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潔芬
【摘要】 ?班級管理是班級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主要探討利用班級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競賽,以做好班級建設的具體做法,并對活動效果進行探討。
【關鍵詞】 ?小組合作 競賽 班級建設
【中圖分類號】 ?G635.1 ? ??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5-190-01
最近,我在班內小組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性探索,試圖賦予“合作小組”這種傳統的班級管理形式以時代精神和新的生命力。這種改進與探索的核心是引進競爭機制,開展小組之間的各種競賽,以推動班級建設的蓬勃發展。
一、具體做法
1.合理分組。為了便于競爭,我在班上只設了一種綜合小組。這種小組一旦成立,便“永久”不變,而且既是學習小組,也是衛生小組、紀律小組、衛生小組、文體小組等。之所以將小組固定不變,是為了小組在不斷地競爭中增強競爭意識,從而增加組內凝聚力。由于小組是綜合性小組,所以在人員配備時,盡量考慮成績、男女生、紀律表現、衛生習慣、走讀生和寄宿生、藝術特長等各方面的和諧搭配。這些小組內同學的座位也是小組捆綁在一起,座位調換時,小組一起換。當然在操作中也可以靈活操作,小組內可以自由換。這樣有利于小組內充分調動小組內課堂學習的交流和合作。為了充分體現各組之間的公平競爭,座位調換時每兩周統一進行向右后平移兩個座位。
2.全面競賽。競賽內容盡可能包括德、智、體、美、勞和班級和學校的各種活動。大致有以下這些方面:紀律表現、學習成績、勞動衛生、作業完成、出勤情況、行為規范、寢室情況等
3.統一規則。開學伊始,由班委會擬定小組競賽的規則,并于班會課時提請全班學生表決通過。規則大致有以下幾點:一是統一采用積分制。各小組的基礎分為100分,然后在此基礎實行加減分,具體按照班規的獎罰制度進行加分或減分。二、競賽規程中不僅要體現優秀,而且也體現進步和鼓勵。比如學習成績年級前100名、前200名、前300名、前400的每人次分別加8分、6分、4分、2分;而且在年級進步500名、400名、300名、200名、100名每人次分別加10分、8分、6分、4分、2分。在學校舉行的大型活動比如運動會、文藝匯演等,所有參與人員都予以適當加分。
4.嚴格監督。規則一旦制定,便有值日班長和班干部進行嚴格監督,具體有值日班長就當天的值日情況記載在班級值日本上,同時每天的晚自習自主學習時間把當天值日的結果(轉化為增、減分)登記在班級的后黑板的專屬記載欄里。積分每周星期天由副班長公布一次。使每組都知道自己組在全班的位置。同時為了班主任更有效的管理效果。我還每天要求班長和紀律委員每天同時記載班級的日常行為。(這些記載結果不予加、減分,只給班主任更全面掌握班級情況)
5.客觀評價。競賽情況繪成表貼在教室里,同時副班長和各小組組長每人手里都有一個底表,這樣到了期末評優評先時,根本不用再人為的憑印象“評比”,只要看競賽表上的積分,優秀小組就自然產生了。而且所有的優秀和先進都必須是在前五名的小組中產生。但是積分在班級五名以后的個人再優秀都實行一票否決。這樣大大增強了組內的凝聚力和上進心。
二、活動效果
1.競賽活動使小組增強了內在的凝聚力。組員們不但空前團結,而且為了使本組在競賽中取勝,紛紛自行制定了適合本組的“組規”,以保證組內相互監督,真正強化了每個學生的“小組意識”和凝聚力。
2.組內凝聚力的產生帶動了班級學風的好轉。一起在組內不愛學習的、經常違紀的學生在組內成員的監督下,為了組內的榮譽他們都能自覺地勤奮起來,認真地完成作業,自覺遵守學校、班級的規章制度。還有以前學校布置的黑板報都辦的不太好。現在分到小組,納入考核評分,每個小組都非常認真,一期比一期要好。連續被學校評為一等獎。
3.競賽評比使一些不好督促檢查的要求也得以落實。以前好多學生都不注重細節,比如穿校服、垃圾不落地、文明禮貌用語等,現在都不用我操心,每天都有值日班長檢查扣分。這樣以來班主任的工作輕松多了。而且班級管理效果大大增強。
[ 參 ?考 ?文 ?獻 ]
[1]潘丹丹.淺析小班化建設中的班級管理模式[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11):52,87.
[2]寇富弄.君朋小組合作:課堂與班級管理的新模式[J].基礎教育參考,2013,(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