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學時代是學生價值觀和人生觀養成的關鍵時期,對于學校而言,培養一個高素質的現代化人才很有必要,在鍛煉和培養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時,要以學生的實際政治素養為出發點,在深化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讓學生在教師的教學指引下更好地進行政治知識內容的深入學習。
【關鍵詞】 學科素養 中學政治 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1-028-01
0
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政治學科教學工作中,教師更加應當重視學生核心素養與個人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擁有更好的政治理念。
一、課前的態度引領
學生在課前進行的自主研修以及自我教育是政治核心素養得到提高的重要保障。通過預習,學生展開對知識點的自主探究,收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各種教學資源,在深入研究的過程中實現對人生態度的引領,實現學生心靈與真理的共鳴,升華學生的情感的同時,使學生對知識點產生認同感,從而在學生的認知當中不斷地進行滲透,促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以提高。
例如,在講解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收集國家多年來的發展相關的資料,從進入汽車社會到高速公路出現擁堵,再到改革開放之后國家的迅猛發展、黨的歷屆代表大會報告的主題內容和理論成果。這些學習資料的收集會使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產生更為深刻地認知。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對受到的資源進行分享和整理,再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我國多年以來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地位不斷提高,這些都是怎樣得來的?改革開放之后社會主義現代化成就斐然,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驚人成就?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使學生能夠對政治理論加強應用,并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點。與此同時,學生也將會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有更為深刻地認識。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將會產生碰撞,使學生對于相關問題產生更大的研究興趣。在這一過程中訓練學生的辯證思維,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得以提高,社會責任感得以更加堅定。對于國家與社會將會產生更多的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社會認同與民主、法治認同。
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將會逐漸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與技巧,從而更好地培養個人能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
二、課堂靈動思維
課堂是培養學生的主要陣地之一,更是促使學生思維靈動的平臺。其實思維靈動在課堂上集中在以下三個要點上:第一,要重視思維方式的培養;第二,要重視學習方式的多樣化,能在充滿教學過程的創造與生成;第三,充滿教學智慧。
新課程倡導靈活教學、鼓勵創新,倡導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掌握靈活思維。一要激發興趣。當學生對于政治理論和社會實踐產生濃厚興趣后,要有獨到的見解與獨特的體驗,煥發良好的創造力活力。二是要靈活教學。政治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充滿激情,這樣課堂教學才會有生機和活力,更能具有啟發性和生動的活力。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入靈活的教學設計,通過靈巧的教學創造性,給學生養成靈動的教學素養,以激活學生靈敏的教學情感,能在引發學生思維靈動的飛揚。
如,教學活動中教師給學生講授《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這課內容的時候,教師先要給學生播放我國上世紀的一些圖片,現在網上一些懷舊圖片很多,教師可以下載下來在課堂上使用,教師先要給學生展示80年代的交通工具—自行車,并給學生展示上下班高峰期的自行車大軍,然后隨著經濟的發展道路上面的汽車數量攀升,持續到現代道路上面的自行車數量減少,大部分由汽車取代,自行車已經成為了人們鍛煉的工具。根據交通工具的變化,能看到中國普通百姓生活發生的變化,中國經濟發生的變化。教師結合課程基本情況,要求學生編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導圖,讓學生在導圖編寫的實施了解到我國經濟長效發展為我國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融入了教學新思維,讓學生在思想活躍的過程中能更好的了解政治學科的學習要點,進而在思維導圖搭建的過程中,形成系統化的學習體系。
三、課后拓展遷移
拓展遷移主要是在補充教材知識內容的時候,結合教材的基本情況,根據情景給學生進行教學導入,通過給學生布置社會實踐任務的方式,讓學生的思想道德獲得升華,進而能在理論知識內容聯系實際的過程中,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當然,在教學中需要了解到社會實踐不是為完成任務,需要將學科素養的相關內容融入到學生感興趣的學習領域內,進而能在擴寬學生知識層面的同時,讓學生的知識素養獲得升華。
如,教學活動中教師為學生講授《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這課內容的時候,教師先要給學生播放《走進新時代》的歌曲,使用課件的方式展示社會主義改革后中國經歷的幾個不同階段,在引領學生分析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到貫穿這幾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主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內容?中國改革發展進程中擋在此起到的正確引領作用。教師在課后遷移的過程中,能對知識有深入的了解度,進而在充實相關知識點的同時,讓學生形成系統化的知識認知度。
結束語
中學教育階段的政治學科,實質上是一門以引導學生人身觀和思想道德意識為主的綜合性學科。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正在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政治教師要在日常教學活動開設起勁,關注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在推進教學發展的過程中,使得學生的政治素養有提升。
[本論文系“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中學政治教學探究》(編號:JKS85890)的研究成果之一]
[ 參 考 文 獻 ]
[1]佚名.誘思探究及其教學應用——基于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視角[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8,442(11):6-10.
[2]佚名.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教學改進[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8,706(28):14-16.
[3]鄭新路.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研究[J].廣西師范大學,2018(0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