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堅群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加深,課改要求老師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培養其數學邏輯思維,靈活地運用數學方面知識。教育部門針對小學數學這門學科,也提出了應用題自動解答這一課題。該文章以小學數學應用題的特征為基礎,研究適應新課改環境下的應用題自動解答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自動解答
目前,我國教育部門積極實行課改,越來越重視學生們的應用能力的培養,以發展符合社會需求的綜合性人才。然而小學數學的應用題是直接培養學生們實際解決能力的課題,因此更受重視。
一、小學數學應用題的特征
很多學者經過研究發現,普遍的小學生們都存在著一個現象,那就是小學生們在解題過程中經常求助家長進行解決,這個現象造成小學生們自我思考能力下降,遇到難題就想要放棄解決的想法,不利于今后的學習。因此,通過分析小學數學應用題這類題型的特征,以此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小學生數學應用思維的養成和發展。
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應用題是使用語言表達的一類題型,培養小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題目。這要求學生要做到仔細審題,尋找運算條件,計算和驗算的過程,因此這類題目不僅僅是對學生運算能力的考核,也是分析語言知識的考驗。而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的語言特點大致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是小學數學應用題題目的內容簡單易懂。不需要具備過深的語法知識就能讀懂,促使應用題自動解答快速進行,降低了分辨難度。內容語言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這就決定了其多重意義的特點,因此會存在語法和語義方面的差異。因此,小學數學應用題自動解答的過程中要消除這種差異的存在,力爭將小學六年級應用題的表達方式簡化,減少修飾語避免混亂小學生對題目的思考。
二是應用題語境淺薄。對于小學生來說應用題是綜合性題型,中文是一種表意的語言形式,自動答題就要求語境設立的要簡潔明了,通俗易懂。而小學數學應用題的表述正好較為簡單,句型和語法也是基礎的構成形式。
三是句式流水。一道大的應用題通常是幾個小句子組成的,小句子之間的關聯性低,所以叫做流水句。一個小句子分為主謂賓結構進行表述,常常還加入了幾個不同的動詞、謂語表達同一個主語,或者同一個動詞支配幾個小句子等。
這些小學數學應用題自動解答的語言特點是得出解題所需的所有知識結構的基礎,同時也是智能設備能夠實現自動解答的大前提。
二、小學數學應用題自動解答研究方法
1.增加小學數學知識點的擴充。數學教學講求嚴謹,因為數目的一點錯誤,就會導致結果錯誤,所以務必牢實基礎知識的學習。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應用題不是低年級那種只有加減乘除的簡單題目。因此,要增加六年級的學生在應用題中的基礎知識點和基本概念的學習,比如,雞兔同籠的問題構建二元一次方程式、體積=面積*高等基礎知識點。促使小學生自動解答應用題就應該了解其心理,抓住興趣點,從而進行應用知識和解題過程的講解。
2.培養小學數學應用題語言特征的分析能力。現階段的數學應用題的流水句式大部分都是“句中句”的形式出現,層層疊疊,被動和主動之間的關系很混亂,但是其中有很多的小句子并不具有實際意義,只是作為連接和過度。對于小學生來說,應用題的語言是描述數量關系的載體。學生仔細閱讀題目,了解題目的內涵,如果語義不明確,那么往往會產生錯誤的思考方向。比如,甲乙兩地相距2400千米,火車和高鐵同時從兩地對開,高鐵每小時行250千米,時速比火車快120,那么兩車多少小時后相遇?這就是簡單明了的題目,任何內容都是條件,所以學生要養成仔細審題、尋找其中關系,就能對應用題自動解答。
3.鍛煉小學數學應用題自動解答的研究線路。自動解答需要小學生要積極從身邊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從而作為經驗來分析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和研究各種方面涉及到數學知識的領域。引導小學生對應用題題目的表述進行理解,分析高頻詞語的用法,小學數學應用題大部分都是自然語言闡述的,因此學生避免不了要對這些語言進行分析,小學數學應用題的問題也會因學生的思考角度不同產生一定的差異,每位學生對詞句來理解不同會發生歧義,這是今后教學中要著重解決的問題。多多做課后習題,隨著習題量的增加,相同形式的類型題會有大致相同的解題思路,所以這也是鍛煉學生應用題自動解答鍛煉過程的一種方法。應用題自動解答能夠良好的輔助小學數學教學,為小學生們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學校實踐教學的水平。
4.很多的小學教育研究者認為教學離不開心理學的輔助作用。目前我國小學生的數學課堂,要作出進一步改變,比如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將數學應用題的背景可視覺化、生動地展現出來,自此枯燥的數學課堂和教材中呆板的應用題也會變成學生們的興趣。因此老師要結合心理學方面知識,創新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這對于實現小學數學應用題自動解答具有關鍵性作用。
結語
小學數學應用題自動解答是重要的學習內容,本文分析了小學數學應用題的特征,提出了小學數學應用題自動解答的研究方法。但我們還應該更努力去探索更多有助于小學生自動解答應用題的方法。老師利用更多樣的教學方式以實現學生自動解答,因此老師要不斷地研究和學習有關知識和其他的教學方式,也需要進一步深入的研究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鄧冰瑜. 面向小學數學應用題自動解答的數量單位識別與轉換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2]孫東昱.小學數學應用題自動解答特征分析及研究路線[J].赤子(上中旬),2015(03):237.
[3]周穎,袁鶯,馬玉慧,任赟.小學數學應用題自動解答特征分析及研究路線[J].中國電化教育,2010(08):112-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