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軍
摘 要: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生產的信息化,英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重要的角色,而且由于新課程的改革,教育部對初中英語的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民族地區的中學英語教學也是如此。我國民族地區中學英語教學質量差已經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因此,對于民族地區的中學英語教師來說,應該積極找出學生學習質量不高的原因,對癥下藥,靈活設計教學策略,以此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民族地區;初中英語;教學策略
近幾年雖然政府加大了對民族地區中學的教育,不管是在基礎設施還是教學手段都有極大的提升,但是教師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質量并沒有明顯的提高,其中還存在著很多教學問題需要解決。英語教師高效的教學質量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因此,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就如何改善民族地區漢、彝初中英語教學質量這一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民族地區漢、彝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現狀與影響因素
我國的民族地區,通常都處于偏遠山區,環境一般比較惡劣,經濟比較匱乏,而且還缺少學生每天練習英語的語言環境等。這幾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影響民族地區教師的教學質量,歸結起來包括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這個內部原因主要是指學生自身的原因,如學習態度不認真。筆者此次主要說明外部環境是如何影響民族地區的英語教學質量的,具體如下:
(一)受雙語言的影響,英語學習的語言環境不佳。
眾所周知,我國很多民族地區的聚居區,都存在少數民族語言和漢語言兩種語言體系,而且基本上少數民族語言是民族地區的基本通用語言。本來對于英語這樣的第二語言,學生在學習時就存在天然的障礙,而且少數語言的語義與語序和英語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這幾個方面都會嚴重影響學生學英語的質量。
(二)教師資源緊缺,師資力量薄弱。
民族地區一般都處于經濟不發達的區域,而且自然環境也比較惡劣。這些方面的原因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師資力量,造成教師資源的匱乏。而且教師的水平也比較差,許多教師根本就不是專業學英語出身,講英語時還帶著口音,所以學生的學習質量就很難提高。
(三)教學手段和教學觀念比較落后。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多學校現在都已經實行了多媒體教學。但是由于民族地區經濟比較落后,很多英語教師在教學時還在實行傳統的教學方式。而且由于他們處在偏遠的山區,信息比較閉塞落后,對新事物接受程度比較慢,所以很多教師的教學觀念也是比較落后。這些都會影響初中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二、提高民族地區漢、彝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教學策略
(一)改變落后的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
由于民族地區經濟不發達,導致信息傳播的發展也比較落后,所以有很多英語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比較落后,一直在用灌輸式的方法傳授知識,而且不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只看重學生的個人成績,這與新課標改革和素質教育的發展觀點不太符合。所以,初中英語教師應該改變過去落后、迂腐的教學觀念,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只有這樣才能慢慢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以講解“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為例,為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展示出一張統計圖,圖中顯示的是近10年內中國人每天運動的時間。讓學生仔細觀察統計圖,然后回答從圖中得出什么信息,這樣教師就很自然地引出了文章的主題。當教師把整篇文章的基本知識點講解完之后,可以設計一個教學情境,讓學生自由結合成小組,以詢問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的方式開展對話。這樣不僅鞏固了新知識,而且還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進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水平。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營造說英語的語言環境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營造練習口語的語言環境,這種語言環境會激勵學生大膽、積極地開口說英語,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單詞、語法以及發音等,而且還能發展學生智力,增強師生關系,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
以講解“Can you come to my party?”為例,本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圍繞“邀請”這一話題,并以這一主題引出怎樣接受或拒絕別人的邀請。教師可以每周五下午開展課外教學活動,課外教學的形式主要以做游戲的形式進行。如教師播放關于Can you come to my party?的聽力內容,讓學生仔細聽對話中有幾種活動,聽力播放結束后,學生就可以進行搶答。接著教師還可以繼續提問,學生繼續搶答。以這種做游戲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不僅活躍氣氛,而且還鞏固了新知識,鍛煉了學生的聽力,一舉兩得。
(三)倡導政府大力投資,借助多媒體技術教學
近幾年,雖然政府對民族地區的教育問題來越重視,但是和其他城市學校的教學資源相比還是處于弱勢地位。所以,我們應該繼續倡導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增強對民族地區教學資源的投資與重視。對于英語教師來說,借助多媒體的優勢開展教學活動是十分有效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因此,民族地區的學校應該積極擁抱多媒體技術,以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
以講解“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為例,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Have you ever been to…? Yes,I have ./ No,I haven’t句型。由于很多民族地區的學生根本就沒有去過博物館,所以教師可以多媒體展示科學博物館、歷史博物館、藝術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的圖片,讓學生加深對博物館的了解。然后教師可以把陌生單詞的詞義以及音標在多媒體上進行展示,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就第一部分的內容練習基本的聽力,然后讓學生回答聽力內容的答案。因為多媒體技術擁有視頻、音頻等多種技術手段,教師借助多媒體展示課堂知識的效果要比教師在黑板板書的效果好太多,所以教師應該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
總之,我們要想提高民族地區初中英語教學的質量,就需要教師積極探索教學新策略,家長提高對英語的重視以及政府加大對教學資源的投資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唐興萍.關于提高貴州少數民族地區農村英語教學水平的思考[J].貴州民族研究,2013,(151).
[2]楊玲,沈海英.少數民族學生英語學習問題分析研究[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