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萍
摘要:PBL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方法,用于教學生領導力,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利用資源并積極學習。血液學是內科的一個重要領域,將PBL模型應用于血液學臨床教育可以為臨床血液學學員提供很大幫助。本文從PBL的引入入手,探討了該模型在血液學臨床實踐中的應用,為我國臨床教育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教學形式;臨床實習;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志碼:A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醫療保健意識不斷提高,對醫療保健和衛生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因此我們將在現代醫學教育中培養大量的的優質人才這是很有必要的。在新時代的新形勢下,醫療儲備人才能更好地滿足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要求。在擴招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日漸顯出諸多局限性,基于問題的學習模式(PBL)已逐漸被教育工作者所廣泛關注,并已應用于多個教育機構,目前,該模型在中國的許多醫學院中得到廣泛應用。其體現出來的優越性和確切有效的教學效果引起了我國教育界的廣泛關注。PBL教學法是近年來相對較新的國際教學方法,其特點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者,有效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有助于培養創造力。與傳統的醫學教育模式即“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lectureBasedLearning,LBL)”相比,在設計理念、實施方法、評估系統和現實生活效果存在根本差異。在我國臨床實踐教學中,我院消化內科采用PBL教學方法,并與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比較,探討PBL教學方法在消化內科臨床實習中的效果作用。
1PBL在血液內科實習教學中的應用
血液內科是內科學一重要分支學科,血液內科學內容廣泛,范圍廣、學時短、進展快以及學生負擔重等特征。而傳統教學又是以大課理論講授為主,很容易使學生產生畏學甚至厭學的情緒。因此,在血液科的臨床實踐階段應用PBL教學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作者使用了為期七年的臨床醫學實習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了應用于他們的PBL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鑒于七年制醫學生具有扎實的基本技能,良好的外語技能,以及獨立于其他醫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們優先選擇他們作為PBL教學的對象。我們以本科室常見的貧血癥狀為切入點,仔細選擇了一些典型病例,將實習生隨機分為兩組,每組6人再分別由各組組員民主選取1名小組長,并各自配有1名指導教師負責整個PBL運行過程。在教學進行前1周由指導教師將患者的基本資料發給實習學生,教師在教學前一周向實習生發送關于患者的基本信息,使其對要討論的疾病表現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在這個時候,帶習教師即可啟發性的附帶幾個開放性問題,例如貧血的原因和需要進一步檢查疾病的診斷,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每組學生由團隊領導安排,共同應用學校方便快捷的網絡服務,收集所需材料。進入課堂討論階段后,學生將簡要報告自己的信息,教師將組織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認真聽取學生的報告和討論,并積極引導討論朝正確的方向發展。經過討論階段,一些學生建議,在進一步研究白血病細胞的形態后,指導員將他們組織到骨髓室觀察骨髓涂片,進一步加深對白血病的認識。學生也可以自己去網上搜集這方面的資料。
在討論階段之后,學生們對貧血的原因和結果有了深刻的理解,此時我們可以與預選的病例進行溝通并尋求直接的臨床數據。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快速指出學生考試和考試過程中缺少的內容。在這次研討會上,教師為學生提供了留下的案例信息。這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詳細和有效的信息,以加深他們之前自學的理解。學生需要將這些信息與之前的有價值信息相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以獲得問題的最終答案。診斷確定后,團隊成員可以嘗試使用他們現有的知識為他們的患者制定治療計劃,交換意見,并了解各種治療方案。我會加深。有興趣的學生可以繼續關注這一事件并跟上疾病的動態表現。整個課程結束后,團隊成員將在此階段審核并評估他們的學習情況。
2PBL教學模式中教師的地位和作用
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教師可以主要發揮書本知識的主導作用,可以傳遞信息量。具有傳遞信息量大、效率高、可控性強、經濟簡便、內容隨科學發展更新快等特點,是學生快速獲取大量知識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鼓勵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只是被動知識的接受者,教師是主要的教育活動。PBL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根本不同,從PBL教學到最終解決方案的問題主要通過PBL學生小組討論和學生自學來進行。教師只能通過選擇教科書和學習材料與學生互動,在討論中只起到引導作用,并指導、啟發、激勵和促進學生利用其它資源提出不同的觀點,而不是直接提供問題的答案。
3PBL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雖然PBL教育在國際上相對成熟,但它剛剛在中國開始,教育機構的教育方法也不盡相同,現在需要一個解決方案來在中國高等教育中傳播這種模式。有很多問題。適當的,教育性的硬件設施無法比擬,教師和學生的概念變化也不完整,因此教育狀況良好。除了承擔教育責任外,部門臨床教育教師通常還有許多臨床問題需要處理,而PBL將不可避免地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工作壓力。此外,教師需要花更多時間訪問信息,了解最新趨勢并不斷提高整體質量。因此,需要對如何有效實施該模型進行更多的討論和實踐。
4結束語:
PBL教育模式在血液學中的推廣和應用需要學校決策者,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學校應該提供足夠的資金,以確保硬件設備的教育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教師積極學習,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編寫適合該模式的教材,找到合理的教學評估方法。實習學生也要積極參與,全面提高PBL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志勇,付金龍,李國熊.PBL教學模式在消化內科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教育教學論壇,2012(26):6-7.
[2]賀鵬程,張梅,習杰英,吳迪,石利利.PBL教學模式在血液內科臨床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06):1308-1309.
[3]王偉,榮大為.PBL教學模式在血液內科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