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義文
摘要: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道路和沿線空間的過渡區,保證鋪裝的美觀性,能提高城市道路的綜合品質。文章首先介紹了人行道常用的鋪裝材料,然后指出鋪裝材料的選擇要求,最后總結了施工工藝要點,以供參考。
關鍵詞:城市道路;人行道;鋪裝材料;選擇;工藝要點
一直以來,人行道踩在人們的腳下,因此沒有得到重視。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市政道路在設計施工上,對人行道的關注力度不斷加大,選擇合適的鋪裝材料,才能實現藝術性、實用性的統一。以下結合實踐進行探討。
一、城市道路人行道常用的鋪裝材料
(一)透水磚
海綿城市理念的提出,促使透水磚的應用更加普遍。磚體表面含有許多空隙,因此透水性較強,能及時解決路面積水問題。透水磚的強度能達到C50等級,適用于降水量大的城市,不僅防滑、舒適,而且能緩解熱島效應[1]。缺點則是基層必須使用手擺石、砂碎石,由于結構松散,易出現沉降、松動、斷裂等情況。
(二)高強彩磚
高強度的混凝土彩磚,在城市道路中的應用最廣泛。磚體色彩鮮艷,不僅適應性強,而且造價較低。但是,受到市場影響,高強彩磚的質量不一,一些質量差的彩磚,使用一段時間后就會出現破損問題。為了提高施工質量,目前制定了嚴格的彩磚生產標準,通常是使用水泥碎石、素混凝土制造,滿足行人和非機動車的荷載要求。
(三)天然石材
在人行道中,天然石料鋪裝比較少,主要用于大型廣場上。這些石材自身的紋理和圖案美觀,精細加工可留下條紋、火燒效果。而且,相比于人造磚體,天然石材的強度更高,更加堅固耐用。缺點則是石材的成本高,一般城市道路的人行道不宜選用。
二、人行道鋪裝材料的選擇要求
(一)安全舒適
人行道是人們出行的基本載體,保證安全性和舒適性,是人們關注的核心要素。選擇鋪裝材料時,首先要考慮防滑性能,尤其是兒童和老年人,能避免行走時發生跌倒、滑倒。對此,可選擇透水磚,表面具有很多孔隙;或是條紋步道石,表面刻意粗糙處理,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
(二)外形美觀
人行道鋪裝除了實用性,還要突出美觀性,反映出城市的綜合品質[2]。以高強彩磚為例,不僅色彩豐富,而且外形多樣,有利于選擇。在普通人行道上,以黃色、紅色、綠色三種顏色搭配起來的彩磚,可以組成出多種圖案,突出生機和朝氣,人們走在上面,可以獲得愉悅的心情。
(三)造價低廉
在城市內,人行道數量多,鋪裝材料的選擇必須造價低廉,在經濟允許范圍內進行選擇。一般來說,應大面積使用面磚,既能保證質量要求,又能解決沉降、破碎等問題。而在高檔商務區、人流密集區,可使用天然石材,以花崗巖為例,滿足交通需求的同時,能提高美觀性。
(四)節能環保
人行道的鋪裝,應該滿足節能環保的要求,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氣質量,以透水磚為例,就是節能環保的一個典型。城市內建筑物眾多,如果地面不透水、存在積水,會造成熱島效應,影響局部生態氣候。透水磚的使用,打通了城市空間和地下空間,既能有效排水,又能吸收熱量,調節局部小氣候,發揮出節能環保的作用。
三、人行道鋪裝施工的工藝要點
(一)分層鋪裝
第一,面層。面層應平整、穩定,灌縫飽滿,沒有積水、反坡等問題。使用預制磚時,平整度、垂直度偏差均在2mm以內,外觀上沒有明顯色差。鋪裝分縫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大,其中磚體的縫寬控制在5mm以內,利用青色或黃色粗砂掃縫;石材的縫寬控制在3-5mm,利用水泥砂漿灌縫。大面積鋪裝時,每間隔20-50m要預留一道脹縫[3]。
第二,結合層。除了現澆施工外,不論是磚塊還是石材,結合層均采用水泥砂漿。其中,水泥和沙的配比不同,物理性能也不同:水泥用量多、沙用量少,砂漿的粘結性越高,但承載力差;水泥用量少、沙用量多,砂漿的粘結性越低,但承載力好。一般情況下,使用少量水泥和粗砂,拌制成干硬性砂漿,利用磚塊的自重和上部荷載,能保證鋪裝穩定性。
第三,基層。基層包括上基層、墊層、路基組成,其中上基層是連接結合層和面層的介質,一般采用剛性基層,厚度控制在150mm以上,強度要求在20MPa以上。墊層的作用是調平路基,應根據路床頂部的平整度,確定墊層的厚度。路基則要求均質、密實、穩定,具有較強的耐久性、抗變形能力。選擇透水鋪裝時,要求土壤的滲透系數在10×10-3mm/s以上,路基頂部和地下水的距離要超過1m;否則就要在墊層設置滲排管,并和排水系統連接起來。
(二)到邊到角
人行道鋪裝到邊到角,要求做到三點:①合理裁切,鋪裝臨界縫隙的寬度<50mm,應采用退讓法,裁切靠近縫隙的第一塊材料,和填縫材料均分寬度,以提高鋪裝穩定性。②合理填縫,遇到交通標牌時,裁切時應預留出10-20mm的緩沖縫,防止標牌晃動時影響周圍鋪裝[4]。③合理收邊,如果人行道是不規則的,鋪裝時要預留出緩沖距離,利用現澆材料或小石料填縫;如果人行道和周圍場地有高差,高差在200mm以內,可設置斜坡連接;高差在200mm以上,設置臺階連接。
(三)設施協調
人行道鋪裝施工時,不能局限在人行道上,還應該結合周圍設施,確保協調性。以道路交叉口為例,根據轉彎半徑的不同,可采用不同工藝:①轉彎半徑在10m以內,轉彎角度在90°以內,沿主路平行鋪裝,遇到邊界裁切;②轉彎半徑在10m以上,轉彎角度在90°-120°之間,以路緣石為準弧形鋪設,裁切對接邊和拼縫材料;③轉彎半徑在10m以上,轉彎角度在120°以上,沿路緣石弧形鋪設,平行于道路邊線。
四、結語:
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的組成部分,鋪裝設計施工要兼顧實用性和美觀性。文中以透水磚、高強彩磚、天然石材為例,介紹了常用的鋪裝材料,施工時只有分層鋪裝、到邊到角、設施協調,才能提高整個道路的品質。
參考文獻:
[1] 李勝奇.淺談市政人行道花崗巖面磚質量通病及預防措施[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9,42(5):49,51.
[2] 呂浩,朱瑤之,李娣.彩色樹脂抗滑薄層在鋼橋面人行道鋪裝中的應用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18,44(4):100-102,137.
[3] 董儉召,唐劍,楊建萍.重慶豐都長江二橋鋼橋面人行道鋪裝結構設計[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25):1083.
[4] 劉紹春.關于彩色燒結面磚全透水性人行道鋪裝施工技術的研究[J].居業,2018,(6):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