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鋒鋒
摘要:在小學教育被社會不斷重視的當下,國家也逐漸開始實施一系列關于小學教育的改革計劃,傳統且抽象、填鴨式的數學教學也漸漸被眾人摒棄。當下,數學教育方式生活化才是教育改革的主流,并且這一舉措還獲得了眾師生以及家長的支持和贊同。本文以小學三年級的數學教學作為案例,進一步深入討論有關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思想概念,以達到教師課堂授課效率的提高和改變大部分小學生對數學這一學科“難度大、無聊”的固有印象。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方法
小學三年級的孩子正處于各方面認知都不是很清晰,而是懵懂無知的狀態。由于小孩子的天性貪玩、自由,因此難以養成如高年級學生的自控力和自律能力,尤其是在完成自己的學業上,更難以做到自我管束。對于學習,大多數小學生都是不感興趣的,甚至嚴重情況下會產生一定的厭學心理。如果一直延續傳統的教學風格,無疑不利于學生將來的學業發展,因此教育改革的大環境下要求教師運用自己的能力將枯燥乏味的數學教學轉變成一些學生熟悉的事情,將數學教學生活化,從而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刺激學生不斷發現新的數學樂趣,讓數學的熱愛逐漸根植于學生心中,進而去主動學習,而非被動逼迫。
一、生活化以及數學生活化的含義
生活化主要是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授時將教授的內容與生活聯系到一起,使學生因為日常生活的實踐進而更加容易了解知識的緣由,或產生一定的共鳴感。共鳴感在這里主要是指學生在解答一個問題時產出一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數學生活化則是指,在教授數學知識的這一過程,將學生的日常生活體會和經歷作為連接點,鏈接教學中的數學問題,教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教師可以將數學類比作藝術,藝術源于生活,而在這里將人們對藝術的追逐化為學生對數學的熱愛,不斷鼓勵學生為數學投入激情。
二、小學三年級數學生活化教學如何具體實操
(一)教學實踐化——開發想象力
在日常生活中,其實處處都可以看見數學的蹤跡,而且數學知識的運用也十分廣泛。故而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應該將數學教學實踐化,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新的認知以及熟悉感,從而產生主動學習的想法??梢哉f,生活中四邊形的運用無處不在,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四邊形的相關知識要點,讓學生自己動手去發現,使被動式的教學演化為主動,將教學實踐化,進而開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更加輕松陜樂地學完數學的內容。
(二)課堂教學生活化——提高積極眭
現實生活是數學生活化的一個基點,比如教師可以聯系到現實生活中鐘表的認識,讓學生更加具體地明白時間的概念,通過日常生活中對鐘表的認識,將時間中的時、分、秒根植到學生的知識區中。在對時針、分針、秒針的講解中,教師可以借助鐘表這一實物幫助學生認識這些內容,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一些有趣的問題活躍課堂的氣氛,鼓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三)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學以致用
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數學這一學科是十分有難度的,相比于語文、英語等其他學科來說,更是顯得晦澀難懂又乏味。數學涵蓋的許多數據和信息的處理以及運用,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道高高的門檻??墒菙祵W知識在人的生活中也是占有一席重要地位的。比如在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的課本中《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內容時,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生活中可能面對的事情,設定情景帶人問題進行詢問講解。
三、結語
面對大方向的教育改革方針,教師絕不能只是紙上談兵,做做表面功夫,而應該實際運用到教學之中。
(責編: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