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苑
摘? 要:語文課堂其實是一種優(yōu)美的情境,是愛的傳播,它是趣味的、愉快的、和諧的。它給我們美的享受,使學生們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吸取知識的營養(yǎng)。
關鍵詞:趣味;愉快;和諧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都在發(fā)生著變化。課程的改革也帶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由原來的以“教”為主,變成了以“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為主。身為語文教師,我沒有停止過對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思考;沒有停止過對新課程理論的學習;更沒有停止過對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的觀察與反思。那么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改革?這是語文老師應該關心,感興趣的問題、值得討論的話題。
《語文標準課程》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中的過程中進行,教師是學習活動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課堂上教師要善于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創(chuàng)設一個互相尊重、理解、寬容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親近感,即情感上的安全感和心理上的輕松感。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每一個孩子的潛能才會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教師要讓“愛”充盈課堂,愛每一個學生,細心呵護每一顆幼小的心靈,用自己的快樂為學生打造一個快樂的家園。
一、趣味的課堂
黑格爾曾經(jīng)說過:“一個深廣的心靈總是把興趣的領域推廣到無數(shù)事物上去?!笨梢?,語文課堂的關鍵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他們對語文感興趣了,他們才樂學,自覺地學。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應當考慮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以便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他們的興趣越多,他們記憶的內(nèi)容也就越多。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善于抓住每課的內(nèi)容,巧設導語或問題或聯(lián)系生活的課堂活動,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好的導入能先聲奪人,扣人心弦,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我上《我們成功了》這一課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分享自己成功的體驗,孩子們講得不亦樂乎??梢姡`活巧妙地選擇新課導入法,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課堂的精妙之處還可以挖掘學生的表演技能,加以直觀理解,以加深認識。讓學生參與課堂表演,既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增加教學的趣味性。例如教學《從現(xiàn)在開始》時,我讓學生分別戴上頭飾分角色表演。臺上的學生表演得惟妙惟肖,臺下的學生看得啼笑皆非,同學們沉浸在快樂的海洋中。
二、愉快的課堂
“愉快”是教學的形式,教學是“愉快”的目的,為教學尋“愉快”,以“愉快”促“教學”,讓學生在愉快中獲取知識,發(fā)展思維,深化“愉快”、“教學”目標與形式統(tǒng)一,“愉快”與“教學”保持同向。魏書生說:“我們是學生的長工,學生是地主。不言而喻,所有的都是為學生服務的”。顯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1.激發(fā)興趣。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是“愉快教育”的前提。通過生動活潑,富有吸引力的故事,激發(fā)好奇心和課前啟動結合起來,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更能使學生興味盎然,很輕松地學會了新知識。
2.注重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yǎng)。綜合運用已知,獲取新知識,形成能力。這種能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綜合運用”和“進一步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使學生的能力不斷提高。我不僅在課內(nèi)這樣做,在課外也注意有意識地將課內(nèi)的知識延伸到課外,進行興趣遷移,再把課外有關知識引進課內(nèi),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增長閱讀能力。
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實行愉快教育,對現(xiàn)代教育指導思想,教材實施,社會的需要都具有偉大意義。這樣,小學語文教學重點從“教”轉移到“學”上來,以學生的語文訓練為主線,以愉快教育為手段,讓他們帶著良好的心理,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啟迪理智,領悟生活的真諦,在愉悅中完善道德,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寬松和諧的課堂
語文課堂要體現(xiàn)人文性的特點。營造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氣氛是課改的一項重要任務。師生應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賴、互相合作,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師生之間才能形成互動、交流的對話平臺,學生才能輕松愉快、活潑熱情、興致盎然地發(fā)揮想象力,以最佳狀態(tài)進入語文學習,煥發(fā)出語文課堂獨有的活力。
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并將在師生溝通時起到重要作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確指出:“創(chuàng)造力最能發(fā)揮的條件是民主?!敝挥性诿裰髌降葘捤珊椭C的氛圍中,創(chuàng)造力才能得到開發(fā),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參與教學。語文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語文的魅力在于此,語文課堂的活力也在于此。同一問題,由于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知識素養(yǎng)、心理狀況等等的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萬別、異彩紛呈的,這就是創(chuàng)造力的表現(xiàn),也正是我們要悉心呵護和著意培養(yǎng)的。教師要放下唯師是從的尊嚴,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多給學生展開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多給學生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和自由。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具有最高裁定權,卻忽視了學生的自評與互評,實質上也漠視了學生主體能動性的一種表現(xiàn),尤其語文課堂教學氛圍營造方法。當學生的自覺意識得到高度強化,內(nèi)在的進取熱情已得到激發(fā),教師就可以把學生的自評與互評權交還給他們,激發(fā)其活躍的主體意識,感受班集體內(nèi)平等、和諧、信賴的自由氛圍。
哲學家說,一個熱愛生命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愛的東西活著;教育家說,一個熱愛教育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愛的教育活著。我想說:鐘愛教育,鐘愛學生,讓愛灑遍課堂,讓學習在充滿樂趣的課堂中學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