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
摘 要:美術是美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而中職學生的身心正處于快速發(fā)展的階段,所以在中職美術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進行適當的引導,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作用,切實整合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合理構建智慧課堂,讓中職學生能夠有更好的課堂體驗。本文通過具體論述中職美術教學中構建智慧課堂的途徑,讓中職學生能夠翱翔于智慧課堂中。
關鍵詞:中職美術;智慧課堂;構建途徑
智慧課堂構建理念是現(xiàn)代信息化技術發(fā)展到相對成熟階段的重要產物。在中職美術教學過程中構建智慧課堂,應該緊密結合智慧教學理念,讓整個中職美術課堂的教學過程真正實現(xiàn)數字化和多元化,豐富中職美術課堂的教學資源,著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大限度提升中職美術課程的教學實效性[1]。
一、借助網絡與多媒體,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興趣點
圖像是人類傳播信息與交流信息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在整個社會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尤其是在現(xiàn)代網絡與多媒體技術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賦予了教學新的生命力。圖像的應用與美術教學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而圖像識別是中職美術學科素養(yǎ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涉及到美術作品、圖形、影像和其他視覺符號的觀看、識別和解讀。因此,在中職美術教學中構建智慧課堂時,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審美體驗,充分利用網絡與多媒體來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興趣點,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的熱愛之情,從而為中職美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同一幅畫》的內容時,老師可引導學生共同賞析梵高的《星空》。首先,老師可引導學生深入賞析這幅美術作品的質量。然后,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積極思考這幅美術作品中所含有的星、色、材質等多元造型要素,深入分析作品中形與色各個要素的意義。這樣在中職美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讓老師的講與學生的學真正形成互動,讓整個中職美術課堂教學能夠豐滿起來[2]。其次,基于中職學生對這幅美術作品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靈活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動態(tài)屏幕功能,讓美術作品中藍色漩渦的星空變得旋轉起來,讓紅色火焰般的柏樹變得更加的彎曲、粗壯。同時,學生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觸摸屏,自己畫一個小小的窗戶,讓學生能夠靜靜的感受畫中畫的情感,真正實現(xiàn)內心對生活、生命的渴望之情。這樣在整個中職美術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講與學生學的互動能夠加深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深層次識讀,促使學生真正感受到美術的樂趣。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情境,促使學生接受美術教育
盧梭曾經說過:“教學問題不在于教學生各類知識,而主要在于培養(yǎng)他對學問的興趣,而為了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便需要教會學生研究知識的方法”。在中職美術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最大限度提升中職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便需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情境,讓學生主動投入到情與境中。通常在中職美術課堂的教學時間和空間的組織形式上,通過充分利用視頻和5D模擬場景,能夠給中職美術課堂的教學帶來新的生命力,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更加主動的探究美術知識。例如,在學習《恐龍世界》這節(jié)內容的時候,老師可充分利用5D視覺模擬相關的美術場景,讓學生能夠快速的融入到恐龍時代中,這樣學生不管是在視覺上,還是在感知體驗方面,都能夠真正的獲得恐龍生活時代的情況。尤其是郁郁蔥蔥的森林,一只龐然大物突然出現(xiàn),它的腳步聲震耳欲聾,讓各種鳥類在看到的時候都感到非常的震驚。尤其是當冷颼颼的氣流突然從人的背后中傳入到人的耳朵中時,一只龐然大物便會將其看成是獵物。因此,通過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化技術,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準確抓住恐龍與周圍環(huán)境融合的情況,以及恐龍的表情,從而在良好的情境中創(chuàng)作出《恐龍世界》,這樣能夠切實增強中職學生的情境體驗,誘發(fā)中職學生對美術知識點探究的興趣,從而有效提升中職美術課堂的教學水平[3]。
三、打造趣味數據體驗,突破學生的創(chuàng)作局限
在當前大數據時代發(fā)展的背景下,老師應該緊密結合中職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深入分析中職美術課程的教學內容,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趣味性美術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有一個趣味數據體驗經歷,促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發(fā)展。通常趣味數據體驗教學能夠將美術課程的概念知識具體化,讓中職學生對美術知識點的認知與情感能夠真正的統(tǒng)籌起來,促使中職學生的想象思維和形象思維能夠真正的統(tǒng)一起來,逐步變說教為體驗,促使中職學生的審美能力能夠真正得到發(fā)展,逐步突破中職學生的美術創(chuàng)作局限性,以便能夠真正達到中職美術智慧課堂構建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飛天暢想》這節(jié)內容的時候,由于大部分中職學生已經對飛機的造型結構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只是單純的讓中職學生將其畫出來,則只是一次臨摹作品的經歷。然而,通過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合理的將充滿趣味性的太空探險和未來世界的靜態(tài)、動態(tài)資料直觀的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這樣學生與學生便能夠在精神上感受一次太空之旅。同時,當中職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進行美術作品創(chuàng)作時,所呈現(xiàn)出的作品就是未來世界的重要寶庫,從而充分利用形形色色的飛行物和具有較強功能的太空站,逐步構建起《飛天暢想》的藍圖。
總之,楊振寧博士曾經提到:興趣是通往成功的秘訣,但要激發(fā)興趣則需一定的技術與條件。誠然,基于如今這種大數據時代,已然不乏大量優(yōu)質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因此,對當代教師而言,該如何對這些教育資源予以合理化的運用方式最大的考驗。至于該如何在實際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則除了要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美術學習形式外,尚要將美育融入其中,以此方有助于促進激發(fā)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目的的順利達成。
參考文獻
[1]譚仔群.中職學校“智慧課堂”構建與應用的研究實踐——以《計算機應用基礎》為例[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420(02):250-251.
[2]梁秀鳳,趙國軍,張寶海,et al.信息化背景下中職智慧課堂教學構建模式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
[3]郭靖.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赤子(上中旬),2015(1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