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福喜
摘要:習總書記要求把立德樹人融入教育的各個環節,數學作為重點學科之一,自然要肩負起這一任務。高中數學具有說理性、生活性及思想性,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循循善誘,以體現出立德樹人的目的。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中數學;教學
引言:
立德,即是德育為先,以強大的精神力量去感化學生、誘導學生;樹人,即是以人為本,經由正確的教習方式來培育學子、塑造學子。對于教師來說,不光要讓高中生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還要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令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在數學教學中,必須讓學習者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加強學習者探究事物的技能,培育科學的學習素質,這樣才能將立德樹人的思想體現在日常教習上,滲入到生活中。
一、傳播立德樹人思想的載體
(一)利用教材進行德育滲透
人教A版的高中數學教材中,共有5個必修和4個選修系列,教材后也伴有許多的閱讀材料,例如著名數學家高斯的故事,一天,他的老師給大家布置了一道題:1+2+3……這樣一直加到100等于多少,正在大家都一個一個相加計算時,高斯通過細致的觀察找到其中規律,因此很快便得出答案是5050。高斯作為世界四大數學家,其一生的成就頗為豐碩。這些材料可以幫助學習者找到研習的目標和榜樣,引發其研習的激情。
在數學教學中,經常能運用到函數、幾何等主干知識,可以利用知識的互通性在應用題的設置上表現德育思想。比如在設置題目時進行生活常識與數學知識的融合,稅收問題反映了我國經濟的國情與民情,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加社會責任感[1]。
(二)以人格魅力感染和影響學生
人格魅力并不是一個準確的東西,它包含教師的儀表談吐、為人處世、教學態度等等。數學教學離不開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的互動交流,教育是諄諄善誘的漫長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者的品格魅力在一定程度上會直接或間接地感染學習者[2]。那么,作為高中老師,必須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在教育中要恪盡職守、精益求精,不斷提升個人素養,以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感染和影響學習者,使其得到深度的開發。
二、以育德為目標創新教學方法
(一)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其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
在以往的教習中,我們往往更重視學習者的成績而忽略他們的興趣培養。在數學中,題目有可能并不是對應一個答案,有時一題可多解,通過不同的解題思路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達到對學生發散性思考的培育[3]。數學公式多,學生難免會產生抵觸心理,教師可以通過有趣的方式或規律來幫助學生去記憶,并在解答題目后給予一定的肯定,這樣可以使學習者獲取成就感,體會到研習的意趣,激發學生以數學的方式對待生活,對生活保持熱愛。
數學教學中,布置作業是必不可少的,學生通過課后的練習,不僅鞏固了知識點,還能養成嚴以律己的生活習慣和有條不紊的生活態度。例如完成數字與圖形的練習,結果必須非常精確,這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為了避免出現差錯而養成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和嚴格做事的生活態度,讓學生學會不僅要對計算的結果負責,還要對生活負責。這些良好的習慣是培養品質的重要途徑之一,使學生們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和道德品質。
(二)循序漸進加以引導
踐行立德樹人的核心理念是經由引導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耐性、細致力、意志力、堅忍不拔的毅力等優秀品格。教師可以花心思去關注學生在課上的提問與思考,通過技巧性提問引導學生們耐心地考察問題、細致地發掘問題、堅定不移地探究問題、堅持不懈地解決問題。
教師可以利用縱橫練習法,即把需要被解決的題目與其他具體的事物相聯系,讓學生構建成體系的知識框架,結合多個知識點,利用知識共性促進理解并吸收。比如說,比如說在學習“圖形與幾何”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硬紙板制作成一個長方形,再延其其中一條對角線裁剪成兩個三角形,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1/2”的來源,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理解得更加透徹,提高自主推導能力,發現數學的魅力所在。一些簡單的知識點可以讓學習者自主研究,培育其獨立思考的能力,達到個性的發展。以鼓勵的方式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之后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激發學生的無限潛能,開拓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多媒體靈活課堂
在教習中,教師可以增加對多媒體的利用,增加學習者的參與度,讓講堂的教習氣氛愈發靈活。知識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講得精準、精彩,達到啟發學生思維的目的。運用多媒體進行視頻播放,以更直觀的方式使學習者學習到知識,在知識以外,激起學習者的感官創造力[4]。多媒體教學依托于感官情景,知識才能靈活起來,才能更好地拓展學生的空間思維。
(四)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教學應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在教習的過程中延伸和滲透立德樹人的理念。高中數學知識也許相對來說比較抽象,但它來自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又運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約在兩千多年前,大禹治水的時候就使用到三角形的邊角關系去解決難題。在當代社會中,大到房屋建筑的設計規劃、鐵路的搭建與使用,小到烹飪時調味料放多少、買賣中的錢財計算,各行各業的工作中都涉及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又比如,在學習“三角形穩定性”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去發現生活中有三角形形狀的物體,從而加深學習者對三角形穩定性這一知識的理解與運用,通過這種數學與生活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利用數學的價值提高對事物的理解,樹立正確的知識理論體系,養成良好的作風。教師應該以立德樹人為核心思想進行教學,采用情景創造的方式來引導學生發現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系,側重數學與生活的聯合教習,令學習者形成理論聯系現實的思維模式。
三、結束語
在高中的數學教程中,教學者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實現立德樹人的核心任務,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將育德滲入教習活動的每個環節。教學者要充分利用教學過程中的營養和價值,找到核心理念與教材的結合點,方能達到數學教學的要求。同時,教學者應關注學生學習的品質和情感,關注他們的思想道德,從而促進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成群.把立德樹人融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J].新課程(中),2015(3):20-20.
[2]丁明森.立德樹人指導下高中數學教學的行與思[J].中華少年,2017(2).
[3]陶冶.在有"靈魂"的數學課堂上立德樹人——以"基本不等式"新授課和習題課為例[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7(8):55-62.
[4]孫元清.學科教學怎樣立德樹人[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1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