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少萍
【摘要】 ?學習能力與思考能力是數學學習中的主要內容,也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從培養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出發,以幫助小學生形成數學學習中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為目標,想要給小學老師的課堂教學,提供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力圖讓小學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既能注重小學生核心數學智慧的發展,又能兼顧課堂效率的提升,讓課堂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充滿吸引力。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解題能力 數學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23.5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5-088-01
小學數學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主要就是為了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保障學生數學智慧的全面綜合發展。小學生正處在思維能力的形成階段,因此,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作為學習數學的主要能力之一,更是需要抓住這個黃金時機從小開始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培養,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真正的形成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終身受益。
一、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形成離不開對學生智慧的培養
小學生數學智慧的養成主要包括在數學學習中養成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這也是數學這門學科想要培養的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形成首先要培養的就是小學生數學學習中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讓學生產生數學學習的智慧形成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一)生成學生的智慧
學生數學智慧的培養和生成單靠簡單的機械的傳授知識是行不通的,學生數學智慧的培養更多的還是要依靠學生自身的體驗、思考和發展,使學生自己主動地養成,而老師的教學在這其中起到的更應該是引導作用,是啟發學生智慧的引路人。比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多邊形面積的相關知識時,如果教師采用舉例的方法向學生傳授多邊形知識,一個一個的具體教授學生不同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那學生只是機械的記憶知識,聽一個會一個,對學生數學智慧的啟迪并沒有太大作用。而老師如果轉變教學方式,給學生提供多邊形,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去研究如何用學到的知識將多邊形進行分割,從而用學過的知識計算出多邊形的面積。這種教學方法,通過學生的自主思考與探究,再結合老師的啟發,就會喚醒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知識的欲望,那么學生的數學智慧和邏輯思維能力自然也就會慢慢形成,其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也就自然獲得了提高。
(二)尊重學生的差異性
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和差異性,教師只有充分的了解和重視不同學生的獨特和差異性,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樣學生的智慧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生成才會得到保障。因此,老師想要具體的了解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特點,就要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比如,繼續用上文中提到的多邊形教學舉例,老師在讓同學們根據學過的知識進行圖形分解時,要注意每個學生對圖形分解的差異性。比如同一個“門”形,有的學生將它分解為三個長方形,而有的學生將它分解為三個梯形。想要建設學生數學智慧,老師就要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思維方式給予他們不同的引導和鼓勵,讓學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培養屬于自己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
(三)運用科技手段啟發學生
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構成離不開解題能力、抽象思維、具象思維等眾多的元素。但很多老師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智慧與解題能力時,經常會把邏輯思維的眾多元素割裂開來,如在學生解題時就要求學生采用固定的方法和公式,而不允許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在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時,就要求學生暫時拋棄具象思維,這樣即使能暫時的提高學生解題效率,但扼殺了數學思維的整體性,讓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缺少了應有的彈性和張力。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時要做到對學生的全面培養,此時就可以結合現代的科學技術手段,給學生創造充滿科技感的高科技課堂。比如,在方向與方位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和投影技術將森林“搬到”課堂中來,讓學生站在森林中思考方向與方位的問題,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具象思維,同時利用學生對新奇的科學技術的好奇適當的引導學生進行抽象思考,培養學生的抽象邏輯。這樣高科技課堂能充分吸引學生的興趣,學生的參與度提高,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解題能力的培養離不開科學的教學方法
數學解題能力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不斷成長和生成的過程。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全面完善發展就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因此,教師在上課時就要花費更多的精力,精心設計教學的方法和課堂的內容,而不是簡單的追求教學目標的達成,缺少教學過程的課堂,是不利于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的。比如:在方向與方位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明確自己的教學思路,對教學的過程有著系統的把握。如,第一步老師通過設置生活中有趣的位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第二步開始培養學生的具象思維,可以通過讓學生現場體驗和親身觀察來實現,而第三步就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討論讓學生將具象位置抽象成邏輯概念,形成邏輯思維能力,從而讓學生直觀的認識方向與方位問題,形成數學解題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形成離不開對學生數學智慧的培養,也離不開老師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因此,老師在課堂中更多的要扮演的是課堂的構建者和引導者的角色,而學生自身的思考能力的發展和培養才是課堂教學主要目的,也只有學生自身形成數學智慧,產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才能真正的從根本上培養出學生數學問題的解題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陳婉秋.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探析[J].數學教學通訊,2017(4):65-66.
[2]李曉鳳.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18(19):76-76.
[3]曹玉華.提高小學生提出與分析數學問題思維能力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8(1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