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淑娟
摘 要:文章主要是以典型案例的調查分析來告訴我們由于父母雙方在家庭教育中所表現的不同意見而引發的家庭教育沖突問題。根據案例的調查分析看到我國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沖突的真實存在以及存在的沖突給兒童的家庭教育帶來很大的弊端。
關鍵詞:家庭教育 觀點不一致 沖突 兒童發展
一、我國當代家庭教育存在哪些沖突
(一)父母間家庭教育分歧產生的沖突
我國家庭教育中,由于夫妻雙方皆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比如性格不同,脾氣不同,教育觀念不同,教育方法不同,價值觀和生活觀不同等。必然導致在教育孩子時有分歧,這些分歧是正?,F象,也是新舊家庭教育觀念在更替過程中不可回避的現實。
(二)祖輩與父輩間家庭教育的沖突
我國的很多家庭都是父輩與祖輩或者幾代同堂在一起生活的,在我國的農村這種現象就更多了,從我國老舍的《四世同堂》就可見一斑了。那么像這樣幾個長輩圍繞一個孩子轉,這些教育者由于年齡、職業、文化水平和經驗的不同,必然會持有不同的教育態度,往往會為了孩子“上不上興趣班”、“如何交往”、“這樣認識自己”等問題爭論不休。
二、家庭教育沖突在兒童成長發展過程中的體現
關于家庭教育沖突在兒童成長發展過程中的體現,我做了幾個典型兒童的調查,現在就以其中我表弟的案例來與大家交流。我通過觀察案例中的父親和母親對待兒童的教育方法、教育內容、教育手段等等家庭教育中出現的矛盾,來考察父親與母親在兒童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主要沖突,包括對待兒童的習慣培養、早期智力開發與知識教育、社會交往等方面的沖突,逐一通過真實的事件將其展現。
三、案例
(一)研究對象的選擇
我選擇的是我的姑父姑姑家,這樣不僅對他們的家庭教育沖突了解比較透徹,而且在最后調解其家庭教育中發生的沖突使其合力對兒童的教育時也比較方便,更重要的是我在觀察他們對兒童的家庭教育時他們也不會覺得我是在調查研究而感到拘謹導致對兒童的家庭教育有所改變。這是一個三口之家(當代中國典型的組合)。
(二)案例的敘述
(1)洗手習慣——“飯前便后要洗手”與“哪來那么多規矩”
4歲的毛毛常常在爸爸媽媽對待毛毛飯前便后是否呀洗手時總是茫然不知所措,最后決定以無所謂的態度我行我素。媽媽認為不洗手就吃東西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細菌和疾病,但是爸爸卻說:“男子漢大丈夫就要不拘小節,哪來那么多規矩?”媽媽也不退讓:“毛毛現在是男子漢嗎?你以為小孩子的抵抗力和你一樣好嗎?到時候毛毛吃壞了肚子不還是要打針吃藥嗎?”就在爸爸媽媽爭論的空子,毛毛已經吃了好幾根薯條了。
(2)智力開發——“學前教育”與“孩子還小”
毛毛的媽媽給毛毛報了個學前幼兒園,但由于毛毛貪玩哭著喊著不去。爸爸知道后心疼孩子于是堅決持反對意見:“孩子還小,在幼兒園能學到什么呀,我都去看了,都是老師帶著孩子做游戲。”媽媽還是堅持己見:“也許是老師帶著孩子玩,但是總不能讓孩子一直在家等著去上小學吧,我們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啊。”爸爸又說了:“孩子不想去你就別逼他,我就不相信不上幼兒園我們的孩子就比別人的差了?”媽媽無可奈何地說:“哪家孩子不在幼兒園上學了,剛開始幾天總會有點不習慣,慢慢來就好了呀。”爸爸下決定道:“長大了再講,小孩子太小了,又不懂什么,長大一點懂事一點再送去念也不遲啊?!眿寢屩缓谜f:“小孩子從小管好了,長大了才好帶,從小基礎打好了,以后就不用那么費勁了?!?/p>
(3)社會交往——“要懂禮貌”與“打他打他”
一天下午,毛毛一家都在爸爸的油漆店里看電視,爸爸的一個朋友來玩了,媽媽馬上起身倒茶喝。爸爸的朋友看毛毛好玩,就假裝和他搶電視看,爸爸則在一旁湊熱鬧道:“打他打他?!眿寢岏R上糾正毛毛:“小孩子要有禮貌,把遙控器讓給叔叔?!泵恢涝撀犝l的,但看得出來他和爸爸朋友玩的很開心,于是一個下午他們幾個都扭成一團。
晚上回到家爸爸和媽媽又因為這件事情鬧開了。爸爸說:“每次人家和孩子玩的挺開心的,你就在旁邊羅里吧嗦?!眿寢寙柕溃骸拔以趺戳_里吧嗦了?”爸爸:“今天還不是的,我朋友和毛毛開玩笑呢,我們一起玩怎么了?”媽媽說:“玩是好啊,關鍵是你干嘛教毛毛打人啊?”爸爸說:“我那是教他打人嗎?我不是玩呢嗎?”媽媽不知道該怎么和毛毛他爸說清楚孩子小時候與人交往的行為會一直影響他一生。
四、分析
(一)沖突產生的原因分析
毛毛的父親母親之所以在教育毛毛的問題上出現沖突,我想首先是因為兩人的性格原因,由于毛毛他爸大男子主義傾向嚴重,在性格上不是很喜歡與人溝通;而毛毛他媽則外向但又偏激,喜歡追求完美,所以在對待子女的教育上也會帶上個人情感。
(二)沖突對兒童的影響分析
(1)影響兒童交友,看待世界的觀點
錢文說:“這可能是因為年齡越小,孩子的社會性發展的指標更依賴生理與認知的成熟年齡越大,后天教育和培養的,能力就越來越多。如需要自己整理玩具、遵守時間,家長如果不重視培養,那得分自然降低?!盵1]案例中的毛毛爸爸在對其社會交往時卻忽略了這點,當時可能沒有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可能會給孩子的教育造成負面的影響。
(2)影響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
當毛毛的父母因為在教育毛毛的時候觀點不同而發生的爭執,讓毛毛看到家庭沖突的存在和爭論的場景都可能會影響毛毛的心理健康,因為未成年人特別是兒童的心理都不夠成熟,當父母起沖突的時候如果兒童也在場那么對他們的心理很定會或多或少地造成影響。
(3)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發展
研究表明,那些父母關系不和諧和離婚家庭的兒童比來自和諧家庭和完整家庭的兒童表現出更嚴重的身體癥狀(如反常的疼痛、反胃、頭疼等)??梢?,婚姻結構與和諧度可以預測孩子的身體健康。父母之間的沖突如何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呢?
五、減少父母家庭教育沖突的建議
(一)交流與溝通
父母之間也需要學會溝通,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然后再做出讓大家都能接受的決定。案例中的爸爸媽媽很明顯就是沒有良好的溝通,每次的談話都是無疾而終的結果,不僅破壞了家庭的和諧更重要的是將會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
(二)理解與接受
其實矛盾與沖突在很多時候都是可以避免的,因為兩人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都是給孩子的愛,都是希望孩子能夠過得好,但在處理問題時都因為堅持己見而發生沖突,如果父母雙方在處理毛毛教育的問題上多一點理解與接受那么我想事情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三)合作教育
父母雙方合作教育就要求父母認真地回顧一下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為有沒有不妥之處,謙虛的態度和必要的學習態度是不可少的。教育孩子,力量只能合不能分,那么合在什么地方?應該合在正確的教育思想與教育方法上。
結語
現在的父母已經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了,但他們總是會忽略自己言傳身教的作用,認為愛孩子就是給孩子更好的愛。在家庭教育中,他們不知道自己犯了錯誤或者正在犯錯誤,當家庭教育中真正出現沖突的時候他們到底該如何正確地處理呢?希望我的這篇文章能夠引起正處在家庭教育發生沖突中的家長一點點反省與啟示。
參考文獻:
[1]繆建東.家庭教育社會學[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胡國樞.中華本土教育家陶行知[M].杭州出版社出版,2009.
[3]淺論陶行知的教育觀[N].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