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是提升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它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內在要求。可見,“核心素養”作為新課改以來各科教學的風向標,也是頻率出現最高的教學熱詞,而對于英語學科來說,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然成為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基于此,本文將從“情景式教學,引領思維”“互動式教學,思維碰撞”“拓展式教學,拓展思維”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談一談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策略探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思維品質
【作者簡介】王芬,浙江省臺州市臨海市學海中學。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語言與思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語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維的工具。另外,隨著教育觀念的轉變,也讓教學中心由教師教為主逐漸轉為學生學為主,這對英語教學來說,可謂雙喜臨門。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以及個人競爭力的提升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實際上,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在現如今的英語教學中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如,教師在設計教學策略時,只注重教學任務的形式,不考慮教學任務的內容,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思維品質的有效訓練,從而導致教學任務缺乏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得不到充分地的發展。由此可見,如何利用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在英語教學中全面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顯然已成為每個英語教師不得不面對的重要問題。
一、情景式教學,引領思維
在傳統英語課程教學中,原有的“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降低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另外,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品質,嚴重阻礙了學生解決與分析問題能力的提升與發展。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并逐步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正確思考,從而有效培養其思維品質。
例如:在學習“when was it invented?”這一課內容時,我會以問題“Who invented paper first?”作為課堂導入,接著我再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有關近代發明的圖片與近代發明的發明者,如:“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衛生紙的發明者—亞瑟·史古脫等。”以此來讓學生產生好奇心。然后,我再精心講解本課的重點單詞和句子,如,單詞:“heel, scoop、electricity、style、project……”句型:“When was the telephone invented?/ I think it was invented in 1876.……”并讓學生通過同桌相互對話來熟練掌握。待學生基本掌握后,我再以卡片上的內容巧設疑問,如,一張卡片上為指南針(現代)的圖片,另一張卡片上內容則是指南針的前身—司南圖片,進而讓學生根據卡片的內容進行對比,并引導學生用所學英語知識來進行簡單闡述,以期在有效的情境中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通過這樣豐富的教學設計,有助于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
二、互動式教學,思維碰撞
英語思維同其他學科思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其主要表現在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等,而初中生思維正處于形成時期,增強英語課堂的互動性,既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也能夠使學生在互動中逐漸形成一定的思維品質。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切實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在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下,逐步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發散思維并讓其進行深度思考,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看法去分析問題,從而讓學生可以正確的判斷文章中的觀點,促進學生英語思維的多元化發展。
例如:在講到“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這一課時,為了在教學中促進學生英語思維的發展,在學習教材內容外,我還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就“be made of與be made from的區別”進行辯論,在辯論中,我會以朋友的身份參與其中,并擔任評委角色,如,一方認為be made of是指原料到制成品只發生了形狀變化,并沒有發生本質變化(屬于物理變化),而另一方則認為be made from是指從原料到制成品發生了質的變化,已無法復原(屬于化學變化)。這樣一來,既能夠加深學生對本節內容的深刻認同或批判,也是學生養成自我判斷和理性分析能力的過程。最后,我再讓學生在課下搜集相關資料來學習其他觀點,以培養學生以多元化的思維來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拓展式教學,拓展思維
拓展式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中適當地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拓展,提高學生的能力,增長其見識,開闊其視野,拓展其思維。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依托教材合理拓展學生學習英語的渠道,通過開展多樣化的拓展活動,有效訓練學生英語思維的延展性,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活動過程中鞏固已建立的英語思維,并進一步拓展其自身的英語思維,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由學習方法拓展到精神方面,增強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的興趣。通過這樣的方法,有利于促進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綜上所述,有效的教學策略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學策略是一成不變的,教學策略的合理性是通過不斷實踐來證明的,并依據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學生心理的變化而變化。因此,作為一名一線初中英語教師,既要深刻意識到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項漫長且艱巨的過程,也要不斷探究新的教學策略,在教學中將核心素養落到實處,而非流于形式。
參考文獻:
[1]司淑香.淺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思維品質的培養[J].學周刊, 2019(27):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