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天浩
摘 要:高中階段是每一個高中生邁向大學的最后一個臺階,是學習成長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高中生地理素養的全面培養和提升也是升學過程的重要一步。但是,目前許多高中生對于地理知識的掌握不夠扎實,對于地理思維的樹立不夠完善,導致高中生地理素質的培養不夠樂觀,本文針對高中生地理素養培養的現狀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幾點建設性提升策略,以求提升高中生的地理綜合素養。
關鍵詞:高中生地理;素養培養;當前現狀;提升策略
引言:當代教育背景下,對于高中生地理素養的培養成為了高中生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高中生高中三年學習生涯的協調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加強高中生地理素養的培養是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必然趨勢。但是由于地理知識的多樣性和邏輯性,很多高中生對于地理的理解都停留在表面,對地理知識的掌握不夠扎實,如果沒有地理的理論知識作為基礎,對于高中生地理素養的培養陷入了困境和停滯。要想培養高中生的地理素養,要將學生放在提升策略的主體位置,從高中生實際情況和心理狀態出發,制定合理科學、可行性強的方式策略。
一、當代對于高中生地理素養培養的現狀
(一)師生對于地理素養培養的重視程度不高
當前實際情況是,在高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師生對于地理的重要性都認識不到位,致使地理課有時會被挪為他用,在師生眼中被當做“副科”,要為“主科”做出退讓。其實,在現代化的教育背景下,并沒有絕對的主科和副科,而是應該注重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就是因為師生對地理沒有進行正確的認識,從而地理這門學科的地位比較低下,地理教學質量得不到提升,更別提對地理素養的培養,根本得不到滿足。另一方面,就算地理課沒有被挪為他用,可是教學方式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地理本就是一門較難的學科,課堂氛圍如果再死氣沉沉,那么學生就很容易在課堂上進入“昏睡”狀態,從而達不到滿意的課堂效果,無法為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提供有力保障。
(二)對于地理素養綜合能力的培養投入力度不夠
促進地理綜合思考能力和思維是學習地理知識,培養地理素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是高中生在學習地理、認識地理的過程中不能忽視的一個環節,通過對高中生地理思維和素養的調查,當代高中生在學校教育及自我實踐的引導下,具有一定的地理思考總結能力,具備一定的地理綜合思維素養,但是仍存在片面化的一些看法,仍舊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和地理素養,促進學生更深入地學習地理知識、了解地理內涵,提升地理素養。多方位的對地理進行了解也有利于高中生更容易地學習地理這門偏理性思維的學科,為以后地理的研究打下基礎。
二、針對當代高中生地理素養培養的提升策略
(一)將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兼顧
首先,在學習自然地理的過程中,要自主進行課外生活實踐,在生活中開展對地形地貌、天氣氣候、水文土壤、資源環境的調查和研究,在生活中提高高中生對于地理的理解能力,從而發現地理與生活密不可分的聯系。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頭腦內的思維聯想,培養創新思維。學生要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模擬實踐,在動手實踐中加強對自然地理的理解,要從心底里去接受地理,培養興趣,才能學好地理知識,培養地理素養。
其次,人文地理也是高中地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社會不斷地發展變化,導致人文地理的知識點變化也很快,考試的考點和題目也總是創新變化,是高中生在高中地理學習過程中的難點。所謂人文地理主要是對學生人文地理素養和人文精神的培養,所以一定要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以人為本,引導學生從“人”的角度出發,學會明辨事物,處理事情。高中生要走出課堂,走入生活,體驗生活,才能提升學生對人文地理知識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并且跟上人文地理知識前進的步伐。
(二)高中生要加強主動合作的意識,在討論中提升地理素養
高中生在地理知識的學習及地理素養培養的過程中,應走出自己的小世界,與同學之間建立一個小集體,大家在一起交流和探討時,在完成自己任務的同時,也要相互合作和溝通,共同完成一個任務,共同進行知識的學習,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這樣既能提升自己的地理思維能力,對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多參與集體活動,多與同學進行交流溝通,有利于促進大家統共進步,共同打造一個良好積極正能量的學習環境,在這樣一個積極正能量的課堂氛圍和學習氛圍下,會吸引更多的同學自主地對地理進行研究,習慣是互相感染的,好習慣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這樣對地理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升也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值得教師和學生在地理教學和學習的過程中去應用和深思。
(三)注重生活中的實踐,將生活實踐與地理學習相結合
高中生對于地理素養的培養提升,一定要培養高中生的地理實踐能力,積累生活中大量的經驗,第一步必須要走出去,走出去對生活進行觀察、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觀點的感悟,這樣做不僅能增加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體驗,也能加深學生對地理的了解,從而更加喜愛去學習地理,從內心里接納地理,產生學習興趣和研究熱情。比如:在學習“水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這一知識點時,學生就可以自覺地走入生活,擔任自己家庭的用水調查員,去了解調查自己家的用水情況,并向家長說明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節水計劃,列出條例懸掛在家里,讓一家人時刻都能注意用水節約,不浪費一滴水,保護水資源。只有自己親自去嘗試了,去實施了,才能深入理解書本上的知識,到底想要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最后再結合老師的引導,我們就會逐漸形成地理自我學習的意識,通過自我學習的方法促進學生地理素養的培養和提升。
結束語:當代高中生地理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已經成為地理教育的重點內容,并且被廣大師生、家長們所關注,但是當前高中生對于地理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也大多不高,對地理素養提升的重視程度也不夠。因此,針對當前高中生地理素養的培養和提升的現狀和問題,必須要提出建設性的策略并開始實施。必須要將學生放在地理知識教學和地理素養培養的主要位置,讓學生從內心認識到地理素養培養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從自身出發,結合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和課外生活實踐,在其中發現地理的奧妙,培養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從而提升地理素養,在學習地理、提升地理素養的道路上穩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