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秋娟
◆摘? 要:語文在小學教育中作為必修課程出現,是一門較為重要的課程,其中包括對學生認字、說話、聽寫、閱讀各個方面能力的培養都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本文以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加以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閱讀興趣;培養
各行各業為應對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都提出了相應的新標準和新要求。在當今一成不變略顯死板的教育體系中更應該有更多的創新理念,為我國現代教育輸送更多的新鮮血液,也只有創新才能讓教育領域迸發出新活力,從而擺脫所謂的死腦筋、填鴨式教育模式。而小學語文中的閱讀能力相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必備的個人素質。因此如何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相關的閱讀技能甚至是產生學習的興趣進而主動學習,這就需要更新現有的閱讀寫作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優秀而又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和老師來說都應該是在課堂中享受這一教學模式帶來的快樂,而非填鴨式的呆板和抗拒。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傳統模式的根深蒂固,導致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夠關注,重點體現在這幾個方面:
其一,局限性,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不能僅靠書本的現有的知識,教師需要善于引導學生從各個方面獲取知識,但由于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一部分小學教師授課只會從課本內容進行授課,導致學生知識獲取的不夠全面,不能有效的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其二,教師對語文閱讀的忽視,在以往的教師授課中,教師的著重點在于表面的字詞認識與背誦詩詞課文,對于閱讀這塊沒有主動培養,這也導致了學生對閱讀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的缺失。
其三,學生作為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往往被忽視,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占領著主要作用,在教學中,教師對于一篇文章進行反復的學習、分析,課堂上處于教師一直在講,而學生半點沒有參與進來的狀態,這樣也就導致了學生學習時間的減少,忽略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中心,長時間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會對閱讀產生抗拒心理,對于閱讀教學的培養是不利的。
其四,如今學生的課余生活全部被電子產品占據,電視、手機、電腦等等,電子產品的誘惑力使學生對閱讀更加沒有興趣。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于閱讀這塊要求高年級小學生的閱讀量在40萬字左右。根據調查發現,僅僅只有一小部分學生做到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課外閱讀,但是在這一部分中也大多閱讀的是書本知識,對課外書籍的涉獵非常之少,由此可見,如何有效的培養學生閱讀的方法迫在眉睫。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具體策略
1.舒適的學習氣氛有助于培養閱讀興趣
在學習中,舒適的教學氛圍有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所存在的問題應當引起重視,加以改進。小學生在當前年齡段處于一種對事物好奇,較為感性的階段,所以在學生和生活上,對于感情有著很感性的認知。因此,在教學中,打造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尤為重要。
例如:學習《清平樂·六盤山》這首詩詞時,運用多媒體展示毛主席帶領紅軍長征時的場景,使學生體會到長征時的艱難,感受革命戰士不退縮,堅持革命信念,加入感情朗誦詩詞,抒發自己的感觸,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直接的讓學生對其內容有所了解,還能使課堂氛圍變得生動有趣,同時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也有所幫助,進而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認知。詩詞閱讀時,需要告訴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出優美突出的語句,對其提出疑問,帶著這些問題去朗誦詩詞,這樣才能達到認真閱讀的效果。
2.學習興趣的激發有助于培養閱讀興趣
對于學習來說興趣是首位,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想學的興趣,自然會有求知欲。目前來看,學生并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只能挖掘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引導其長時間的進行閱讀。只要養成了閱讀興趣,學生就可能產生主觀意識,會自覺主動的去閱讀。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小學生年齡較小,基礎知識掌握的不多,對于外界事物的認知不全面,教師在授課時,應盡可能的采用講故事的形式進行授課,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與閱讀興趣,讓學生在故事中學習。
其二,情境教學輔助,小學生思維能力比較欠缺,主要靠感性去認識世界,所以,教師在授課中盡可能的進行情境教學,渲染學生的情感,或者通過播放課程相關的圖片、場景、音樂,以此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產生對閱讀的興趣。
其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對游戲的喜歡是小孩子的天性,學校展開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活動,有效的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童話故事《灰姑娘》,小孩子都知道灰姑娘非常的可憐,教師可以以此為例在課后讓學生進行閱讀,然后比較自己與灰姑娘生活的不同,寫一遍讀后感,在班級中進行閱讀、評論,以此激發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
3.課外閱讀有助于培養閱讀興趣
課本知識與課堂教師授課時間都是有限制的,利用課外時間閱讀對學生開闊眼界也是有一定的幫助。在教室內選擇一個角落,建立“閱讀區”,每位同學把自己喜愛的書籍放入其中,與其他同學互相借鑒,這樣大家由原本只能閱讀到的一兩本書變成了許多本,也能跟同學之間相互分享。同時,教師也可以選擇在圖書館中選擇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放到閱讀區,保證學生對閱讀的需求。做到多閱讀,多思考,多摘寫的好習慣。有效提高了讀與寫的雙重能力以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
三、結束語
小學語文是一門較為重要的學科,在閱讀方面需要語文教師加以引導,全面的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我們可以從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看出語言表達能力的強弱,因此,在小學教學中,必須對學生閱讀能力加以重視,有效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創造愉悅、輕松舒適的教學環境,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杜麗媛.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8):85.
[2]田華.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