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佳 陳萌麗
摘 要:農村的學生由于英語起點低,基礎薄弱,這些都給學生學習英語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也恰恰是因為這一點,導致了農村初中英語的學困生較多,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不高甚至產生了厭煩情緒,最后導致了英語作業完成率低下的問題,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變成了惡性循環,教學效率也受到了很大影響。本文主要從學校、教師、學生、家庭等各個方面分析了學困生作業完成率不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比較適合農村初中實際情況的教學策略,以期能夠使得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并逐漸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從而促使學困生的英語作業完成情況能夠得到有效改善。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作業;提高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農村英語教育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許多農村小學也開設了英語課程,這為農村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按理說英語教學應該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但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由于受種種原因影響,農村學生在初中二年級以后的英語兩級分化現象非常嚴重,產生了大量的英語學困生。學困生由于學習成績差,導致了學習興趣低下,完成作業的效率也不高,使得作業形同虛設,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這些都對初中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嚴重的制約。針對此種情況,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地幫助學困生激發英語學習興趣、重塑學習自信,幫助學困生按時按量完成課后作業,使得課后作業能夠發揮其應有的效用,從而使得學困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得到有效改善,最終實現初中英語教學效果的提升。
一、更新作業觀念,將書面作業改變成對話練習型作業
英語是一門實用性的語言學科,學習英語的訣竅在于多說、多聽、多讀、多練。農村初中學生在學習英語的環境創設方面相較城市學生而言更為缺乏,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除了課堂學習就是課后作業,除此之外,英語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是完全隔絕的,這就使得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重視度不夠。加之,受傳統作業觀念的影響,英語作業大多是抄寫、習題的形式,大量枯燥乏味的抄寫作業使得學生厭煩不已,這就更加使得學困生對完成作業的積極性不高。鑒于此,初中英語教師應積極地轉變自身陳舊的作業觀念,將傳統的英語作業改變為聽說類的對話練習作業,通過成立英語角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環境,鼓勵學生勇敢地走進英語角來練習英語,將課堂上所學的單詞通過游戲的方式來進行鞏固,將所學的句型通過對話練習的方式進行吸收掌握,從而達到與課后作業異曲同工之效。久而久之,學生會感覺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和重要性,通過不斷地開口說英語而增強其用英語表達的自信,從而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得以不斷提高。
例如,在學習《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這部分內容時,我就將書面作業改變成了對話練習作業。我讓學生利用放學時間走進英語角來練習英語對話,讓學生能夠通過英語對話練習來談論自己的舊物,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在單詞記憶時,我將英語角內貼上關于物品的圖片,并在底下放置各個字母,讓學生通過自由拼組字母來練習記憶單詞,如此使得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鞏固了課堂所學。
二、實施激勵評價,對學困生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表揚
受傳統應試教學思想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都習慣按照統一的標準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成果,然而,學困生由于學習成績較差,受自身條件限制,有時即使很努力也難以達到教師的標準,這樣就會使得學困生的積極性備受打擊,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完成作業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也越來越差。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在教學中就應該及時地轉變評價觀念,適當地降低對學困生的要求,并善于運用激勵性的評價來對學困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肯定,促使學生在教師和同伴的表揚聲中獲得學習自信
例如,在教學中,我會認真觀察每個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學習表現,對學困生在完成作業情況中的每一小點進步都抓住時機及時地進行了表揚,并鼓勵他們下次要做得更好。如此一來,學困生從我的激勵性評價中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快樂,從而激發出了更為強勁的學習動力,也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完成作業,使得學生的作業完成率提高了。
三、實施結對策略,對學困生進行“一幫一”助學活動
學困生一般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自律性較差,在課下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的行為,導致了經常不寫作業的情況產生。再則,由于學習成績較差,學困生經常會遇到不會做的題目,這也使得其積極性受到了重創,從而導致了作業完成情況不高的現象。針對此種情況,教師應在教學中實施學優生和學困生結對策略,讓學優生幫助學困生克服作業中的難題,并以自身良好的習慣感染他們,使得學困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
例如,我根據全班學生的學習情況、個人關系以及家庭住址等具體情況,來將全班學生進行了合理分組,讓學優生與學困生進行結對,鼓勵學優生對學困生進行主動幫扶。這樣一來,學困生在遇到問題時,學優生能夠積極地給予幫助,并給學困生講解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體會,幫助他們理清思路,找到學生的方法,及時地指導其解難答疑、順利解決困難,同時以身作則為學困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用自己的行動感染學困生,使其重拾學習的信心,從而促使學困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并提高了學困生作業完成的效率。
四、取得家長配合,對學困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監督
農村家庭的文化背景差,使得學困生在寫作業時缺少關愛和輔導,大部分農村家長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重視程度不夠,不能很好地監督學生完成作業,這就使學生產生了可做可不做的懈怠心理,從而導致了作業完成率不高,完成不夠及時等情況的產生。這就需要初中英語教師與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使得家長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從而在家能夠嚴格監督學生及時寫作業。
例如,農村父母希望孩子成龍、成鳳的愿望比較強烈,我抓住父母的這一心理給父母做工作,讓父母認識到英語學習以及完成作業的重要性,使得學生回到家中能夠嚴格監督學生完成課后作業,如此一來,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有了明顯改善。
總而言之,教育學家曾有言:“教育的本質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造成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困難雖然有學生智力因素的影響,但是非智力因素也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僅僅把自己看作是知識的傳遞者,而更應該勇于做學困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引導者和塑造者,根據學困生的特點以及實際情況,從點滴中鼓勵學困生,使得其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能夠激發,如此一來,促使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主動性得以提高,從而使得課后作業能夠發揮其應有的效用,使得學生的課堂所學知識能夠內化為個人知識,進而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得以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袁愛秋.淺析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1(20).
[2] 楊明.初中英語“學困生”學習心理問題分子與化解[J].當代教育論壇,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