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小亮
【摘要】近年來,我國各方面實現快速發展,社會群體對教育行業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初中作為學生學習階段的關鍵時期,對個人學習能力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語文學科作為重點學科之一,是學生的必修課程,如何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提升初中語文的教學效率,成為每一位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考慮的問題。基于此,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初中語文課堂的現實狀況;其次,從多個角度提出了幾點提升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的策略和建議,以此供專業人士討論和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提升教學效率;方法策略
隨著教育模式的不斷改革與創新,教師和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學生個人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在初中語文課堂上進行教學任務,不僅能提升學生的中考成績,讓學生考取一個理想的高中,更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后進行獨立自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初中語文課堂的現狀分析
近幾年來,教師已經逐漸認識到對學生個人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性,并不斷地對教育提出改革和創新方法,經過教師不斷的實踐和探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就,但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仍然存在教學觀念過于陳舊、課堂主體較為模糊、對語文閱讀缺乏重視等問題。
首先,在教學觀念方面,部分教師依舊延續傳統的教學理念,以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為教學主要目的,課堂氛圍較為嚴肅,教師雖然在思想上已經認同了素質教學,但是在行動上并沒有做出相應的改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僅僅以語文課本知識作為授課的主要內容,講課方式較為死板和生硬。此外,部分教師還存在對待學生不公平的現象,他們更偏愛成績優秀的學生,并愿意為他們花更多的時間進行單獨輔導,對成績較差的學生采取不理會或放棄的方式,有時甚至會把自己的個人情緒釋放到成績較差的學生身上,導致學生與教師內心的距離越來越大,相互產生不滿情緒,無法進行進一步的溝通。其次,在初中語文課堂中,課堂主體較為模糊,就是教師在心中雖然認同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但是為了加快課堂講課速度,提高學生學習進度,省略了讓學生在課堂進行講課的時間,學生的課堂參與感越來越低,被動的學習形式使他們逐漸喪失了學習語文的興趣,這種教學模式使教師在講課過程中逐漸忽略了學生的個人情感和學習需求,不能夠對學生所存在的個人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講解,課堂效率較低,在忽略學生個人基本能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教學結果注定以失敗告終。最后,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缺乏對閱讀教學的重視,大多數語文教師僅僅在期中或期末考試前幾周,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語文套卷,通過套卷上的閱讀練習來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這種方式屬于速提法,可能會有一定成效,但學生所記住的是閱讀題的答題技巧,閱讀能力并沒有實現真正的提升,同時,教師還要考慮學生在進行語文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只能夠接受課本和試卷上的閱讀知識內容,閱讀范圍較為狹隘,不能有效地拓寬學生的眼界。
二、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
(一)實現差異化教學
為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效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實現差異化教學。所謂差異化教學,并不是指教師對待成績好的學生態度熱情,對待成績差的學生態度冷漠,而是指教師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層次劃分,盡量將成績優秀的學生與成績較差學生分在一組,使他們互幫互助、相互提升。同時,教師要與學習較差的學生進行多次交流,分析限制他們成績提升的主要原因,并幫助他們填補知識上的空白。例如,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誡子書》這一章節的內容講解時,由于課程內容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現,具有一定的理解難度,因此在課堂內容講解結束后,可以對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進行單獨輔導,幫助他們攻克在學習語文文言文的難關。
(二)順應信息化潮流
教師應該順應時代潮流,結合信息化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多媒體技術已經逐漸被應用在教學課堂,該技術的使用既能幫助教師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較為完整的課堂知識展示,同時也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加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除了利用多媒體技術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在課前進行相關知識搜集,豐富講課內容,開闊學生眼界。例如,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藤野先生》這一章節的內容講解時,可以在課上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進行魯迅先生其他作品的展示,使學生通過閱讀魯迅先生的作品,了解魯迅先生的生平,理解寫作情感以及風格。
(三)鼓勵合作式探究
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式探究,在教師的安排下,班級同學進行合理的分組,或者以個人意愿進行自由組合,教師在講解過程中提出與課程相關的問題,使團隊內部進行密切合作,共同尋找問題的答案。合作式探究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交流與表達能力,使學生在互動中較快發現自身不足,并進行改正。例如,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背影》這一章節的內容講解時,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合作探討式學習,結合各自的家庭情況,談一談自己與父親之間的故事,在交流的過程中增加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三、結語
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雖然存在觀念較為落后、主體較為模糊、缺乏對語文閱讀的重視等問題,但在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下,初中語文教師通過實現課堂差異化教學,順應信息化時代的潮流,積極應用互聯網技術,并不斷激勵學生進行合作式學習探究,增加學生間的互動與交流,使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得到明顯提升,為培養綜合性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現我國教育的快速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孔令鴻.關于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效率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
(責任編輯 袁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