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銳
關鍵詞:激勵教育;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運用;思考
激勵教育其核心,就是利用激勵和鼓舞的方法,來喚醒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和激情,從而促使學生的體育成績提高,自身的體質也得到改善。所以,教師現在要做的,不僅僅是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除了有示范性和指導性,還應該在恰當的時候對學生進行贊揚,同時對于學生的缺點需要給予一定的寬容,實現教學的感化,使得學生能夠更快樂、更和諧和更主動的去學習。而高職體育教學中運用激勵教育,能夠使得學生的體育興趣替身,培養身體素質的意識加強,對體育教學有著切實的推進作用。
一、高職院校其本身的特殊性質
在我國,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對象和目標是以技術和技能為主,從而導致高職院校與教學上存在著一些不一樣的地方。高職院校在設立專業以及搞科學建設,都是為了能夠直接的滿足社會各行各業的要求,主要是培養應用型的人才。而一個高素質的畢業人才,需要有更好的體能和體質來滿足工作的創新,從而能夠將自身的技術和技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所以,高職院校對于學生的體能和體質有著比較高的要求水準[1]。
二、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現階段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面對學習上,有著較大的學習壓力,比如技能和技術的學習和各種專業技能資格證獲取,以及畢業之后面臨的就業壓力,這些方面壓在學生上面,導致學生會在一定程度上的將體育教學進行忽略。而且和其它專業知識和專業學科相比,體育教學處在比較弱勢的位置,在面對體育教學時,不管是學校還是其它專業的老師,多少都會帶著一些“有色眼鏡”來看待體育教學。而且在這個基礎上,高職院校經常不會重視體育教學,導致在很多時候,體育課程會被其它學科個擠壓霸占,甚至有時都不會進行幾次體育學習,而是讓學生將精力和時間放在專業技能水平的提高上。并且,高職院校對于體育教學沒有進行發展和改革,依舊處于陳舊的教學模式上,很難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毫無特色的學習模式,無法培養出學生持續的學習動力。
三、高職體育教學中運用激勵教學的積極作用
(一)培養學生的學生興趣
在高職院校體育教育中,如果能應用激勵教學作為基礎理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會對學生的優點進行進一步的發掘,同時,對于學生的進步也會進行鼓勵和表演,學生在學習成長途中,被教師的欣賞和鼓舞包容,就會使得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的具體做法有以下幾點:首先,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身體素質,來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并且依據學生的身體特征來開展不同的體育類型,從而激起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其次,在教師教學中,難免會遇到學生對于體育學習或者身體鍛煉沒有太多興致,但仍然有著自己比較喜歡體育項目,教師可以抓住這些契機,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學,來加深學生對該體育項目的興趣。
(二)能夠發掘學生的體育特長
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長,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個就是學生個人的幾個體育項目相比較下,發現其中自己比較擅長的幾個項目,教師用欣賞的目光對其進行引導,對學生的體育特長項目進行全面性的評估,以此為基礎來喂學生制定一個有個性的加強方案或者規劃,促使學生的體育特長項目能夠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為其培養出體育學習意識和習慣。第二個就是學生在于其他人比較下,發現自己某個體育項目優異于其他人,教師應該在學生的體育要素上進行發現和挖掘,例如速度、力量、耐力等,以此為契機來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訓練,促使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有著卓越的提高。
四、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對于激勵教育的展開方式和途徑
(一)對于學生的優點進行深入培養
一般來說,每個學生都會有著自己各自的優點,如上文所說,這些優點可以是自己的相對優點,也可以是和他人相比之下的優點。對于學生有運動特長這一塊的優點,教師可以利用相關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對學生進行此項特長的提升和培育,使得學生能夠把自身擅長的體育項目進行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師以此為基礎對學生給予一定的支持,使得學生能夠持續的發展。再者,對于學生有明確體育項目興趣的優點,教師可以直接抓住這一點來對學生進行專項的教學,將學生的興趣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積極富有激情的來對訓練和學習賦予實際行動。
(二)對于學生的缺點進行完善改進
現如今,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在體質上處于逐漸弱化,導致這個原因的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學生的優點沒有得到良好的發展,第二個就是學生的缺點過于放縱,所以,教師面對學生的缺點,應該以包容的心態對其進行改善和引導。例如,在學生對體育有著抵觸心理,沉迷于網絡平臺和各種電子產品,教師可以將網絡中的一些東西將其進行引用體育教學中來,促使學生把對網絡產品的注意力分散到體育學生中來,從而逐漸消除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抵觸。如此進行缺點包容,是能夠讓學生對自己的缺點進行改進的有效教育方式[2]。
五、結束語
激勵教育在高職院校的實際應用,最核心的組成部分就是教師。因此教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來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實施激勵教育,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并以此來促進學生的體質體能的加強。
參考文獻:
[1]王瑾.激勵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智庫時代,2019(26):214+216.
[2]陳峰,李玉斌,范文婷.我國高職體育教學模式研究述評[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3):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