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燦美
摘 要:我國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教育的發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教育事業快速發展。但是,很多農村地區的教育遠遠落后于經濟較發達地區,教育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依然存在著并且成為了當前國家教育的重點問題。農村小學教育對于農村孩子們的教育具有基礎性、奠基性的意義,對于整體義務教育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我國又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全國人數的大多數,農村的富強繁榮之路離不開教育的發展,為農村的發展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是促進農村發展、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重中之重。因此,農村小學教育問題是值得我們去不斷深思、探索的重要問題,促進農村小學教育健康持續快速發展,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育;現存問題;策略與思考
引言:當今社會,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各行各業的高素質人才層出不窮,時代對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多的新要求,時代對青少年的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也提出了與時俱進的要求。然而,農村義務教育改革的速度卻難以真正跟上時代的步伐,農村小學教育的改變和發展依然落后于現代應有的水平,農村的孩子們在很多方面都缺乏鍛煉和教育。清晰地認識到目前農村小學教育中存在著的問題,深刻地把握和理解新時代教育的方向,積極探索在農村小學有效貫徹新課標要求的途徑,努力辦好農村小學教育,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因此,本文主要就針對農村小學教育問題進行淺析和思考。
一、當前農村小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在全國各地新課標改革和深入落實的同時,許多農村小學教育卻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農村小學教育與城市地區的小學教育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很多存在于農村小學教育體系中的問題都逐漸浮出水面并且嚴重影響著國家義務教育的整體發展。
首先,農村小學的生源流失加劇,教育呈現惡性循環趨勢。一方面,很多農民進城務工,農村小孩大多跟著父母去到了城市上學,并且由于農村教學質量遠遠落后于城市地區,很多農民也在想方設法地把自己的孩子送往城市地區的小學就讀,留在農村小學的學生越來越少。另一方面,由于農村小學的學生數量越來越少,農民們對農村小學的關注度也逐漸下降,部分教師們也越來越不重視教育的發展,對課堂教學敷衍了事。這樣一來,農村小學教育的教學質量就會越來越差,進而也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村小孩離開農村小學去往城市地區上學,以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就變得越來越困難重重。
其次,農村小學的師資力量不足,教育發展動力不足。農村地區經濟水平落后,小學沒有足夠的資金購置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甚至也沒有足夠的資金聘請專業的教師。很多農村地區的小學都只有幾位教師,一個老師教好幾門課程是常見的事,像“我的數學是我的體育老師教的”這種看似搞笑話語背后正是農村小學教育的心酸現狀。不僅教師的數量不足,而且教師的專業素質也是達不到標準的,很多農村小學的教師都是當地文化水平相對較高而又沒有固定職業的人,他們基本上都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師范培訓和教育,更談不上是高學歷的新時代教師了。像英語、音樂、美術等課程,農村小學基本上都無力開展,找不到能勝任的教師來幫助農村孩子們發展各方面的素質。
最后,農村小學教育理念落后,教育難以真正進步。很多農村地區的思想觀念還是比較封建落后的,一方面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家長和老師在對待孩子的學習時不夠上心,對學生們的學習情況不聞不問。另一方面,很多農村地區的小學教師的教學方式和理念落后,采取的是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一個勁地給學生們灌輸各種知識的舊教學方法,長期這樣,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就在小學階段就被扼殺于搖籃了。
二、提高對農村小學教育的重視程度,完善經費投入機制
農村小學的教學環境,不管是硬件設施還是軟件設施都遠遠落后于城市地區,這是導致農村小學教育落后面貌的根本原因。農村小學教育質量的劣勢是對農村小孩們的不公平教育體現,國家、政府相關部門、社會各界都應該提升對農村小學教育的重視程度,為在教育上給所有小孩提供相對較為平等的機會和條件而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國家和政府要加大對農村小學教育的資金、人才、設施支持力度,在教育資源上進行不斷地調節;社會各界人士也應該盡自己的力量為農村小學提供一些體育器材、多媒體教育設施、音樂教學設施、美術教學工具等教學資源和設備,為農村小學教育跳出單純的單一的課本教條式的教育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條件。
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不僅僅是當地農村政府和學校層面的事,而是關切著社會整體的和諧幸福,關切著社會中每一個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國家應該要高度重視農村小學教育,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設置一些專項資金幫助農村教育發展,完善農村小學教育的援助制度,為提升農村教師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提供專業指導和幫助,對農村小學教學給予長期的關注和幫助。
三、轉變教育理念,強化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模式
農村小學教師、農民以及學生們都要轉變教育理念,改變以前那種為了考上大學改變命運而死讀書、盲目地追求考試成績而忽視全面素質的發展的舊觀念。小學階段正是小孩們天馬行空、思維活躍的重要階段,如果這個時候就讓孩子們把學習成績當成唯一的出路,這很可能會壓抑住孩子們的天性,壓抑住孩子們真正的興趣和天賦,甚至導致孩子們產生厭學、抑郁等心理。我們應該在農村小學教育中提倡個性化教育、素質化教育,教師們要注重和學生們的平等交流,要重視對學生們的心理教育,更要關注學生們的個性發展。
農村小學教育是農村基礎教育的奠基石,對培養農村新時代人才起著重要的作用,強化農村小學的素質教育,在農村小學教育實踐中創新教育模式勢在必行。教師們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們多進行大膽想象和積極探索,把對農村小學生的全方位能力培養落到實處。教師們要巧妙地運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借助多媒體等設施,為學生們創設更多的課堂情境和體驗機會,讓學生們在活躍生動的課堂中輕松愉悅地學習。
總結:總之,當前農村小學教育還存在許多問題,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還需要國家、政府相關部門、教師工作者以及社會各界的不斷探索和努力。
參考文獻:
【1】楊景珍.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6(19):107-108.
【2】冉多海,何文紅.對農村地區教育的幾點思考[J].甘肅教育,2015(16):21.
【3】高峰.農村小學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