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愛華
摘 要:目前,聲樂研究生教育已經進入地方師范院校的音樂院系,這就需要在導師安排、教學方式方法以及教學實踐平臺等方面作出有別于本科教學的調整。文章就此提出幾點建議并作闡述。
關鍵詞:師范院校;研究生;聲樂教學
目前,我國地方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的研究生聲樂課教學基本上是沿襲了本科聲樂課的教學模式。而研究生的教育不論從培養目標還是培養方式上,都比本科教學有著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在研究生聲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等方面進行調整和補充,在教學方式、教學方法、實踐環節等方面進行改革與探索。
1 研究生聲樂教學應該實行多導師制
導師在研究生教育中無論在專業水平、學術觀念以及倫理道德等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言行及學養都影響著自己所帶的研究生。就專業水平以及學術觀念而言,不同的導師必定有自己的學業專長和獨到的研究理念。截至目前,我國的研究生教育一般都采取固定導師制度,即便是中途師生之間產生學術研究方面的不同見解,研究生一般礙于情面,不好另選他師。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究生學術觀念的健康發展,特別是一些表演類、技能類的專業,一旦出現師生間教與學理念上的分歧,就不可避免地影響到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發展。
目前我們的聲樂導師大多側重于某個唱法或者是某種演唱風格的研究,但在聲樂這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藝術海洋里,單一的專業研究領域是比較有限的。目前師范院校聲樂研究生培養的目標是培養具備一定演唱技能、具有較強的教學實踐能力且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中小學音樂教師,這就求我們的研究生要“多能一專”,專業領域過于狹窄的學生已經在某些方面很難適應目前的音樂教學工作。
因此,聲樂研究生應該實行多導師制,其好處是研究生可以接觸不同的教學方法、教理念,可以擴展自己的認知范圍,拓寬自己的學術視野。另外,為聲樂專業的研究生配備一名或者幾名理論導師,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我們培養的研究生是有一定理論研究能力的綜合性人才,配備理論導師,可以在其研究能力學術水平的提高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2 研究生聲樂教學應該多種方式并行
聲樂教學沿襲的是“口傳心授”模式。這種教學方式歷經幾百年依然盛行,可見其優勢是明顯的,其優點主要是師生面對面教學,教師通過自己的耳朵聽辨學生演唱中的問題和不足,進而一同進行研究解決。其不足之處是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地位,唯師是從,從而導致學生無法以聽眾或教師的身份來聆聽自己的聲音,無法客觀地發現自己聲音中的不足,也就無法客觀地分析自己的不足,進而影響到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要克服以上現象,筆者認為可采取以下方式加以避免。
2.1 運用微格教學法
“微格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師基本教學技能訓練方法, 20世紀80年代中期,北京教育學院把微格教學引進我國,截至目前已成為教師教學基本技能培訓的重要方法之一,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了既有理論指導,又具操作性,緊密聯系實際的訓練渠道。有關于微格教學運用于聲樂教學方面的論著,見諸報刊的已有許多篇,主要有童春燕、楊莉、李首明、姚佑南、李曉燕等作者的論文,以上論文所研究的對象主要是針對師范院校音樂專業本科生,研究的范圍是聲樂小組課或集體課,并沒有將研究的視角投向研究生的聲樂教學中。但是由以上論文的表述可知,聲樂教學中運用微格教學法是有很大好處的。筆者以為,聲樂教學中運用微格教學法,其最直接的優點就是學生能夠直接以聽眾或觀眾的身份來聽辨自己的聲音,以便和導師的教學要求結合起來,發現自己的題,及時解決。所以,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在研究生聲樂教學中推廣和運用微格教學法是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
2.2 運用模擬教學法
所謂模擬教學法,是指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對本科低年級的學生進行聲樂教學實踐。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研究生在教學中身份的變化,他可以以教師的身份來進行教學實踐,以教師的身份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即便是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也可以在導師的指導下共同研究、一起解決,這樣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聲樂教學實踐能力,還可以積累教學經驗同時,這些積累可以直接反作用于學生自己的聲樂學習,使學生在分析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時更加理性。當然,這種模擬教學最好在導師在場指導下進行,以便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2.3 運用互相教學法
所謂互相教學法,是指研究生在導師不在場指導的情況下,相互以師生的身份進行教學實踐活動。其教學的內容可以是一首作品,也可以是幾條練聲曲。要進行這種教學實踐,要求雙方必須是具備一定演唱和教學能力的研究生,通過對相同作品的教學和演唱,雙方可以發現對方教學或演唱中與自己觀點不一致的地方,繼而進行深入的探討。這種教學實踐的優點就是因為導師不在場,學生可以避免緊張情緒,大膽地進行教學實踐,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和教學自信心,為以后的教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3 研究生聲樂教學應加強實踐環節
聲樂學習,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過程。這里所說的實踐,并非在琴房里老師怎么說學生怎么做的發聲與歌唱練習,或者在琴房里閉門造車,而是在積累了一定理論學習和歌唱技能的訓練后,在具備一定的教學和演唱能力后,學生能深入課堂從事實際的聲樂或者歌唱教學,以及在舞臺上進行聲樂演出的藝術實踐活動。筆者在經過十余年聲樂授課和指導學生進行聲樂藝術實踐的積累中,認為聲樂藝術與教學實踐,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3.1 課堂教學實踐
課堂教學實踐,主要是指研究生在研二或者研三的時候,可以適當地給本科低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實踐。因為研究生到了這個階段才具備了一定的教學經驗,也具備了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本科低年級的學生,特別是地方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的學生,往往都是基礎比較薄弱的,有的甚至是初步接觸聲樂學習,這些學生學習聲樂的時間較短,因此存在的問題可能相對要少一點,所以研究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比較豐富的手段解決問題,并且使自己在理論與實踐方面有更深的體會,從而提升自己學習聲樂教學效率和信心。
3.2 舞臺藝術實踐
舞臺藝術實踐,對于聲樂研究生的藝術成長是非常有必要的環節。在音樂學院,聲樂研究生一般必須要舉行學期音樂會和學年音樂會,這是要獲得學位的硬性規定。但在地方師范院校,往往少了這樣的規定。聲樂是一門表演的藝術,而表演必定需要一定的舞臺,在舞臺藝術實踐中,不僅僅是展現學生的學習成果,而且還使學生在演出實踐中接受觀眾的評論,這些評論中不少是非常有針對性和促進性的。
綜上,研究生培養是一個系統的、專業的工程,這需要研究生自身具備良好的條件以及不懈的努力外,導師及教學方式與方法、教學實踐平臺以及藝術實踐平臺等,都影響到研生的培養質量。因此,研究生培養單位應該在以上環節下大力氣進行合理的改革與布局,從各個方面滿足研究生培養的需要,這樣才能培養出高質量的研究生。
參考文獻:
[1] 孟憲凱.中國微格教學20年[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8,(3):62.
[2] 楊莉.簡論微格教學在聲樂小組課中的應用[J].景德鎮高專學報,201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