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陽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在人文科技的引導下,無論是大規模的統招教育還是從前不被看好的高等職業教育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尤其在國家的大力倡導之下,各類高等職業教育的體制建設與教學質量步入正軌,在不斷地實踐改革中變得完善起來,為學校的人才培養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本文通過對高等職業鐵路行車組織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的分析探討,指出了其中普遍存在的教學問題,并提出高等職業鐵路行車組織課程教學改革應以培養人才為核心目的,進而滿足行業發展的需求。文中簡要分析了高等職業鐵路行車組織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的現狀,以及針對現狀所要實施的策略。
【關鍵詞】鐵路行車組織;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引言
鐵路行車組織課程是鐵道運營管理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課程,也是此專業中理論與實際聯系最為緊密的課程,在專業理論與基本技能方面的培養都至關重要。鐵路行車組織課程以鐵路運輸的日常作業過程為主線,全方位的闡述了鐵路運輸組織的管理辦法及操作流程,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實踐、操作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正如高等職業院校要進行課程教學改革,一定要有創新性與實時性,如此才能保證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夠適應社會的技術需求。近些年來,鐵路行業的發展帶動了鐵道運營管理專業,而鐵路行車組織課程作為鐵道管理專業的核心,力求向著以就業為導向、以企業需求為起點的方向改革,在探索中完成鐵路行車組織課程教學實踐,并取得明顯的效果。
1高職鐵路行車組織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與意義
鐵路行車組織課程包含車站工作組織、列車編組計劃、列車運行圖、鐵路通過能力計算、列車調度等幾大方面,需要學的知識點十分繁雜豐富,有關教育部門希望通過課本教學讓學生牢牢地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具備車站調車、接發列車、運行圖編制、列車調度指揮等高級技能。不夠就目前的教學成果來看,結果事與愿違,相關人員經研究后發現教學中存在著目標不明確、內容繁雜、方法陳舊、評價單一等諸多問題,由此看來,鐵路行車組織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而施行改革的第一步便是要明確人才培養目標,高等職業教育中的人才培養有兩個基礎大方向,一是如何才能培養出人才,二是要培養出什么樣的人才,另外由于每個人的生長環境和自身性格都不盡相同,因此就算是在培養同類型人才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培養模式,畢竟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不過要注意的一點是每一種模式都要有其獨特的構造體系。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目的便是培養集理論知識與實際經驗于一體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
2改革鐵路行車組織課程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
2.1多形式組織教學
就教學而言,教材與內容是十分重要的資料,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資料已漸漸跟不上新型教學的模式,因此對其進行改革。筆者根據相關文獻,總結了以下幾個改革方向,以供廣大讀者參考:其一,精選教材,在選取教材時要摒棄傳統系統化的刻板教材,選取實用性較強的類型,在最大程度上以工作任務單的形式或情景模式來實施教學。以能力培養為主,理論知識為輔,然后在實際教學中對其進行拓展深化、補充更新,力求保證教學內容的精細與新穎。其二,在精選教材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精選,根據鐵路行車組織課程的要點對內容進行優化。加大理論內容的實訓力度,適當降低重復教學內容,避免浪費時間。其三,對傳統教學方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由于鐵路行車工作特殊,為保證安全不能組織學生現場頂崗,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就需要采用計算機技術、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活動形式開展教學??偟膩碚f,即在學習相應的課程時,通過類似于VR體驗的方式,讓學生們在近似逼真的教學環境中模擬鐵路車站值班員、信號員、助理值班員等崗位,從而完成列車接發程序的訓練;待到學生們對這種教學模式熟悉后,教師可人為設置障礙與故障,訓練學生的實時反應力,為日后應對有可能發生的突發情況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在學習車站調車作業時,可通過觀看教學視頻來加深印象,教師還可采用制作調車動畫、舉辦調車大賽、舉辦快問快答、展覽PPT 等一系列活動形式,讓學生們在這種情景內進一步掌握調車作業技能及人身安全防護等,這樣的教學方式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了,知識自然變得鞏固。
2.2壯大師資力量,建立實訓基地
常言道說:“師傅帶進門,修行在個人”,筆者個人認為這句話的重點在于“帶”這個字,的確自身提升與努力脫不開關系,但擁有一個優秀的師傅,保持正確的努力方向還是十分必要的,鐵路行車組織課程更是如此的。因此進一步完善教師的資格認定,確保教師具備任教條件與鐵路工作實踐經驗是十分必要的。對此高職院校可以與當地鐵路部門合作,聘請具有教學能力且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來兼職,或是派院校教師到一線實踐學習、積累經驗等。同時為了保證師資力量不流失,待遇可進行相對的提高。另外就建立實訓基地而言,眾所周知,鐵路行業不同于其他行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運輸具有連續性,具有工作場地大、任務繁重、列車運行速度快、環境艱苦、工作強度高等特點,這些因素的存在都使得教學實訓產生了一定的困難。再加上鐵路運輸生產的環節較為復雜的,需要眾多的工作人員合力協作才能完成,稍有不慎便會造成安全隱患等問題,因此校外實訓大都以參觀為主,極少甚至沒有實踐的機會。因此在校內與校外的實訓基地改革方面,高職院校就要適當的通過當地政府、教育廳、鐵路局等相關部門的扶持與幫助,多方合作,共同建立專業的實習基地。另外為保證實習教學的質量,實訓期間需簽訂合作協議,使學生們可以得到一線實訓機會,以便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綜合素質能力。
2.3改變考試形式
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考核以理論性的期末考試為主。筆者其實是不贊同用一紙試卷來品鑒某個學生的一年學習成果的,畢竟人有失足,馬有失蹄,再退一步說,都是理論知識的試卷對學生的提升并沒有多么大的意義。因此筆者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首先加大過程考核的力度,使其占整體考核的半數左右,其次增加技能考核,鐵路行車組織課程本就實踐性超強,依舊是通過匯演模擬的方式來進行演習,再者考核的評價體系應變得多樣化,傳統模式都是做完試卷后,教師呈現絕對的主體地位進行打分,而改革后則可以分為教師與學員兩個方面,綜合評分后的平均成績為學生最后成績。如此一來,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還提高了學生參與度。
3.結束語
本文就高等職業鐵路行車組織課程教學改革實進行了分析探討,指出了其中普遍存在的教學問題,且簡要分析了在高等職業院校鐵道管理專業中鐵路行車組織課程改革下的現狀,以及針對現狀所要實施的策略,希望可以為這方面的研究人員提供可行性的參考。
參考文獻
[1]谷志剛.淺淡行車調度對鐵路運輸的重要性[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8(7):100-101.
[2]馮向南.鐵路行車調度員行車指揮安全的風險控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6(7):35-36.
[3]王同軍.中國鐵路大數據應用頂層設計研究與實踐[J].中國鐵路,2017(1):8-16.
[4]龐耀峰. 鐵路行車組織與調度策略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18(10):191-192.
[5]范思南 . 淺析如何提高鐵路行車調度管理工作效率[J].內燃機與配件 ,2018(10):176-177.
[6]韓嵩 . 鐵路行車組織數據分析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2019(8):152.
[7]馬新宇 . 高速鐵路夕發朝至列車行車組織方式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 ,2018(1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