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龍
摘 要: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既要傳授一定的數學理論知識,又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能力,促進小學生的智力得到健康發展。在諸多能力中,思維能力是核心?,F代數學教學理論研究認為: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其實就是數學思維活動的展現平臺。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思維能力
一、扎實高效的創設有利于學生進行數學探究的情境,最大程度激發和培養學生思維的創新性
在平時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廣大數學教師應該運用“再次創生”的科學眼光認真設計相關的課程教學活動,積極引導班級學生進行大膽而細致的研究探索活動,讓廣大學生切實體驗感知數學理論知識的“再次創生”,不能把現成的數學結論填灌給學生,讓學生被動接受,而要使學生在主動求知探索的過程中獲得數學知識,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舉例來說:在課堂環節“我是心靈手巧的設計員”中,我要求學生上課前每人準備一條邊長20cm,另一條邊大于20cm、不做具體數字要求的卡紙,讓學生開動腦筋為事先準備好的茶葉筒設計切實可用的包裝紙。上課時,我讓班長給4個學習小組都發了相同的高度為20cm的圓柱形紙筒,并告訴學生那就是要設計包裝的茶葉筒,然后拋出問題:你如果把茶葉筒的側面進行包裝,它的大小如何,應該怎樣剪裁包裝紙呢?這個問題一下子就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都在開動腦筋想著包裝紙的大小,很多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想到包裝紙面積的求法上面來了,在已經學習過的圓面積、圓的側面積知識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師生在共同探究活動中,順利推導出圓柱體的表面積計算方法和公式,這其實就是數學課堂教學中思維能力培養的一次創新。在此基礎上,我及時引導學生對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比較,引導學生對于學習過的長方體與正方體以及圓柱體的表面積公式和體積公式進行再次比較,讓學生說出他們各自的相同點以及不同點在哪兒。學生興趣盎然,滔滔不絕,整個課堂呈現出熱鬧而又濃厚的探究氛圍,學生的思維廣度、思維高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提升。
二、結合教學實際,認真思考精心設計數學問題,最大限度地激發起學生數學思維的靈活性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這也就是說,我們在平時的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廣大數學教師一定要認真思考、精心設計,這樣才能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激活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教學《生活中的應用——長方體比較應用》知識點時,我先出示了長方體的玻璃容器,再把一個適度的鋼球完全沉浸在容器內的清水中,引導學生計算出這個鋼球的體積。學生通過教師的現場演示,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想要求出鋼球的體積,卻又不知道從何處下手。一名數學成績一直比較好的學生小心翼翼地說:“能不能告訴我們球的體積公式?知道了公式,只要找到公式中未知的量,不就可以求出鋼球的體積了嗎?”我立刻接著他的話說:“如果不告訴你們球的體積公式,能求出這個鋼球的體積嗎?”那名學生一下子被問蒙住。后來又有善于思考的一名女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既然不可能直接計算出球的體積大小,我們可以換個思路去考慮問題啊。我們可以看到容器中水面升高了,那么增加部分的體積變化與鋼球體積有關系嗎?我們可以很容易計算出水面上升的體積,這個數據應該就是鋼球的體積數據。我眼前一亮:“那水面上升的體積怎么求呢?”很多學生陷入了沉思,終于有學生說出:應該先測出玻璃容器內水面上升了的數據,再從內部測量出玻璃容器的長和寬,利用所學過的長方體的體積公式計算,這樣就可計算出鋼球的體積啦。很多學生拍起了手,都為有人解決了問題而高興。經過上述教學環節的設計,我運用學生的探知欲望,把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根據實際靈活轉換成幾個具有現實意義而又互相關聯的問題,最終解決了學習目標,順利完成了學習的任務。學生研究探索問題的欲望深深地被激發出來,他們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的訓練。
三、及時引導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想象,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想象是思維探索的翅膀,數學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因此,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充分進行思維想象,幫助更多的學生突破思考問題的時空限制,擴大學生的體悟感知領域范圍,促進已經學習過的各種知識之間產生內在的關聯,讓更多的小學生能夠通過探究活動發現求解數學問題的新路徑,進一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只要我們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注意優化教學過程,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客觀規律,創設促進學生思維有效發展的內外環境,學生的數學學習的思維能力一定能充分發展提升。
參考文獻:
[1]董瓊.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文學教育(中),2017(9).
[2]陶愉群.淺析擴展小學生數學思維方式的教學策略選擇[J].新課程(中),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