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麗婷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教師教學方法及理念要及時更新。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開展創新教學模式。初中生物在教學中,要將生活與課堂相聯系。不斷探索科學有效的生物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把握好教材的同時,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總結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本文從初中生物教育教學方式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方法;生活化
隨著教育的改革,新課程要求課堂的教育教學要著重將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學習課堂聯系起來。生物與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同時,要想實現高效教學,這要求生物教師要拓展多種生物教學方法。將生物課堂與實際生活想結合,大膽創新,結合傳統教學模式,探究其中的優劣勢,以實際教學經驗,探索符合當下教育模式的高效教育方法。通過多種教學方法,豐富初中生物課堂。以實用化、生活化的生物教學知識,讓生活走進課堂,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和問題探究欲望。
一、以教材為中心,結合實際生活探究問題
初中生物教學研究要緊緊圍繞生物教材,深挖教材的內容與拓展內容,熟練掌握教材。同時要注重抓住教材的重點與難點,有效合理的設置課堂問題,引導突破教材的重難點。同時適時、適度的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弄清問題的原理和規律,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實際生活與生物的關系。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和生產的例子,來設計問題,并結合知識理論引導學生思考并解答疑問,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二、做好生物教學課堂準備工作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生物教師在上課之前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包括準備好試驗用品和材料,以保證教學活動的正常運行。對有效性課堂教學方法來進行探索,及時做出調整,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同時,教師要科學合理地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吸收各自優勢,在充分了解教材的基礎上做到全面地了解學生。生物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擴展知識面,深入了解生物知識,有了深厚的知識底蘊才能更好地把握課堂節奏。
三、將課堂生活化,引導學生關注生活
生物學所涉及的內容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生態環境等密切相關,是一門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具有密切關聯的學科。因此,要想做好初中生物教學,我們就要善于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實 際生活關聯起來,架起溝通學生生活與知識的橋梁,使學生認識到生物學知識對于他們生活的巨大作用,并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從而提升生物課堂的而教學效率。
初中生正處于人生學習與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好動,對于新鮮事物充滿著好奇心,喜歡對于新知識的探索,不易滿足。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符合初中生心理發展特點與學習興趣,能夠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同時,學生進入初中以后,學生在學習方面的主動性和獨立性都會逐漸增強,生活化的教學便是在尊 重學生這種發展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生物學習能力的提升,并通過實際的生活體驗促進學生認知的發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四、開展高效初中生物教學方法
1、組建學習小組
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參加小組活動,可以讓學生參與課前準備活動,如搜集教學活動所學的圖片資料、視頻資料,以及實驗所需的簡單器材等。在搜集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會進行及時的交流與溝通,逐漸培養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和責任意識,也促使他們的思維更加集中,專注力更強。教師要以小組為單位,組織他們多動手做生物實驗。在做生物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提醒學生在實驗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如分工問題、思考方向問題,以及注意事項等。此外,教師要通過小組合作這種方式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為以后教學活動的開展做好鋪墊,也為高效教學做好基本功。
2、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激發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具有傳統教學所不具備的形象、生動等特點,它可以通過圖片、視頻、聲音等向學生展示一些他們所感興趣的生活素材,從視覺、聽覺等方面對學生形成感官刺激,將抽象的生物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動態化,便于學生理解并掌握。在教學“開花與 結果”的內容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演示各種植物從含苞待放到盛開的動態過程,使學生在欣賞美麗花朵的同時感受到它們盛開的神奇。在學生沉醉于美麗的花海之中時,向學生提問:“為什么花最后都會盛開? ”如此,極大的調動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探究實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充分發揮教師在探究性實驗中的指導作用。探究性實驗 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但教師的指導作用不可忽視。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參加小組活動,可以讓學生參與課前準備活動,如搜集教學活動所學的圖片資料、視頻資料,以及實驗所需的簡單器材等。在搜集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會進行及時的交流與溝通,逐漸培養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和責任意識,也促使他們的思維更加集中,專注力更強。
4、注重學生理性思維的養成
生物課本上的知識很多都是需要初中生記憶的,而這些晦澀難懂的知識,他們總是不能很好地進行記憶,這是因為他們的理性思維還沒有養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以提問的方式對初中生進行理性思維的培養,還可以為他們進行一個框架的梳理。比如:在進行“激素調節”這一內容的教學時,講述了人體激素方面的知識,還有內分泌腺的關系。這些都是難以被記憶的知識點。這時教師就可以以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思考。比如可以問:“內分泌腺的導管怎么消失了?”“甲狀腺在人體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知識的記憶,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
五、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課堂有效的教育教學離不開教師的創新思維教學理念。不要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運用現代信息化技術,豐富教學模式。將生活與課堂相聯系,知識來源于生活,與生活息息相關。通過活躍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主動學習代替被動學生,讓學生多層次的學習理解初中生物知識。以有效的初中生物教學模式來提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惠琴.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江南大學,2013.
[2]雷佩紅.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學探索與實踐[D].湖南師范大學,2013.
[3]王婷.初中生物重要概念的深度學習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4]王曉蕾.新課標下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學應用的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5]程雅楠.初中生物核心素養理論構建[D].南京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