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顏宏 劉海艷 徐濤
摘 要:校中有企、企中有校、產教融合、校企同質是目前高職院校非常重要的人才培養模式,也是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本文以旅游管理專業為例,結合本校校企合作的實際情況,從合作方選擇、合作方式的制定和合作現狀以及未來合作方向等方面進行簡要分析和探討,從而進一步完善各方校企合作機制,實現政府、企業和學校三方共同參與的創新合作模式。
關鍵詞:產教融合;旅游;校企合作;創新模式
一、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內涵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核心在于產教融合,其實質是將生產與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實現理論教學與生產實踐的有機協調與融合。 而產業融合最早出現在上世紀60年代,隨著技術進步、管理創新,各產業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產業之間相互交叉,相互滲透,最終形成新的產業的動態發展過程,并廣泛運用于技術、信息、經濟和服務業等不同的領域。
旅游產業融合則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伴隨著旅游業和社會不斷發展而出現的一種必然現象,而旅游產業融合可以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一是旅游業與其他服務業如教育、地產、醫療等的融合;另一種是旅游業與其他產業如工農業的融合。
二、本校旅游專業現狀分析
(一)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情況
目前重慶各大高職院校旅游專業建設發展差異較大,公辦院校建設資金充裕,旅游專業所需軟硬件條件比較完善,無論是師資隊伍還是實訓設施設備,都能很好的滿足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需求。相對而言,民辦高校的軟硬件條件比較欠缺,無論是師資隊伍還是實訓設施設備都遠不及公辦院校,這也致使民辦院校招生一直不如公辦院校,長期處于劣勢狀態,生源條件也不如公辦院校,參加各類大型比賽老師培養學生就更加吃力。
這一點作為民辦高職院校教師的我們,深有體會。每次帶隊參加市級比賽,如市級中餐宴會擺臺、導游比賽等等,都會為選擇學生、培養學生傷腦筋,學生基礎本來就差,加之實訓設施設備不夠完善,資金不夠充裕,師資配備參差不齊等各個方面的綜合因素,讓老師們都特別苦惱,一方面想盡全力培養學生,另一方面卻又受到現實條件的制約,要想在眾多高校中脫穎而出更是難上加難,長此以往,自然也就打擊了老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加強政府、企業和學校之間的聯系顯得尤為重要。
(二)產教融合狀況
就產教融合而言,我校非常重視,目前我校旅游專業已與重慶中國國際旅行社、重慶洲際國旅、攜程重慶公司等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做得比較好的方面是,在校內成立了國旅海聯學院門市部,由老師帶領學生進行旅行社相關知識的深入學習,這一點是很多高校沒有的,也是我校的特色和驕傲,這一實訓基地的建立,不僅鍛煉了老師,更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工作能力,能夠學會如何將書本知識與實際工作相融合,學生在校內旅行社門市工作一段時間之后,馬上就被送入重慶國旅總部進行深入學習,學生進入企業能迅速融入工作之中,做到真正的無縫對接,企業也給予我們的學生高度評價。
(三)服務地方能力
目前我校培養的學生比較受企業歡迎,校領導對學校服務地方能力比較重視,收效明顯。如攜程旅游剛剛在我們舉辦了招聘會,經過初試、復試等環節,層層挑選,選拔了8名同學進入攜程公司工作;重慶國旅總部也成功錄用了我校旅游專業近10名同學到公司;渝都賓館對我校實習生滿意度較高,特別是參加過市級比賽集訓的幾名實習生,現已晉升為見習主管;重慶西站更是對我校學生的能力給予肯定,先后2次來我校招收學生,春運期間更是招聘大量本專業學生前往火車站從事服務工作,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
三、本校旅游專業產教融合創新發展舉措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結合我校自身特點,下一步的工作舉措和建議如下:
(一)創新辦學模式
1、 積極加入市內各大旅游行業協會,如導游協會、飯店協會、旅游協會等,及時了解行業動態,拉近與行業的距離,增進行業間的交流。
2、 積極帶領學生參加市教委組織的各類大型比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讓學生增長見識,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同時也提高了老師的專業技能,為今后的教學工作積累更多的材料、案例和經驗,也為老師同各大兄弟院校和業界專業提供了更多交流的機會。
3、 加強校內實訓室建設工作,進一步完善實訓設施設備,擴建旅游專業導游實訓室、中餐實訓室、西餐實訓室、茶藝實訓室等,為學生實訓提供更多。
(二)打造優秀的教師團隊和專家團隊
1、 多聘請業界專家到校舉行講座,分享寶貴經驗,業界專家對行業動態、現狀都非常了解,通過專家的培訓講解,無論是專業教師還是學生,都能夠更加清晰的認識本專業發展前景和努力的方向。
2、 多邀請本專業優秀畢業生返回母校進行經驗分享和交流,本專業優秀學子的發展現狀就是在校生的未來,且來自一線的學長學姐的工作經歷和經驗能更加帶動在校生學習的積極性。目前,我校就旅游專業已采取相應的試點工作,在雙千雙師活動中,邀請了優秀畢業生重新回到校園,為學弟學妹講課,傳授自己在企業的工作經驗;
參考文獻
[1]楊進生.充裕的時問和扎實的基本功訓練是實現工學結合、產教結合的必要條件[J].現代企業教育,2009(24):96-97.
[2]宋德利.關于旅游島等職業教育發展瓶頸及對策的思考[N].中國旅游報,2011-11-28( 19).
[3]程錦,陸林,朱付彪.旅游產業融合研究進展及啟示[J].旅游學刊,2011,(4):13-19.
[4]李金早.開明開放開拓 迎接中國“旅游+”新時代[N].中國旅游報,2015,(8)21.
[5]涂家海.高職院校深度校企合作的選擇[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