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功園
摘 要: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教材的使用與研究,已經成為高中數學教育的又一目標,明白最新的教育核心素養是什么?怎么將高中數學教材落實核心素養?和怎樣使用高中教材?又成為教育界普遍探索研究的方向,本文基于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六大素養,來探究怎樣改進進教材內容、促進教材的使用。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數學;教材;教學
一、基于提高核心素養的教材內容要求
(一)提高學生想象力和抽象能力
數學抽象是數學學科中學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不管在解答數學題或者生活中,都具有很大作用,其反映了數學基本特征,直觀想象主要包括借助空間形式認識事物的位置關系、形態變化與運動規律等,建立數學與物形的聯系,兩者都需要學生有良好的想象能力。教材中的圖表,語言敘述要做到精確易懂,分析到位,圖標說明詳細,要激發讀者興趣,對學生的能力有時可以出現挑戰以來引起他們的思考,激發學興趣,能引導學生展開創造性學習等。對概念和數學定理這種需要記憶的內容,公式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比如橢圓的定義:在一個動點P,兩定點F1,F2,且|PF1|+|PF2|=2a,而公式附近則有橢圓的圖呈現,在圖上能表現出來這種性質,之后,學生在應用定理時,自然就在腦子里呈現出畫面,并且盡可能地能自己在紙上臨摹下來,以后再提起這個內容,學生總能很好地理解且運用。體現了教材的科學性。
(二)促進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邏輯推理是從一些事實和命題出發,按照原有的規律進而推理出別的事實。主要表現為:掌握推理的基本步驟與方法,發現問題,總結問題并有條理地分析問題。教材準備的內容且要嚴重體現保證這一特點,書本內容必須是系統的連貫的,有順序的,后面需要學習的知識,必須要用前面的學術過的知識來解答敘述,不能出現過多的知識斷鏈,一定要保證學生的理解,思想方法也必須一致,不能出現有邏輯上的矛盾,要保證教材的系統性,聯系性,形成學生良好的思維方式。教學教材是否有邏輯的連貫性,已經成為一線教師評判教材質量最直接、基本的要求,能不能“一條直線走到底”?保證不會出現模塊結構,每個知識互相銜接,是對現今教材的基本標準之一。
(三)有利于培養數學建模能力
數學建模指的是用數學方式對現實問題進行數學抽象,用數學方式表達問題,構建數學模型解決問題,數學模型方法把實際與數學聯系起來,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數學建模方法,在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等科目中都得到良好的應用,比如三角函數在其他學科中的應用,幾乎是全部高科技的基礎之一,利用曲線運動規律,求運動軌跡等,這就要求教材內容的準確性和可實踐性,任何數學結論都要與實際相符合,經得起實際的推敲,要充分發揮以數學知識為基礎最后解決實際問題的目標,即保證了學生對知識的熟悉應用程度,又保證了教材目標的完成,還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學習觀。
(四)訓練學生計算統計能力
數學運算是解決數學問題的基本手段,它是通過計算解決問題的一種嚴謹的方式。課本每一章內容過后,需要有少量的經典習題留給學生完成,以達到對課堂所學知識的鞏固,這時,練習冊也是必不可少的輔助學習工具,加強對題目的練習,特別是應用題,借助運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教材中的題目既要鍛煉學生理解,思考問題能力,也要鍛煉學生基本計算能力,掌握計算方法,并熟練運用,舉一反三,多種答案,更能激發學生做題興趣,鍛煉學生處理問題能力。
二、基于核心內容的課堂教學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教育要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學習數學知識,傳統課堂多為老師單方面“滿堂講”的模式,即使在多媒體進入課堂的時代,有些老師也只是在單純地讀PPT,沒有任何的思想性,枯燥乏味的數學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結合課本知識,對課本內容進行拓展,將拓展內容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也可以借用多媒體播放,如在學習三角函數時的周期變化,值域與定義域的變化,平移效果,都可以用多媒體準確而又快速地表達,生動地課堂教學,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又或者針對教材某個問題,設置其他有趣地思考題,上課時語言表達幽默又不失嚴肅,通過經典考試習題再對課堂所學內容加以鞏固。
(二)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正確的心理
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數學規范語言,鼓勵學生自主回答問題,把握講課節奏,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深刻記憶課堂內容,可以對應相應的課堂內容設置小組活動,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采用小組合作模式,課堂上的小組活動要控制活動時間,布置的課堂內容要難度適宜,使同學們在合作中,找到一種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這時,教師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各自負責好自己的工作,維持課堂秩序,比如,有的負責記錄,有的負責計算,而有的又負責分析問題,要使活動有序進行。且每個團隊中都要保持學習水平相當,不能分組差異太大,讓優秀的同學可以幫助其他同學,大家一起進步。
教師在圍繞數學主題設計學習活動時,要保證學生的參與度,教材內容,教學方法要與時俱進,貼近時代與生活,老師要關注學生心理、情感變化,有必要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開導與分析,高中時期的價值觀、人生觀等都在成形階段,教會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對待生活與學習的態度,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標。
參考文獻
[1]喻平.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課程目標與學業評價[J].課程.教材.教法,2018,3801:80-85.
[2]丁晨麗.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淺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20:142+144.
[3]苗陽.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探究[J].內蒙古教育,2018,18: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