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麗
摘要:2019年5月24日上午第二節課,我在七年級(19)班上了一節英語公開課,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復習第七單元目標單詞、短語、句型、課文及Task部分,情感目標是使學生感知提升自身各種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增強學生運用自身各種能力幫助他人的意識。整個教學過程圍繞各項任務展開,設計了師徒互助、男女生合作、組內合作展示、啟用“小老師”、組內討論質疑、角色扮演等活動,符合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體現了“經歷教育課堂”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現將本節課的教學環節設計及設計目的分析如下。
關鍵詞:核心素養;英語;中學
一、本節課的設計理念
整節課的設計切合我校十三五省級課題的《“經歷教育課堂”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范式研究》交流互動,緊扣南通市課堂教學改革“12字”“12條”,即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
二、本節課設計的理論基礎
本節課的設計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理論為基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歸納為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
1.語言能力: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包括語言知識、語言技能、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語言各個技能相互依托、共同促進。語言理解是對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一種內化,而語言表達則是在語言知識、語言技能、語言理解基礎上的最終輸出。
2.思維品質: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主要是指個體在思維活動中智力特征上的差異,是衡量4"人思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3.文化品格:文化意識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上的突破。在英語教學中,文化主要是指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等。任何語言都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有利于對英語語言知識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在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的基礎上培養世界意識、開拓視野。
4.學習能力:一般來說,學習能力就是有效運用學習方法與技巧的能力。學習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礎,學生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同時學會運用多種媒體和信息資源,拓寬學習渠道。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中,學習能力是其他素養的“催化劑”。
三、本節課的教學環節設計
第一步:通過師生問的輕松對話導入本節課話題——能力。師生對話簡單易懂,將每一位學生帶進課堂,利用對話復習幫助學生復習本單元ability,beable to be unable to等詞匯運用,同時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第二步:通過師徒合作帶領學生進行本單元核心詞匯、重要短語沖浪,開啟頭腦風暴,七年級英語通常面對的學習主體是14-15歲的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總是對身邊的世界充滿好奇、好玩并樂于參與趣味性的教學活動。詞匯沖浪是一種既承載著知識性又能賦予趣味性的教學活動,而師徒合作的方式又恰是這種教學活動的載體,它既能打破課堂沉悶、乏味和呆板的教學樣態,滿足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展示的要求。
第三步:男女生合作式學習幫助學生復習本單元語法,采用男生讀題、女生作答或女生讀題、男生作答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口語水平,再次通過生生交流互動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
第四步:在課文再現環節設計了三個活動。一是根據課文內容的填詞練習,同時邀請兩位學生到黑板上展示,一位學生完成奇數題,另一位完成偶數題,然后相互交換批改。同時,全班同學進行師徒式交換批改,在填詞練習及生生互動交流中既掌握了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二是在對課文內容熟悉的基礎上,根據Flash視頻復述課文,在視頻的切換及學生的扮演中幫助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實現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三是請一位優生扮演新聞記者,全班被分成6個小組扮演林濤所在小區的鄰居,記者就火災現場的內容提出6個問題,對鄰居進行采訪。
第五步:在學生對課文文本內容非常熟悉的基礎上,設計大膽質疑這一環節。讓學生就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提出質疑,啟用“小老師”進行解答,教師給以適時的幫助和指導。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腦洞大開,提出亟待解決的、需要共同討論的問題,學生問題的提出及“小老師”的解答都充分培養了學生用英語交流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
第六步:利用知識導圖既幫助學生復習本單元課文內容、拓展詞匯,又使學生學會了防火的知識。例如,關于災前、災中、災后的短語填空練習。
第七步:本課總結及作業布置,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布置學生搜索英文網站上有關防火的知識,進一步了解防火知識以自我防范、自我保護,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語言學習能力。
回顧本節課的實際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經歷教育課堂”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均在課堂的各個環節中得到提升。盡管設計的初衷是讓整節課流暢、完美,但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還是不免留下遺憾。例如:在短語沖浪部分,設計的短語回顧過多,還需要精簡,難度可再降低,能讓學生脫口而出,師徒合作過程會更流暢;在語法回顧部分,題目設計過長,可設計成簡短的對話,讓學生能夠迅速反應,這部分耗時過長;若時間充裕,課文再現環節根據Flash復述課文部分可邀請更多的優生進行展示,在記者采訪部分,小記者的語速過快,教師應注意適當指導,且在采訪過后,教師應當給以適當的點評,以便迅速清楚今后在英語表達方面努力的方向;就文本內容進行質疑環節,如果時間允許,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在“經歷教育教育”中更充分地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抓住教育的契機,利用“經歷教育課堂”培育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讓每一位孩子在英語課堂中樂于學習、學有所得。
(責編: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