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光金
摘 要: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使初中生朝著合格公民的方向發展,以更穩健的姿態走好人生之路,這是德育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學生家長的心愿。筆者認為,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改進課堂教學模式,使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更好地發揮育人功能,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提升初中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道德與法治;智慧課堂
一、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應具備的能夠適應其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求的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上述核心素養內容與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緊密相關。從“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總體設計理念來看,該學科強調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依據,以個人與他人、集體、社會、國家的關系為線索,引導學生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公民,自覺遵守生活邏輯,了解道德、心理、法律及國情等知識。在這些內容的學習中,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與學生的價值觀確立有密切的聯系。從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核心素養內涵來看,包括道德品質、心理健康、法治觀念、國家意識、政治認同、文化自信、社會和諧、人生價值等多個維度。該學科的設計理念、培養目標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二、構建智慧課堂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作用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僅依靠傳統的講授法開展教學難以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教師要善于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手段,構建智慧課堂。
智慧課堂是從理念、技術與應用等多個維度,利用信息化手段構建的具有現代化特色的課堂教學形式。將智慧課堂融入現代教學,可以掙脫傳統教學方法的束縛,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利用云平臺、微云服務器等客戶端,教師和學生可獲得豐富的教學資源,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利用智慧課堂的優勢,還能增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提高教師的備課效率,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優質平臺。智慧課堂是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態的有效方法,是促進現代教育構建發展的強勁動力。作為一個系統工程,智慧課堂與現代信息技術密切相關,教師要根據教學需求和學生學習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給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智慧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巧用信息化技術,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與生活,以飽滿的熱情面對未來,以大愛情懷參與公益事業,關愛自己、關愛他人,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之一。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成長的節拍”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集相關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懂得在青春期階段迷茫、困惑是普遍存在的。教師還可以結合真實案例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與自己內心想法、情緒進行對比,發現自己、認識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初中生內心深處會有一些無法告知父母卻十分渴望傾訴的情感與秘密,教師可以通過郵件、微信、微博等工具,拓寬學生情緒表達的渠道,使學生的困惑和情感問題得到正確的引導,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二)巧用微視頻,鑄就學生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并非妄自尊大,而意在兼收并蓄,在互相尊重中展現大國氣度,在受到侵犯和侮辱時能夠奮起抵抗,在保護和尊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堅定信仰的基礎上,以友善的方式對待他國文化、尊重他國文化。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于微視頻構建智慧課堂,幫助學生建立文化自信。例如,在學習文化自信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截取電影《戰狼2》片段作為課堂教學導入內容,讓學生直觀感受中國力量,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和文化自信。教師可以下發自主學習任務單,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完成任務單,如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及其地位是什么?組織學生對問題展開討論,并引導學生針對電影內容發表自己的感想。這樣的教學形式能夠引導學生將自身所學轉化為外在的語言,并真正吸收知識。
(三)借助數字化手段,引導學生發現人生價值
提升學生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要讓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明確自己的奮斗方向。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勇擔社會責任”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感動中國”的典型事跡展示給學生,將近年來“感動中國”的人物以圖片介紹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從這些杰出的人物身上發現自己要承擔的社會責任,明自己的人生方向。
例如,在學生觀看白方禮老人蹬人力三輪幫貧困孩子圓了上學夢的視頻后,教師可以適時鼓勵學生將自己對這件事情的感想表達出來,并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將自己的人生價值與白方禮老人一個人的“愛心長征”相結合,樹立“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的確價值觀。教師也可借此機會鼓勵學生將自己想到的公益實踐想法上傳云平臺,發起投票,票選公益實踐好想法。在道德與法制智慧課堂中,學生可以將社會服務與自身價值相融合,在民主參與投票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力量,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獻出自己的愛心,將道德素養培育落到實處。
利用信息化技術、微視頻、數字化手段等豐富初中道德與法制課堂教學的形式,構建智慧課堂,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幫助他們樹立文化自信,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姚波.淺析“智慧教室”的思想品德課教學[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7,(2).
[2]余恒芳.“互聯網+”環境下云端學習模式探析[J].通訊世界,2017,(2).
[3]朱永元.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政治教學“四課”之探略[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