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偉
摘要:在初中教育中,化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也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在化學教學中,化學實驗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經驗及檢驗化學知識的主要途徑。化學實驗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形成基本的化學理念,還能夠讓學生更加理解化學理論知識。因此,有效開展化學實驗教學十分重要。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
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剛剛接觸化學,同時化學是一門理論性非常強的學科,所以學生學習化學較為困難,并且理解化學知識也比較困難,進而學生對化學的學習不感興趣,這不僅使教師教學質量大大降低,學生的化學成績也不理想。而想要化解這些問題,那么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實施有效策略非常重要。教師通過化學實驗教學,運用合理、有效的實驗教學策略,不僅能夠滿足初中生剛剛接觸化學知識的需求,還能讓學生感受化學學習的樂趣。
一、增加化學實驗趣味性,激發學習興趣
對于初中化學教學來說,化學教師應跟隨時代的發展,轉變傳統教學理念,這樣才能夠滿足學生的實驗需求。如今社會強調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成為綜合性人才為教育目的,因此,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應摒棄傳統教學方式,增加化學實驗教學的趣味性,這樣才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化學實驗的樂趣,進而積極主動地探索化學知識,有效提升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根據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特點,以及此階段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來增加化學實驗趣味性教學策略,并且要與化學實驗的教學內容完美結合,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激發所有學生的化學實驗興趣,以及真正地讓學生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習到知識。
例如:在進行《實驗室規則教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擬定一張自己的實驗室規則,然后在課堂教學時將自己的實驗室規則進行朗讀。這個教學設計主要是將學生視為實驗室的主人,這樣學生在設計實驗室規則時,能夠感受到當家做主的感受,進而獲得趣味性體驗。并且在設計實驗室規則時,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設計實驗室規則。這樣的教學活動既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教學樂趣,又能夠讓學生積極遵守實驗室規則,進而有效完成教學目標。
二、增強學生實驗自主操作性,提高能力
以往的化學實驗教學都是以演示性實驗為主,也就是說教師在講臺上為學生演示實驗,學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參觀實驗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只是化學實驗教學的參觀者,但是,新課程改革后明確指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因此,以往的演示性實驗教學不能夠滿足于現如今學生對化學知識的需求,并且不符合新課程改革教學理念。因此,教師應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增強學生的實驗自主操作性,這樣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對實驗教學的需求,并且符合新課程改革教學理念,還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其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獲得實驗成就感,進而喜歡化學實驗教學。例如:在初中化學實驗《蠟燭及其燃燒》教學時,教師首先將學生合理地分成幾個實驗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然后教師為學生演示實驗,并讓學生自己開展實驗。在學生自主開展實驗時,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能夠對實驗現象、實驗步驟、實驗分析、實驗結論等步驟進行探究,并且整個實驗是由學生動手操作的,學生對實驗的結論能夠記憶得更加深刻。這種方式能夠促進學生的化學能力不斷提升并且培養其動手操作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化學實驗教學中能夠更加輕松地學習到知識。
三、運用創設情境進行教學,激發求知欲
創設隋境教學法是新課程改革后所提出的教學方式,符合新課程改革教學理念,并且能夠使化學實驗教學更加有效。創設情境教學法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知識,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還能夠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及學生的學習效率。
化學實驗教學的創設情境應該抓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兩個特點開展教學,并且在創設情境時,教師要注意以初中學生所熟悉的場景為背景進行創設,這樣才能夠將學生有效地帶人創設情境中,進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使教師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生活環境創設情境,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采用合理的生活環境進行創設。同時,教師可以將初中生感興趣的事件帶人化學實驗教學中,這樣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在化學實驗日常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學生提出的問題以及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以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和問題為主導,為學生創設情境,這樣學生能夠感受到化學的無處不在及學習化學的重要性,進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化學實驗教學中。
四、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滿足實驗需求
多媒體是現如今時代科技的表現。多媒體已經融人大小學校中,并且為教學帶來了極大的用處。多媒體具有形式豐富、色彩鮮明、內容廣泛的特點,在化學實驗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十分重要。以往較有難度的化學實驗都是教師為學生進行演示,但是很多實驗的形式都不能夠滿足學生的觀察。距離講臺較近的學生能夠清楚地看到實驗現象,但是并不能全面觀察到實驗現象,這對于后排的學生來說更加困難。運用多媒體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化學實驗教學時,運用多媒體將實驗過程全面地呈現在大屏幕上,這樣不論是后排的學生,還是前排的學生都能夠直觀、清楚地觀察到實驗現象,并且運用多媒體能夠將學生沒有完全理解或者學生沒有看清楚的實驗過程重新播放,有效提升教學效率,滿足學生對實驗教學的需求。例如:在初中化學實驗《探究實驗室制取氧氣及氧氣的性質》教學時,實驗需要運用到酒精燈、水槽等實驗器材,并且實驗的現象并不特別明顯,而運用多媒體呈現實驗過程時,不僅能夠讓學生全面觀察實驗過程,還能夠放大實驗現象產生的經過,故而使化學實驗教學效率有效提高。
五、結語
有效的化學實驗教學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化學核心素養,還能夠促進學生學習化學積極性以及激發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積極探索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教學策略,使學生全面提高化學能力,促使學生綜合能力有效提升。
(責編: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