次批評和家長的一次考試不滿意,紛紛表現出一定的抑郁傾向和自閉傾向,更有甚者還會表現出自殺的傾向,跳樓者也并非沒有。這些都是心理健康問題的外顯性表現,都需要教師予以重視。
一、開設心理健康課程
通過實際的走訪調查,筆者發現,雖然目前大部分的小學都已經開始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但是這種重視僅僅停留在了文件精神和會議討論上。現實情況是,大部分的小學教師都并沒有將心理健康教育這項工作開展到日常的教學活動當中來,并沒有利用滲透教育的方式去積極地了解學生可能存在的一些心理健康問題,也沒有利用組織行為學的理論去綜合分析學生行為表現背后所隱含的心理問題。我們首先需要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課程,聘請專業的教師,對于一些有條件的學校來說,可以在教師招聘方面就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例如學歷水平、專業水平和工作經驗等。對于一些招聘專業教師難度較大的學校來說,則可以采取外聘的方式,聘請一些知名的心理健康教育專家。通過定期開班授課的方式,為學生普及相應的心理健康知識,教會他們自主的調解自己心理壓力的辦法。舉例來說,這個課堂可以有別于普通的課堂,而是一個沒有規矩約束的課堂。學生們在這個心理健康課堂之上可以暢所欲言,隨意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見解,說出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此時,教師不是通過一遍遍的講述道理,讓學生來獲得知識,而是需要讓學生們在相互交流的過程當中進行共同的探討,互通有無,發表見解。一名學生所提出的心理健康問題,可以由其他學生進行獻計獻策,學生們群策群力,利用自己已知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常識為他人解決問題。
與此同時,學校還必須開設家長課堂,面向學生的家長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普及活動。這個課程的內容,不僅僅需要幫助家長樹立起正確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觀念,使得他們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同時還需要為他們指出,在日常家庭教育環境當中,一些可能傷害學生自尊心,導致他們產生心理疾病的不良做法,使得他們能夠在正反案例的講解活動當中不斷地改善自己的家庭教育手段。
二、建立心理健康檔案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長期的教育過程,這是因為每一名學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定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些問題的發生到惡化,必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即便是從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逐步回歸到正常心理狀態,同樣也需要教師利用多種手段進行長期的協調。為此,我們必須要為每名學生建立獨屬于他們的心理健康檔案。舉例來說,對于一些家庭離異或家庭不太幸福的學生來說,在他們的檔案中,首先應當重點描述他們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成員關系。通過這種行為才能夠了解到,他們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根源所在,才能夠更加對癥下藥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例如,因為自己的父母過度的獨裁專制,或者經常使用武力暴力行為進行脅迫,所以學生都會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怯懦和自卑。這時候,教師就需要在檔案當中重點突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當中的家庭因素,在后期的教育活動當中,更多地以家訪的方式進行家庭教育的溝通,同時還需要對學生表現出更多的關愛,使他們感受到自己是被他人所注意、被他人所愛護的。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當中,學生也會表現出不同的問題。有些學生在接受了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以后,會逐漸朝著更加完善的人格發展,他們的心理健康疾病也會得到適當的解決。為此,教師則需要在檔案當中重點記錄是采取了何種教育手段,才保證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反之,如果教師所采取的心靈健康手段和學生自身的情況產生不適配性的話,那么就會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變得更加嚴重,此時教師同樣需要在檔案當中予以記錄。
三、平等的對待每名學生
在小學階段,學生們所暴露出來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他們原生家庭當中不正當和不科學的教育手段。教師應當意識到自己的職責,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更是希望通過自己積極主動的教育方式,為每一名學生提供更加寬松的發展環境,為他們打造一個愉快的童年時光,使得他們能夠以健全的人格去面對未來的人生。每一名學生對于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十分關注的,如果教師在日常的行為活動當中能夠做到不偏不倚、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那么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將會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所以在班級管理中教師需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即便是學生犯一些錯誤或者出現了短期的成績倒退問題,教師也不能夠以磨滅學生自尊心的方式進行批評。而是需要一個平等的態度去面對學生,循循善誘地了解到學生這段時間內的心理變化歷程,了解到他們在成績簿來回波動過程當中所隱含的心理健康問題。
結束語:
總而言之,目前小學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心理健康問題,無論是過度的自閉、自卑,還是存在一些暴力行為,這些都是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一種外顯性表現。為此,我們必須要在小學生的班級管理活動當中提供更加積極有效的教育策略,使得每一名學生都能夠以健康昂揚的心理狀態去面對小學生活。
參考文獻:
[1]雷紅.淺談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6):48.
[2]周長芝.淺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