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軍華
摘? 要:每個班級中的學生學習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往往都會有幾個熱愛學習的學生,但是同樣也會有幾個對學習不積極的學生。所以在實際現實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教學思路“一刀切”,而是要做到分層教學,根據每一個學生不同的特點設計教學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分層教學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初中物理;分層教學;探究
引言:
基本上班級中學習好的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不需要教師下多大功夫。但是對于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如何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是現在每一個教師都需要考慮的問題。這些差生不愿意學習,大多都是態度的問題,教師要做好他們的心理工作,讓他們認識到只要自己付出勞動,就一定能夠有所收獲。因此,分層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極為重要,能夠真正促進班級中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一、應用分層教學策略的必要性
古往今來,教師的教學對象都是全體學生,但是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都會忽視班級中的一些后進生,而在各個方面都會關注優等生的成長。學生擁有不同的興趣愛好,教師就要尊重學生的這些特點,在面對班級中的學生要秉承公平公正的態度,不能夠偏向任何一方,否則可能會助長優等生的不良風氣,使后進生逐漸喪失學習的自信心。因此,教師必須要加大對差生的關注,實施分層教學的方式勢在必行。而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彌補傳統教師在教學中“一刀切”的不足,使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都可以得到保障。
二、基于初中物理教學的分層教學實施策略分析
分層教學的對象就是廣大學生,要想做好分層教學的相關工作,教師首先就要明確自己班級中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教師可以將班級中的學生分為三個層級,分別是高、中、低這三個小組,每一個小組都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案。
(一)基于教學目標的分層
教師首先要吃透課本,明確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在自己的腦海中要對課本的整體難度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以及哪一個層級的學生應該掌握哪些內容等等。
以“重力”這部分教學為例,在設計分層教學時,可以做出以下的設置:對于一些高層級的學生而言,在掌握影響重力的因素,以及之間的相互關系的基礎上,還可以進行一定的拓展,通過思考哪些物體會對重力產生影響,例如,不同的位置或者物體的高度等等。
對于中層級的學生而言,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借助實驗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可以借助班級中不同的位置,以及不同的高度測量小球的重量,對比在不同情況下小球質量是否有變化。但是對于物理教師而言,這一項實驗缺乏一定的嚴謹性,除非是在緯度相差較大的地區,例如兩極地區,其他地方測量同一物體的重量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視頻,讓學生通過視頻中科研人員的測量,間接加深印象。
但是對于低層級的學生而言,教師可以要求他們了解重力產生的原因,就是因為地球的萬有引力。同時,還需要掌握一定的重力方向知識,明確在實際做題過程中的質量關系式。教師可以將生活實例帶入課堂,讓學生從真實的案例中體會到物理的知識和原理。例如在“壓強”這一章節內容的學習時,學生對于“在壓力相同時,接觸面積越小,壓強越大”這一定理知識理解不深刻,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以下材料,來證實這一定理的真實性。讓學生準備出兩只鉛筆,一只削尖筆頭,另一只保持鉛筆完整的樣子。先用適當的力度把削尖的那一支鉛筆壓在手背上,感受鉛筆所給予皮膚力度的大小,再用另一只完整的鉛筆壓在手背上,同樣感受力度的大小。學生可以明顯感覺到,同樣的鉛筆在受力面積不同時,壓力截然不同。受力面積小的壓力大,而受力面積大的壓力小。從這一簡單的實際案例中,學生可以更深刻的理解到關于壓強的相關知識。
(二)教學分層與作業分析設計
對教學分層設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教師不僅要合理的安排和分配不同層次的學生,同時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也要照顧到每一個層級的學生。尤其是對于后進生而言,他們更需要教師的關注和鼓勵,教師必須對他們保持耐心,在課堂中多關注這些學生的表現,并對他們給予積極的鼓勵。
(三)評價分層設計
分層教學的評價機制對于不同的學生也是不一樣的。針對一些優等生的評價,教師可以采用競爭評價的方式,鼓勵他們在學習上不斷的探索和拓展。對于一些中等生,教師可以采用激勵評價,但是對于后進生,就需要采用表揚鼓勵的方式,慢慢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要考慮到每一個學生不同的接受情況,實施分層教學的模式。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運用分層模式的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授課方式得以促使學生的個性化教育,考慮到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兼顧了全體同學的發展,真正做到了促進學生的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楊道海,淺談初中物理分層教學的實施[J].中學教學參考,2015(11).
[2]鄭桂華,初中物理分層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5(99).
[3]常芬,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分層教學探究[J].速讀(下旬),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