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苗 李嬋
摘 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工作的不斷推進,音樂學科作為美育的主渠道,已經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中學生在音樂氛圍的熏陶下,不僅能掌握音樂知識,烘托藝術情感,還能健全人格、形成樂觀的生活態度,這對中學生的未來學習、工作與生活都大有益處。然而我國音樂教育長年以來受到應試觀念的影響,沒有引起充分重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形式的落后,嚴重制約課堂教學效率。想要實現新課標的教學要求,我們必須從了解音樂教育現狀著手,理性看待問題并查明原因,為新一輪的音樂教育改革做好準備。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育現狀;改進對策
1 初中音樂教育現狀調查
經過我們調查初中音樂教育現狀,主要問題還在于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與學生發展需求不相匹配,灌輸式的教育導致音樂課堂失去了應有的藝術氣息。經過分析我們認為,初中音樂教育中面臨兩個問題亟待改進:
1.1教學方法落后,學習效率低下
與新課標下日益完善的音樂教材內容相比,當前我們在音樂課堂上采用的教學方法仍然落后,根本無法匹配新課標的教學要求,這就導致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把握不足,缺乏音樂探究興趣;另外無論老師還是學生,往往將音樂課程列為“副科”,學生的音樂活動時間經常被其它科目占用,長此以往造成音樂課程“名存實亡”,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1.2教學模式單一,缺乏探究興趣
當前我們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時,往往以“應付考試”為觀念,所以課堂教學只是一味地滲透理論知識,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一切教學活動圍繞教材內容而進行,這種單一化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很難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被動的接受知識,根本無法體現音樂課堂的魅力,也很難調動中學生的審美情趣。
1.3音樂教學重視程度不高
當前大多數學校主要重視文化成績,以考試為重點,認為學生在校的主要精力應用于文化課程方面,對于音樂、體育、美術等藝術課程不應浪費時間,為了提高學生成績,將音樂教學等課程取消,導致音樂教學的價值及作用逐漸消失。
1.4音樂教材缺乏針對性
由于我國大多數學校在制作音樂教材時模仿國外音樂教材,并且在教學方法及內容上也大多借鑒于國外教材,沒有將本國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及音樂教學現狀相結合,致使學生對于教材不適應并且不能有效掌握。國外的教材是根據國外學生制定的,而本國中學生與其有著較大的差異,不能適用其教學材料。若未按照我國中學情況進行更改和調整,會使教材缺乏針對性,導致學生增強音樂學習難度,對音樂教學產生消極心態,從而影響到音樂教學質量及進度。
2 初中音樂教育的改進建議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達到理想的音樂教育效果,我們有什么樣的教育思路、用什么樣的教育方法,非常關鍵。教學改革雖然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我們一線教師仍然是一節課的主宰者與引導者,我們要拿好教學的“指揮棒”,完善音樂教學體系,讓音樂課堂大放光芒。結合本次調查活動中反饋的音樂教育現狀,筆者主要提出以下幾點改進建議:
2.1轉變音樂教學模式
由于中學生正是青春發育期,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及好動性,相對的持久力和耐力較為缺乏。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應根據學生特點選擇生動活潑、靈活多樣且通俗易懂的方式,以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采取有針對性的學習方式,提高音樂氛圍,音樂能一定程度緩解疲勞的學習狀態,達到放松、愉悅心情的目的,同時讓學生和教師對音樂教學重視起來。在課余時間可進行唱歌比賽等活動,使其能夠輕松、順利完成音樂教學。此外,教師可針對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給予合理、科學的教學方法,從而選擇啟發式、思考式的方法疏導。
2.2有效提高音樂教學力度
新課改要求音樂教育以學生為主體,圍繞學生情況展開、規劃教學活動,逐步提高學生音樂技能、知識、能力及素養等,以促進學生全面化、個性化發展。因此,需要提高音樂實踐教學力度,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便于調整和優化音樂教育。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們輕松、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并通過實踐活動掌握主動權,給予學生支持和鼓勵,讓其自行編創歌曲和音樂劇。此外,可以采取活動教學、多媒體教學、情境教學等方法,增強教學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以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效率。
2.3積極營造學習音樂的氛圍
音樂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審美水平及豐富情感,通過音樂緩解學習的緊張情緒,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可以布置音樂教室,使教室能夠營造一種良好的音樂氛圍,給學生與眾不同的感受及視覺沖擊,提高對音樂教學的好奇心。通過良好的環境進行音樂鑒賞、學習,有利于學生集中精力且投入其中,提高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教師要精心設計音樂教室的環境,在環境基礎上再采取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法,在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同時給予學生音樂熏陶。
2.4因材施教,選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材料
音樂教學需要將優質的音樂教學設備和有針對性、合理的音樂教材相結合,才能讓其教學質量達到最大化。因此,學校要摒棄傳統只重視文化而不重視音樂等課程的觀念,重視音樂教學活動,積極支持鼓勵音樂教師及學生們開展相關的音樂活動,同時在音樂教育模塊上投入適量資金和設備,為學校添置全新的音樂設備,如鋼琴、小提琴、古箏等。此外,要根據學生的生活體驗、心理特征及學生狀況選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材料,并注意所選教學材料的廣度和深度,以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能力。
結語
總之,素質教育對音樂教育改革提出了新期待與新需求,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音樂教師要堅持與時俱進、敢于創新,在新課標的指引下,總結一套切實可行的創新教學方案,我們要積極應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并采取針對性的改進措施,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帶給學生不一樣的音樂學習體驗,形成獨特的音樂教學風格,這樣的音樂課堂才能感染學生、熏陶學生,培養中學生的音樂興趣、提升音樂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束佳蓓.新時期初中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J].北方音樂,2018,38(21):137+139.
[2]齊萍.關于當前初中音樂教育中存在問題的思考[J].戲劇之家,2016(22):239.
[3]羅鳳珍.當前初中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思考[J].黃河之聲,2016(08):34.
[4]李揚.當前初中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思考[J].音樂時空,2013(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