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瑞俊
摘 要:數學學科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嚴謹性,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容易失去學習興趣并產生疲勞感,小學數學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初級階段,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因此,為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實施趣味教學法十分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趣味教學法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更能夠激起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望,只有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才能更有效地實施數學教學工作。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利用趣味教學方式的優勢,進而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趣味教學法
數學學科是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是學生認知和了解數學的啟蒙階段,對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高效地提高小學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成為小學數學教師的首要任務。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趣味教學法的應用對于有效解決當下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趣味教學法的關鍵就是通過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去,為學生以后的數學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組織有趣的課堂游戲,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課堂上引入有趣的游戲,改善枯燥乏味的學習過程,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從而達到學會學好數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適當組織有趣的課堂游戲來開展數學教學活動,在打造趣味化課堂的同時,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1]。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采用趣味教學法,即使面對很復雜的學習內容,學生都能認真聽講,然后積極配合。愛玩是每個學生的天性,課堂上組織互動的游戲或者活動,都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并從中獲得知識。
例如,在學習二年級下冊“方向與位置”的時候,教師可以把班級同學分成若干個不同的小組,然后教師組織學生參加方向辨認識別比賽,比如教師隨機指出一名學生,然后再指出另一個學生,問道:“這兩個學生分別在誰的哪個方向?”這時候小組通過討論然后進行搶答,然后以同樣的方式多進行幾輪比賽,最后按照統計結果,其中哪個小組答題時間最快且正確率最高,就是這次辨別方向比賽游戲的第一名。通過這樣的小游戲,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生的學習增加了快樂和趣味,最終能夠促進數學教學良好地開展。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增加數學課堂趣味性
隨著現代社會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越來越多的創新技術走進學校的課堂教學中。小學數學課堂上引用多媒體技術,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習內容變得豐富多彩,帶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好奇心,從而促進教學工作的有效進行。通過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對知識有了直觀的認識,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擁有愉悅的學習心情。有了多媒體技術的加入,數學教學課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2]。
例如,學習“圖形的變化”這部分內容時,學生很難通過課本圖片觀察正確,此時應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在屏幕上展示出各種圖形的變化過程,根據題目要求和提示,做出圖形變化的最終結果,然后將最直觀的效果展現給學生,有利于學生快速領悟文本內容。這樣的動態顯示使學生獲得正確、清晰的思路,從而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知識。小學數學課堂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有效地改變了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抽象性,將數學教學內容靈活有趣地展現給學生,不僅能夠帶動學生積極學習,還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課堂上擁有活躍快樂的氣氛,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從根本上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積極聯系實際生活,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實際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小學數學教學內容有很多都能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師通過聯系這些實際生活,調動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促進趣味教學法的有效應用。
例如,在學習“數據的整理和表示”的時候,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與學生實際生活有關的練習題,通過讓學生理解課本知識,然后進行統計數據并能夠正確地表示出來。其問題可以是調查整理全班同學的生日或者身高等等,這些聯系實際生活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鞏固學生學習的數學知識,學生體驗統計過程,能夠用簡單有效的方法搜集數據并進行整理,達到學有所成、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總而言之,趣味教學法是從小學生的天性和心理特點出發的創新教學手段,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積極應用趣味教學法,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還能有效地促進數學教學目標的達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恰當組織有趣的課堂游戲,發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不斷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中數學的應用,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達到更理想的數學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周燕燕.趣味教學法讓小學數學教學更精彩[J].讀與寫,2019,16(1):166.
[2]黃曉玲.趣味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9,(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