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堯
關鍵詞:陽光體育;吉林省;城區小學體育;教學改革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西方發達國家在學校體育教學改革方面提出并實施了諸多措施,研發的相關課程,被各國所學習和效仿。我國也提出了相關政策和措施,“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對基礎教育體育教育改革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伴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孩子享受在家長提供的安逸生活中,然而優質的教育和生活所帶來的學生體質下降問題也越發突顯。為把陽光體育運動與課程更緊密的結合與發展,本研究選取東北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校、長春市一實驗小學銀河校區、長春104中學小學部三所學校,就“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體育課程的開展狀況進行了調查與研究。
二、現狀與分析
吉林省城區小學體育課程主要由校本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組成,其具體情況如下:
(一)體育校本課
校本課程是指以國家和地方課程的基本精神為指導,以學校為中心,以學生的興趣、愛好、需求進行科學評估,以學校和社區課程資源為依托,結合當地民俗文化、學校課程資源條件,學校的發展思想、理念,進而科學地設計的體育課程[1]。它是以學校教師為主體開發的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需要通過校長、專家、教師、家長、學生等共同參與。體育校本課程改變了傳統體育課程模式,完善了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的學習和發展平臺,為我國的體育項目人才提供培育,同時也大力促進了教師專業技術的發展。
(二)課外體育活動
吉林省的課外體育活動由陽光體育大課間、校本體育競賽構成。
1.陽光體育大課間
1999年國家正式將課間操改為大課間活動,現在全校性大課間活動已經成為中小學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吉林省一般將其設定在上午第二節課之后進行,通常以大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為前提。其中,小學大課間的活動其內容靈活豐富、組織多樣,但極少學校進行《小學生廣播體操》,取而代之的是自編的集體舞、啦啦操、籃球操、繩操、武術拳等。研究表明,其不僅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樹立了各校的體育活動特色,打造校園品牌,標新立異。雖然在實施過程中受到場地器材和氣候環境的制約,但其組織內容和形式,得到了家長的廣泛認可,集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娛樂功能和實用功能為一體。
2.校本體育競賽
經調查吉林省各小學的開展主要以趣味田徑運動會和各種項目比賽為主要形式。趣味田徑運動會由田賽項目和趣味項目組成。由于田徑運動項目技術性強,強調競技,缺乏娛樂性,大大降低了學生參加的積極性,因此在比賽中各學校增添了許多以“趣味”和“團隊”為主題的比賽內容。其比賽內容兼具創新性、樂趣性、參與性、可控性于一體,且參與門檻低、氣氛狀態活躍,如:低年級的羊角球接力、騎毛毛蟲、地擲球、海底傳月等。比賽過程需要學生之間默契配合,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團結互助和熱愛集體的精神,具有極高的德育價值。一般以班級為單位,由班主任自行安排時間帶領孩子進行練習,然后參加學校比賽。通過比賽既可以促進陽光體育的開展,也可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樹立終身體育觀。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研究結果顯示吉林省各小學均根據陽光體育的要求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并不斷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其教學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并能有效運用網絡技術,如微信群信息、朋友圈、公眾賬號等途徑向家長有效傳遞學生的學習及參與狀況。
(二)建議
增加經費投入,擴建和改善體育場館的設施,增加現代化設備并進行有效管理。開展體育文化節和陽光體育活動月,錄制“金課”并擴大宣傳,以豐富的體育活動內容樹立學校品牌。使學生和家長認識到陽光體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促進陽光體育制度化、規范化、日常化的發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拓展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豐富教師理論知識,擴大師資力量,引入教師競爭機制,充分調動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做好體育運動的領路人。加強安全防范工作,制定相應的安全預防措施和預案,鼓勵和宣傳學生購買意外保險,確保每一位同學的安全,保障體育課程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王春洪.基于陽光體育背景的小學體育教育改革探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01):70-71.
[2]王海霞.陽光體育背景下小學體育教育改革的策略[J].學周刊,2019(03):145-146.
[3]李大林.陽光體育背景下小學體育游戲開設效果的實驗研究[D].吉林體育學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