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偉嬋
摘 ?要:微信公眾號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成為移動學習的重要方式。本文闡述了微信公眾號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實踐,探討微信公眾號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需注意的問題和對策。
關鍵詞:微信公眾號;移動學習;高中地理
隨著時代的發展、移動互聯技術的進步、智能手機的普及,一種嶄新的移動學習模式應運而生。移動學習是學習者在無線移動互聯網環境下,通過移動終端為載體來實現隨時隨地學習知識。而微信作為一種專注移動端功能的手機軟件,而且在當今社會很受歡迎、普及率很高,為移動學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微信公眾號的移動學習模式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如何將微信公眾號的移動學習模式應用于高中地理教學?應注意什么問題?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闡述。
一、微信公眾號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我們課題組先在微信上注冊一個微信公眾號,然后把微信公眾號推薦給全校學生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主要設計了精彩視頻、好題推薦、課外地理三大內容。
1.推送精彩視頻,突破重難點
高中地理知識難度較大,許多地理原理抽象,難理解,有些地理現象還要結合時間、空間的變化來分析。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部分學生上課沒有聽懂,或者課堂上聽懂了,但課后又很快忘記了。在課后,只有少部分學生會主動向老師請教。同時,由于一個地理老師教幾個班,教的學生多,所以很難滿足學生提問的需求。因此通過微信公眾號“精彩視頻”可以很好地彌補高中地理的傳統教學的不足,讓學生可以利用課外的時間來自主學習、復習鞏固。“精彩視頻”主要是我們課題組自行制作10分鐘左右微課視頻,每個微課視頻講解一個重點的知識、考點,按照必修課本、區域地理進行分類推送。“必修課本”將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一些重點的地理原理、規律結合圖、文、動畫等來呈現、講授,使抽象、復雜的地理原理、規律變得直觀、形象、生動,容易掌握。“區域地理”采用“區域+主題”的形式,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的綜合思維方式來講授。以某一區域為背景,探討這個背景下突出的主題(這個主題來源于必修模塊的地理原理、地理規律、地理現象),分析為什么形成這個特征、這樣的特征對其他的地理要素產生什么影響,最后寫出思維導圖。學生可以根據個人學習的實際情況,在課后自主選擇微課視頻進行查漏補缺,突破重難點。
2.推送地理好題,提升解題能力
高考地理試題難度大,具有靈活性、綜合性、創新性的特征,側重考查地理基本技能、地理綜合思維、地理學習能力。因此,學生必須要多練習,才能鞏固知識點,學會遷移應用,掌握解題的技巧,提高解題能力。微信公眾號的“好題推薦”主要根據近幾年的高考命題的特點和命題的趨勢、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從高考題、模擬題、單元測試等精選一些好題或者改編一些題目。題目后面附有詳細的答案和解析。在課后,學生可以按照個人的需求來選擇題目,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掌握解題的方法,提升解題能力。
3.推送課外地理,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地理核心素養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地理核心素養是最能體現地理學科價值的關鍵素養。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是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課外地理”主要包括由趣味地理、地理新聞、地理實踐活動。“趣味地理”主要收集一些奇觀、奇聞、有趣的地理事例和地理現象,例如:你見過船型的房子嗎?中國有北京、南京,為何沒有東京、西京?等等。學生在了解、分析這些地理現象中,很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地理的學習中。“地理新聞”從網絡上收集一下新聞時事,挖掘新聞中相關的地理現象,并分析其成因、影響等。例如,新聞:2020年1月全球平均氣溫破紀錄,成自1880年有氣象紀錄以來最熱的1月,南極氣溫首破20攝氏度。結合這個新聞分析:此新聞主要反映了當今全球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全球氣候變暖,進而綜合分析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影響、危害和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應對措施,從而培養學生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這些地理核心素養。“地理實踐”記錄了學生從校園走出去社會,挖掘身邊的地理現象,利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生產、生活服務,培養了地理實踐力這個地理核心素養。如:我們教師帶領學生去學校周圍的農田實地考察,分析當地的農業地域類型、古今農業地域類型的變化及原因、大片耕地種植草坪草的影響、冬季覆膜種植草坪草的原因。我們教師帶領學生去派潭鎮下墟實地考察,分析這里在暴雨期容易導致內澇的原因,并進一步分析解決內澇的措施。通過一系列的地理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到地理的重要性,并能學以致用,用所學的地理知識為生產生活服務,提高了學生的地理實踐力。
二、應用微信公眾號進行高中地理教學需注意的問題
1.保質準時推送內容
管理微信公眾號的工作量很大,例如:制作一個微課視頻,從收集資料、制作課件、再到錄屏等等,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我們課題組成員由本校全科組七位地理教師組成。我們除了從事地理教學工作,有些教師還要兼任班主任、社團指導老師這些職位,所以我們的常規教育教學工作已經很忙。另外,個別教師不夠重視微信公眾號這項工作。綜合這些因素,容易導致滯后推送和影響推送內容的質量。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做到以下三點:首先,我們課題組實行分工協作,分配好任務,并規定在推送前兩周完成制作和上交給課題主持人檢查,由課題主持人把控內容的質量。如果質量不過關,需要重做。其次,主動學習,與時俱進,及時了解高考地理的新動態,不斷提升個人的專業知識和微信公眾號平臺的制作技術,從而把握好推送內容的方向和提升制作的效果和速度。再次,由于是本校全科組成員一起參加這個工作,所以可以把個人在這個工作中的表現納入科組內部評優的一項指標,從而促進大家對工作的重視。
2.合理設計推送的內容,幫助學生利用碎片化的學習時間
學生能夠利用好夠碎片化的時間來學習,將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和成績。因此,微信公眾號推送給學生的視頻、試題、文章不宜太長。建議一個微課視頻長度約10分鐘,一組試題約需15分鐘可以做完,一篇文章不超過5分鐘可以閱讀完。
3.完善反饋機制,促進地理教學發展
微信公眾號的反饋和評價方式比較簡單,主要是留言回復、查看閱讀量和點贊數。如果學生的留言沒有得到教師的及時回復,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而且較少學生留言。單純看閱讀量不能反映推送的信息是否有效閱讀,可能部分學生疲于應付,只是點開了并沒有閱讀。因此,我們需要完善微信公眾號的反饋機制,對學生學習進程加強反饋和評價,以促進地理教學的發展。首先,加強對學生的基本信息進行分析和管理,可以通過一些調查問卷和測試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針對性建議,并在后續的教學中定期反饋學情,不斷完善微信公眾號的內容。其次,微信公眾號推送的測試可以與第三方平臺鏈接,如問卷星等,讓學生直接利用手機答題,提交后能立刻反饋學生的答題情況。
三、結語
微信公眾號為高中地理教學創設了一個很好的移動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對傳統高中地理教學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雖然在微信公眾號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隨著微信公眾號軟件的不斷完善,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改進,相信在未來的高中地理教育領域中微信公眾號將擁有更廣闊的應用情景。
參考文獻
[1]莫順婷.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中職英語微課教學初探[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8(06):110-112.
[2]鄭紅紅.基于微信公眾號的教學實踐探究[J].信息素養,2018(10):135-136.
廣州市增城區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名稱:移動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課題編號:zc201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