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啟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和推進,小學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高效課堂的建構,以便借助有效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活起來”,氣氛處于高漲狀態,便于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情景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入駐,能夠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在具體的環境中解決相應的語文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找到學習語文的自信心,豐富學生的內在情感體驗,以便促使學生身心都得到有效發展。本文基于筆者多年教學經驗,就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情境教學 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1-0161-01
1.借多媒體之勢,引學生入情景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教學越來越重視信息化技術的融合,多媒體時代的來臨,給小學語文帶來了新的生機、新的活力,不僅能夠給學生打造“聲音炫彩”的世界,還能給學生提供一場“視覺盛宴”,創設出形象具體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其中感受到語文動態的美感,并受到其感染力的影響,帶著強烈地興趣進入到語文學習活動中來,和文字“共舞”,形成教師、學生、教材等之間的有效互動,促使學生積極探尋文學之路,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文學水平。在新課改中明確指出,教學要做到“以生為主”,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鼓勵學生勤于動手,以便學生在此過程中學會收集、處理學習信息和知識,提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相應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和語文學習水平,以更好地發揮多媒體聲文并茂、圖文共存的優勢,創設出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有時間、有空間在情境之中進行獨立學習、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成為自己“踮腳摘果實的人”,讓學生養成樂于學習、勤于動手、積極參與的好習慣,為教師提升教學效率提供保障。
比如,在教學《觀潮》一課時,由于許多學生根本沒有來過錢塘江觀過潮,甚至是沒有去過海邊,其無法親眼目睹這樣胸圍壯麗的大潮之景觀。學生對于沒有見過的事物,有無類似的經歷可以借鑒,不僅給理解文章帶來障礙,也阻礙了學生想象力的發展。為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文章內容,給予學生欣賞波瀾壯闊、雄偉壯麗之大潮景色的機會,幫助學生理清文章思路,體會作者的情感,筆者借助多媒體播放有關“海寧觀潮”的一些片段,按本文潮來之時,切入場景,吸引學生進入情景之中,感受“潮起”的精彩:開始還是風平浪靜到有聲無“形”,隨后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一條白線”;“漸近,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白浪翻滾,如同一道城墻”;更近,猶如“戰馬飛奔,坦克轟鳴”……畫面定格,讓學生對大潮由遠及近的推進變化、發展有一個連貫、完整的印象,讓學生從聲音、形狀、顏色三方面直觀欣賞這天下奇觀——錢塘江大潮,并受其感染,真正達到“賞作者之所賞,感作者之所感,悟作者之所悟”,加深學生的感受,體會作者贊美“天下奇觀”的思想感情,便于學生更好地把握住文章。
2.利用角色扮演,促情境再現
角色扮演是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利器,符合當下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借助一定的方式幫助學生塑造出真實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之中通過人物的語言、神情、內心活動等來仔細揣摩人物,體會所扮演角色當時的心境,提升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感悟能力。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了不少有關以人物描寫的作品,如,《賣火柴的小女孩》《凡卡》《我最好的老師》《頂碗少年》《少年閏土》《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狼牙山五壯士》等等,這其中涉及到了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在此過程中,需要教師用心去抓住其中的關鍵,引導學生把握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在此情況下,筆者為學生創設相關情境,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以充分再現人物當時,讓學生有機會近距離去觀察作者筆下的人物,深入其內心,發揮學生自身的表演能力,靈活再現人物,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教學也就達到了另外一種境界——寓教于樂。
拿《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來講,這是十九世紀丹麥著名作家安徒生寫過的眾多童話中最為感人的一篇。為讓學生感悟小女孩的悲慘命運,筆者組織學生進行了一場角色扮演的活動,讓學生通過揣摩文章中的句子,從小女孩五次擦然火柴中,尋找光亮所看到的種種幻想,感受小女孩的可憐與悲慘,值得一提的是,所扮演小女孩兒的學生,為更加真實的反映小女孩的困頓、饑餓等悲慘遭遇,提前幾天縮減食量,在表演當天,將小女孩的悲慘命運展現的淋漓盡致,讓我們看到一個命運悲慘、渴望奶奶的愛的小女孩,給我們展現出一個資本主義社會里貧苦兒童悲慘生活,激起了其他學生對弱勢群體的同情,讓其他學生也學會了關愛他人。
以上是筆者的粗鄙建議,旨在拋磚引玉,望廣大教育工作者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孫鴻梅.小學語文情景教學的有效嘗試[J].新課程(小學),2016(03)
[2]史秀蘭.創設情境教“活”語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