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光
摘 要: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學校內的各種教學活動都需要為之改變,無論是學校的管理方面,還是教師的教學方式都需要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重新建立起新的教學模式。如何全面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質量一直以來都是教師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將綜合小學生的發展特點、學校的管理、教學任務的改變等多方面因素,以五年級人教版數學教材內容為例,簡單談一談提高小學生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方法;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門與人類生活十分緊密的學科,學習數學知識不僅是國家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學生生活的必然需求。學好數學知識,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數學成績水平,讓他們更加優秀地完成學業,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在社會中生活,當然,這其中離不開教師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有著獨特的學習行為特點,真正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令其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并結合教學大綱中的相關要求制定科學合理可行的教學方法,以有趣新穎的方式在課堂上進行實施,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教學活動中,以此來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一、情景式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景式教學法是新課標改革背景下最常用的一種課堂導入教學法,它主張教師通過設置情景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從學生感興趣且與課堂教學有關的事物出發,最大化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進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以五年級人教版數學教材中的“第一單元 小數乘法——小數乘整數”為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與算理,為了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的內容設置以下情景進行導入:教師:同學們,你們都喜歡什么運動呢?(學生回答自己喜歡的運動……)教師:多參加戶外活動有利于身體健康,像放風箏、踢足球、踢毽子等等,但是呢,在做這些運動前,我們先要購買器材對嗎?以風箏為例,大家看教材中的例圖,你們從圖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呢?讓學生進行自主觀察與思考:圖中小明他們想買3個3.5元的風箏需要多少錢?該如何用數學式子表達?讓學生回答:3×3.5,細心觀察這個表達式與之前學過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進而揭示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小數乘整數。一環接一環地引導學生進入到課堂學習中,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邏輯推理能力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方法為主,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新課程改革與以往傳統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希望學生可以真正地對某學科感興趣,以學為樂,提高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這便要求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還是以五年級人教版數學教材中的“第一單元 小數乘整數”知識為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前一部分已經提到,其教學的過程與方法就是讓學生經歷將小數乘整數轉化為整數乘整數的過程,使學生真正認識到轉化的方法就是學習新知識的工具,幫助其正確理解并掌握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學會轉化。教師:3×3.5,你們說說怎么計算呢?學生:連加3.5+3.5+3.5=10.5。教師:這種想法很對,3×3.5表示的其實就是3個3.5總和是多少,這是3個,所以可以用連加的方式計算出來,但是如果是10個呢?15個呢?加起來一個一個地算是不是很麻煩?如果用豎式計算,你們知道怎么算嗎?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或是小組討論,讓學生在黑板上進行自己的板書設計,然后根據不同學生的板書設計作出評價,指導學生在此討論過程中歸納總結出計算小數乘整數的方法,即:計算小數乘整數的乘法,要先把小數看作整數來乘,乘完以后,看因數擴大了多少倍,再把乘出的積縮小相同的倍數。當積的末尾有“0”時,應先點上小數點,再把“0”去掉。此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之中,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同時逐步讓學生進行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可以加深學生對計算理論的理解,掌握一定的數學推理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這對于學生今后數學的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構建和諧的學習環境,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幫助學生有效提高自身的學習水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習慣的好壞會直接影響課堂的教學質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不僅是在課堂之上,也包括課堂之下的時間。先談談在課堂上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時間內的學習狀態,以科學的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率的學習,還需要關注學生的課后復習階段,古人云“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習水平的提高離不開課后及時的復習。為了督促學生養成課后及時復習的好習慣,教師可以在課堂結束之后安排一定量的課后作業讓學生按時完成,這不僅是對學生的一種督促,同時也是教師了解學生對課堂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有效方式。
對于課下時間來說,學校的管理方式對于學生習慣的形成是至關重要的,學校是學生長期生活和學習的地方,學校應該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營造好一個良好的氛圍,制定校規校紀來約束學生的行為,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對于學校內出現的不良現象,學校應該及時給予糾正等,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工作。此外,家長需要配合學校的教學工作,三方合作,共同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友善的環境,環境質量的好壞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水平。
總而言之,小學生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僅僅是需要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努力——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還需要依賴學校的管理工作,以及學生家長的配合力度,在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后,學生的學習水平自然會有所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也會因此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鐘永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技巧,《新課程·上旬》,2018年.
[2]陳秋霞,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教學文檔,2018年.
[3]楊秀蘭,淺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數學教育研究,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