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菊
摘要:進入新世紀后,國家對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大力倡導新課程改革,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對其自主學習環節需要加以重視,不斷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其自主學習意識,保證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在本文中筆者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研究,以期不斷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實現更好的教學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幫助學生確立自主學習觀念,其次分析了如何教會學生預習方法、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條件,
最后對提供自主形式、關注自主過程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通過簡單的分析探討,可以為后研究者提供適當的借鑒參考意義。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學習
在新的歷史背景下,國家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倡導新課程改革,要求在課堂上要把學生的主體地位突顯而出,但是在實際執教過程中,這一理念貫徹上尚不徹底,還存在一定的傳統教育思想,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應該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在本文中筆者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研究,以期不斷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實現更好的教學水平。
一、幫助學生確立自主學習觀念
事實上,每個人大腦內部都存在著自主學習的潛力,作為老師要做的就是把這一潛能很好的激發,重視執教過程中的方式方法,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進行培養,以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保證學生在課堂上勇于質疑,不斷培養自主意識。
在執教人教版《鳥的天堂》的時候,剛開始上課的時候要預留一定的時間把相關預習題完成,保證學生對全文內容有大致的了解,以便于更好的進行思考,隨著老師的引導讓學生去探索,為什么這個地方會成為鳥的天堂,其他的地方不能,在這樣的天堂中,鳥兒們是如何生活的。
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秉承問題意識進入閱讀環節,自己可以去思考和研究,然后反復的誦讀和問題答案相近的語句,然后加入自己的感受和同學進行交流溝通,進一步深化認知。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彼此之間交流自我觀點,對眾多種類和數量的小鳥進行感知,想象小鳥翱翔于天空的畫面。隨后聯想到生活實際,落腳于作者的觀點——小鳥的天堂就是大榕樹。
講授這一內容的時候,老師對學生的自主意識進行發現和培養。其一,不斷地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其了解到當前教育教學的實際需求,了解到素質教育的內涵,這也是學生今后面臨激烈競爭的需要,實現內心自主學習意識的增強。其二,老師應該通過不同的方式,切實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在語文學習中加入自信,通過學習能力的提升促進自尊的提升,借此形成良性循環,不斷培養其自主學習意識。
二、教會學生預習方法,為自主學習提供條件
我們應該重視課前預習的作用,這一理念得到廣大小學語文老師的共識,作為一種非常理想的學習方式,在預習的幫助下,可以大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不斷提高自學水平和能力,最終落實在獨立思考上。事實上學生是小學語文學習的主體,他們基本上依靠自己完成學習,引導學生自主的開展閱讀文本,把課堂打造成展示自我的舞臺。老師應該在課堂上不斷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自學意識,保證其成為課堂的主人,不斷地強化自我在課堂上發揮的作用。
三、提供自主形式,關注自主過程
事實上,學習并不是結果,而是一個歷程,著名教育學家布魯納曾經講過,學習并不是把課堂作為學生的圖書館,而是應該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進行培養,這一理念和我國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理念非常類似。對學生來講,老師應該給學生提供積極的幫助,給學生創造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因此作為老師應該在整個課堂和學習環節中都融入知識探索內容,才可以保證學生更好的領會知識的內涵,最終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應該優化授課環節,其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積極的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式,老師應該給學生更多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充分的發揮學生的感官,在課堂上積極的參與學習,積極地在老師和學生,在學生和學生之中營造積極溝通的氛圍。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學生首先對文本進行閱讀,了解文中的生字詞,知道文章大意,能夠自己對每一段的大意進行概括,把自己置身于學習的主人翁,切身體會學習之中。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應該不斷豐富教育教學形式,采取多樣的方式營造具有濃厚自主學習的氛圍,這對孩子們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非常重要和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當前信息化技術非常發達,多媒體在課堂中應用的比較廣泛,我們可以選擇合適的素材,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的手段對此進行展示,讓學生直觀的了解。
結束語:
總而言之,老師應該自覺走出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的束縛,不斷提升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不斷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在會學和樂學上下功夫,最終實現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邵曉娟, 季寶劍.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 2016(1):76-76.
[2]冷金娜. 基于小學語文學導式教學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 中華少年, 2017(29):27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