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教育的任務是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為學生適應社會、高等教育和職業發展做準備,普通高中的培養目標是進一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著力發展核心素養,使學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感,具有科學文化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高中物理;體驗式活動課;教學實踐;核心素養
高中物理體驗式活動課教學是隨著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的深化而產生的,與新時期的教學要求相符合,是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具有較強的理論基礎和應用前景。當前,在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提升,學生全面發展越來越重視,這就使得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課堂教學模式逐漸被摒棄,而新型的體驗式教學模式越來越多受到教師們的重視。因此,合理高中物理體驗式活動課教學實踐進行分析和探究十分有必要。
一、體驗式教學的概述
1.體驗式教學的含義
體驗式教學是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一定的現實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進行感知,鍛煉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并體驗獲取的成就感,從而培養學習積極性和興趣的一種教學模式。通過體驗式教學的應用,能夠提升學生物理知識學習的樂趣,對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具有關鍵作用。
體驗式教學是對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有效貫徹和運用,讓學生體驗把一個事物分解成幾個重要的因素研究得過程,讓學生在觀察和體驗的基礎上通過科學推理和科學論證得到結論,教師在設計問題或者做教學規劃的時候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
2.高中物理教學中有效運用體驗式教學的意義
首先,從學生方面而言,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有效運用體驗式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提升物理學習的參與積極性。體驗式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親身感受,因此在教學中學生不再是被動進行知識的接受和學習,而是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這就能夠使得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愉悅,學生積極發言,踴躍參與,使得課堂的效率不斷提升。同時,通過體驗式教學的開展,學生還能夠對自身有一個更加全面地了解,從而有助于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責任感。
其次,從教師方面而言,在體驗式教學的設計中避免了按照教材的既定步驟進行虛假“探究”,處理信息時是學生依照物理事實運用邏輯推理確定物理量的關系,教師在一堂課中的任務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更多的是學生探究過程的組織者,這就要求教師要改變自身的教學心態和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效分析自身的角色,學會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相處,引導學生更好的進行推理或者研究。
最后,從新課改而言而言,體驗式教學是提升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核心素養教育中的物理觀念、科學思維、探究能力、科學態度與責任等都體現出來了體驗式教學的要求,因此體驗式教學對于素質教育的有效踐行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高中物理體驗式活動課的教學具體實踐路徑
高中物理體驗式活動課的教學具體實踐路徑有很多種,教師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教學對策的采取,確保所采取的體驗式活動課對策能夠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強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具體來看,其教學的具體實踐路徑有如下幾個:
1.合理進行教學情景的創設,使得學生在情境中體驗物理知識
物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其將實驗作為基礎,很多內容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因此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體驗式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當進行真實情景的創設,讓學生將新知識轉化為其曾經有過的體驗,這就能夠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使得課堂教學有更高的效率。
比如,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相對應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在問題情景的思考中進行知識探究和學習,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增強體驗式學習的效果。如學習“超重與失重”方面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創設如下的問題情景:“物體對于接觸面的壓力是不是一直等于物體重力大小?”在創設過該種問題情景之后,并讓學生在臺秤上下蹲或站起來觀察示數。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進行小組探討與合作,親自體驗和分析,如此來增強學生對該方面內容的理解深度,使得學生更好的將牛頓運動第二定律來解決實際遇到的問題。采用這種形式,不僅能夠使得學生的好奇心得以增強,更好地進行探究體驗,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得以提升。
2.合理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體驗“做物理”的趣味性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物理課程,其本身就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此合理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在自主操作的過程中更好地感受物理知識十分重要。同時,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不僅能夠更好地感受物理學習的樂趣,深刻體驗物理學習過程,而且還能夠更加透徹地對知識進行理解,這就能夠提升其物理學習的效率。
物理知識有很多內容是來源于生活中的,其與生活的聯系是比較緊密的,就當前的情況來看,高中物理課堂的時間十分有限,課堂上教師能夠留給學生的探究時間是比較少的,這就不利于學生的更好地進行物理知識體驗,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合理將探究活動引入到課外。具體而言,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生活經歷以及探究情況等,進行課外探究活動的布置,使得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獲得更加良好的體驗,從而達到物理學習效果不斷提升的目的。也可以抽時間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親自動手和實踐的過程中更好地進行物理知識體驗。
比如,在學習動量,沖量方面知識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對這方面的內容進行更加深刻地了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課余時間制作水火箭展示,優勝者提供獎品,如此學生將會有更深刻的體驗,增強學習深度。同時,還能夠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知識應用的能力,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熱情,進一步提升學生核心素。
三、結束語
高中物理體驗式活動課教學是與新時期教學需求相符合的,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教師應當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內容等,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體驗式教學的運用,推動學生更好地體驗和學習物理知識,在課堂中的點滴中滲透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葛正洪.高中物理體驗式教學設計[J].湖南中學物理.2015.07
[2]邱曉峰、林冰冰.整合信息技術的高中物理課堂體驗式教學實踐[J].物理教學探討.2017.07
作者簡介:姓名:江海云,出生年月:1978.5,性別: 女,籍貫:甘肅,最高學歷:本科,職稱:中教一級,研究方向:物理教育;單位:甘肅省白銀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