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妍
摘? ?要:幼兒教師在數學施教過程中,需充分考慮教育對象的接受實際,利用簡明、條理、淺顯的語言展開教學引導,幫助幼兒快速建立數學形象。教師對數學教學導語展開全面創新處理,提升教學語言的適應性、規范性、啟迪性,可有效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熱情,增進幼兒的學習動力。
關鍵詞:幼兒數學;教師導語;規范
中圖分類號:G613.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19)33-0058-02
在幼兒數學教學中,教師使用教學導語,需具備規范意識,并注重教學導語的適應性,強化教學導語的規范性,重視教學導語的啟迪性,提升教學導語的覆蓋性,以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培育幼兒的自主學習意識。為此,教師應注重數學語言的數學交流功能,在向幼兒輸入數學語言時,要有效地促進幼兒數學語言的輸出,并在活動前備注數學語言、在活動后反思數學語言,在實踐中積極建構和提升自己對數學語言的認識與把握。
一、注重教學導語的適應性
幼兒數學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教師的教學語言設計需要注重適應性。教師可從嚴謹的語言表達方式,具體、形象的語言敘述,適當變化的語氣、語調、語速等方面入手,激發幼兒親近數學的情感與主動性。
首先,教師的教學語言要與幼兒認知相適應。中班幼兒年齡較小,數學認知基礎比較薄弱,教師在教學語言設計時,需注重教學語言的適合性,針對幼兒數學的感知基礎布設教學語言,以有效調動幼兒的數學學習思維,促使幼兒形成豐富的學習主動力。其次,教師的教學語言要與數學相適應。教師要掌握學科語言的使用,表述數學概念要準確貼切,陳述數學特征要專業,且簡明扼要,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現象進行直觀化展示,引導幼兒建立清晰的數學認知基礎。再次,教學語言要與活動相適應。對于幼兒來說,在數學實踐活動中學習是最為適當的,教師需要結合數學活動設計教學導語,引導幼兒展開實踐操作,促進幼兒數學概念和數學思維的建立。總之,教師導語要準確,且具備有一定的邏輯性,這對有效活動教學目標的達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強化教學導語的規范性
數學教學語言需要體現學習特征,教師在教學導語設計時,需簡明、條理、淺顯,讓幼兒順利接受數學概念,進而建立有形的數學認知。
一是教學導語要簡明。幼兒數學基礎較弱,對數學理解力也存在諸多困難,教師需要充分考慮數學教學現實,對教學導語進行簡明化處理,唯有將數學概念和操作程序陳述清晰,讓幼兒明確掌握操作方向,才能確保幼兒數學學習的順利推進。數學教學的重點是幫助幼兒建立數學概念和意識,教師要對數學教學語言進行優化處理,從激發幼兒學習興趣角度展開設計。二是教學導語要有條理。數學具有邏輯性,數學活動具有程序性,教師在具體引導教學時,要關注語言的條理性。幼兒具備較強的直觀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借助媒體手段,通過直觀展示,促使幼兒順利進入數學活動之中,并在具體操作實踐中形成數學概念。三是教學導語要淺顯化。中班幼兒理解力還比較低,而數學又具有抽象性,教師需要通過淺顯的語言進行解讀和引導,為幼兒設計清晰的操作路線,引導幼兒一步步走進數學活動操作情境之中。幼兒數學實踐活動大多帶有游戲性質,教師利用淺顯語言進行調度,可方便幼兒順利接收,進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中班幼兒對數學的認知尚處于較低水平,教師在對數學概念進行解讀時,既要體現準確性,還要觀照幼兒的接受能力,而讓幼兒聽得懂是最基本要求。例如,讓幼兒書寫數字5,教師先對數字5進行黑板展示,并給出引導:這個5很像一個秤鉤子。此外,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動畫視頻展開數學教學,對教師語言解讀提供更多支持。
三、提升教學導語的啟迪性
幼兒數學教學雖然簡單,但幼兒的數學認知水平較低,不能完全掌握數學的基本含義,教師需要對幼兒進行啟迪性講解,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語言要有一定的啟發性,以成功調動幼兒學習數學的主動性。
一是教師要適時設疑。在數學學習活動啟動時,教師可為幼兒設計一些思考問題,讓幼兒在具體實踐操作中展開釋疑操作。教師的問題設計具有一定的技巧性,有利于調動幼兒學習數學的主動性。二是教師要及時點撥。在教學導語設計時,提升語言的點撥性是關鍵,在數學活動執行過程中,幼兒很容易出現認知迷茫,教師及時跟進并給出具體的點撥音樂,有利于促使幼兒思維的啟動,創設幼兒重要的學習契機。三是教師要多元發動。數學活動形式眾多,教師需要有篩選意識,在數學活動啟動后,教師要運用適當的教學語言,給幼兒作出更多的規劃和引導,讓幼兒順利進入操作環節之中,并在具體實踐中形成數學認知基礎。
在中班幼兒數學教學中,教師教學語言要有一定的啟迪性,引導幼兒展開自由思考,這無疑是重要的教學目標。如數字的從小到大排序,教師給出具體數字:5、7、2、4、8、9、1、0、3,并提示:現在要從小到大排列這些數字,而且要用上“<”,我們不妨從最小的數字找起,這樣才不會有遺漏。幼兒根據教師提示很快完成了學習操作。在幼兒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對教學導語的規范化處理,能夠給幼兒帶來更多的啟迪性引導,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學習思維。因此,注重提升教學語言的適應性、規范性、啟迪性,符合幼兒教學的實際要求,并具備廣泛的應用空間。
參考文獻:
[1]趙? ?琳,黃? ?瑾.幼兒園數學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數學語言的特征與發展[J].學前教育研究,2014,(7).
[2]潘秋香.小班數學操作學習中指導語言的藝術[J].西部素質教育,2016,(4).
[3]張月萍.淺談教師語言對幼兒語言學習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