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發澤
【摘要】培育每一個小學生有效的語文學習方法,是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所要實現的具體目標。語文實踐活動可以借助生活化的語文學習氛圍,將學生帶入一個廣闊的語文學習天地。作為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過程的主體,學生借助實踐活動,可以促進其主動性、創造性獲得最大限度的發揮。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活動環節的一切步驟都需要學生自己設計并發現,學習資料需要學生自己收集,學習方案需要學生自己設計,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隨著學習方法的不斷熟練,學生語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及創新性也可以獲得更為扎實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實踐活動;學習方法
一、展開閱讀實踐
對于小學生而言,閱讀實踐活動是學習語文的最佳方式,也是最普遍方式。在閱讀過程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作家基于對生活的獨特見解精心創作而成的,故而充滿創新元素。學生展開閱讀實踐時,借助閱讀,可以和作家展開交流,從而學習該作家新穎的創作方式、獨特的創作理念,最終在激發創新意識的同時,從閱讀中汲取豐富的營養。而不同的學生個體,其所喜歡的內容也有所不同,故而教師要基于每一個小學生的個體愛好,充分選擇與小學生愛好相關的書籍展開重點閱讀。在展開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作為主體,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將活動與教材做到緊密結合,這樣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從而提升每一個小學生對于閱讀活動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對于每一個人來說,語文素養都是其一生成長及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項素養,受小學語文教材中閱讀數量局限性的影響,在開展閱讀實踐活動中,教師一定要充分明確有限的教材難以支撐起每一個不同類型、不同個體學生綜合素養的最優培養,因此要不斷拓展不同學生個體的課外閱讀范圍。但是,鑒于小學生較為有限的辨別能力,課外閱讀內容挑選與安排的工作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來完成。
二、重視對語言的積累、感悟及運用
對于小學生來說,課堂中、生活里所學習、掌握并生成的語文知識,唯有不斷運用,才可以有效地內化在每一個小學生的個體意識當中。而借助語文實踐活動,就可以利用活動中的各類型語言材料,不斷地加強自身對于語言的積累、感悟及運用。學生個體由于其思維模式、成長經歷的不同,在語言積累、感悟及運用環節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而作為思維的“外衣”,積累、感悟、運用語言的一系列過程,也就是促進思維不斷發展、不斷豐富的過程。
三、自主展開語文實踐活動
受不同個體學生思維與能力的影響,在語文實踐活動開展時,學生可以自主進行,選擇適合不同個體學生的活動主題,然后經過自行設計活動方案,并遵循方案設計完成一系列語文活動,這樣就能夠將語文實踐活動轉變成一種屬于學生個體自主進行的主動、積極的動態生成探索過程,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尤其是不斷促進小學生個體實踐能力的不斷加強。例如,在“保護環境”的系列主題活動中,我利用雙休日讓每一個小學生參觀自己家鄉周圍所發生的環境變化,然后提出許多有價值的保護、治理環境的設想。大部分學生都通過多種渠道獲取大量信息,然后我又組織學生展開多元互動,并借助各類型互動,全面解讀、篩選、整理,促進學生關于防治污染的信息加工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的不斷提升。在小學生自主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作為教師,要引導每一個小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并針對問題展開交流,要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具備一種不怕艱苦失敗、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冒險精神,從而有效降低小學生對于教師與課堂的依賴心理,調動每一個小學生思維積極性的同時,有效培養其創新思維不斷獨立發展的能力。
四、教師組織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在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時,作為教師,要引導學生打破課堂時空的局限性,使每一個小學生都可以從課本知識中得以解脫,并最大限度地創造各種機會,組織學生接觸一系列實際生活當中的語文知識,展開一系列綜合性的實踐活動,如三年級主題活動“我們的傳統風俗”,在探究活動前,我準備了讓學生交流過年的一系列風俗,如貼對聯、守歲、拜年等。之后,引導學生收集其他傳統節日,為學生提示了問題的導向。探究主題明確,教師引導學生圍繞主題,集思廣益,提出各種解決問題得到行動步驟,并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能力差異,組建研究小組;進而引導學生展開關于活動具體內容、存在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最終全盤考慮,制訂系統性的研究計劃。這樣做,不但是尊重了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又讓學生懂得做事之前一定要有計劃的道理。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就可以將課堂所學知識予以充分、有效地合理運用,并在運用過程中不斷發現新問題,從而有效提升不同個體小學生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這樣就能夠借助綜合實踐,促進學生自我建構,使學生可以在自我建構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促進不同個體學生不斷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五、結語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在培養學生有效學習方法及能力等方面都有著天然的優勢,在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充分重視和開展好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借助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可以有效培養不同個體學生的語文有效學習方法,從而提升其創新能力,拓展其創新意識,并引導學生在一系列具備綜合性、自主性、實踐性的各類型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掌握創造性的語文知識運用手段,從而真正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
注:本文為2018年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差異性教學實踐研究”(課題批準文號:GS[2018]GHB2223)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徐亞新.善待學生習作中的“問題”助其成才[J].成才之路,2014(12).
(責任編輯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