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忠
【摘要】 以“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為例,指出新課標背景下的生物課堂教學設計應該將高中學生生物核心素養的提高為目標,通過巧妙地創設問題情境,檢測學生素養的掌握程度,達成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的目標,將核心素養目標落實到課堂教學之中。
【關鍵詞】 高中生物 核心素養 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一)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1-008-02
0
新課標指出生物科學史蘊含著豐富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科學世界觀、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等,具有很高的教育價值。本節課以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為主線進行教學,從孟德爾進行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發現問題,對分離現象提出假說→對分離現象的驗證→得出結論→分離定律,通過將孟德爾整個實驗探究的過程逐步的展現給學生,使學生對科學的研究方法有一定的認識以及通過展示科學家在實驗過程中堅持不懈、嚴謹務實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來教育學生,以此來提高他們的生物核心素養。
1.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第1節《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第二課時,包括對分離現象的解釋、對分離現象解釋的驗證以及分離定律的概念三個部分。本節內容以孟德爾的豌豆實驗過程為主線,通過分離現象假說的提出和驗證、分離定律的總結來向學生們闡述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假說—演繹法)以及科學家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這為學生學習后續章節的內容以及對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形成起到了引導作用,對學生形成核心素養有很大的幫助。
2.學情分析
學生在此之前通過學習必修1的教材,了解了細胞增殖的相關知識,因此對遺傳學的知識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同時在必修1中學生對科學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的了解了科學探究的思維和方法,但是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本節通過對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的教學進行精心設計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使他們的科學思維、科學探究能力得到提升,從而來培養他們的生物核心素養。
3.教學目標
1.通過對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過程的學習,闡明分離定律的概念,同時能夠用分離定律解釋一些遺傳學的現象。
2.通過學習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的科學方法來進一步形成科學思維。
3.運用豌豆雜交實驗的科學思維,進行探究,嘗試對豌豆的測交實驗進行設計并分析預測結果,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4.通過對孟德爾實驗過程的學習,進一步形成大膽質疑、敢于創新、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4.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孟德爾的測交實驗,說明分離規律的實質。
教學難點:孟德爾測交實驗。
5.教學過程
6. 總結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作為必修二第一章開始的內容,重在向高中學生傳遞科學的研究方法以及嚴謹務實、堅持不懈的科學態度和精神,同時來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及科學探究能力。因此本節課以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的開展為線索,通過教師引導學生來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采用“提問——探究設計——歸納”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嘗試對豌豆雜交實驗、測交實驗的遺傳圖解進行設計,并且及時對學生的回答做出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避免了按部就班的講述使得學生感到無趣、排斥的現象發生。通過展示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的實驗現象讓學生推測可能出現的結果并自主制作遺傳圖解,這樣不僅有利于課堂活動的進行,又使學生通過逐步的深入思考和推理,知道該如何著手解決問題,使其更能體會到科學探究的艱苦不易,清楚科學發現需要大膽的猜想和不斷的實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實驗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這樣的教學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