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盛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要發展思維能力并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新時期語文教學的重點,語文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帶領學生們進行猜測和推想,要重視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這對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積累語言、增強技能、提高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從實際的教學中進行討論,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想象力教學
小學語文是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階段,為了幫助小學提升新的語文表達能力,讓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學會猜測和推想,語文教師需要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進行滲透教育,本文將以部編版為例,在三年級的課文中,培養學生們進行思維的創造性發展,成為具有獨立意識的人才。
一、以課文為載體進行留白訓練
課本作為教學的教材,結合了多名教育專家的心血,學會使用課本進行教學是教師需要學習的第一課,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從課文中提取出教學的內容,指導自己的教學計劃,并且對文章進行挖掘,將學生們的想象力帶入到課文之中,讓學生們的思維活動更加活躍。
例如,在部編版的教材中,三年級上冊第七課的《聽聽秋天的聲音》是作者通過擬人的手法而寫作的一篇課文,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進行課文的朗誦,讓學生們用自己的語言大聲的表達出課文內容,感受“蟋蟀”、“大雁”等動物的聲音,聆聽“豐收”、“黃葉”等發出的吟詠,引起學生們對秋天的聯想,通過自讀課文的階段,學會在文中思考、在文中感受。在完成第一階段的學習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通過游戲進行學習,讓同學們都閉上眼睛,回想自己剛才在課文中閱讀過的內容,寫下自己對哪一部分的印象最深刻?最喜歡什么樣子的秋天?自己對秋天的感覺是怎樣的?以此來引起學生們的美好想象,因為作者和學生們生活的年代有所不同,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推測,以前的秋天和現在的秋天有什么不同,將學生們對課文中的秋天產生后續的想象力,以激發學生們的興趣,讓學生們在課文作為參考的形勢下進行想象。
二、結合圖文進行多感官調動
閱讀就是將數據、圖片等感官所能感知的內容進行文字的表述,為了幫助學生們進行更加豐富的想象力,在閱讀中找到樂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閱讀圖片或者視頻的播放,幫助學生們奠定想象的基礎。
例如,在部編版教材之中,三年級上冊第十八課《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文章將西沙群島作為描寫對象,進行了科技文的寫作,羅列了很多豐富的物產,教師可以在進行課文閱讀的過程中,將典型的海產和植物進行介紹,針對課文中描寫的“布滿彩色條紋”的魚,“形狀千奇百怪”的貝殼,以及其他“像綻開花朵”的珊瑚,在課堂中展示出來西沙群島的四季變換、日夜更迭,引導學生跳出自己的認知范圍,開始思考更加豐富的閱讀內容。
除了要在客觀的景色上面進行想象力的調動,針對作者的思想感情,也需要進行合理的設問,例如,在二十課《美麗的小興安嶺》中,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們,生活在這種秀美的地方,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樣的?小興安嶺和西沙群島之間存在哪些相同點?讓這些具有形象色彩和各異形狀的閱讀內容,發揮出人文的關懷,調動學生們的情感共鳴,探究美麗的景色帶給人們的主觀感覺,進而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合理的想象作者的發表意圖,在多媒體結合的語文教學情境之中,達到激發想象力的目的。
三、結合個人閱讀經驗提出猜想
任何人的想象都是建立在自己已有的經驗上的,因此,為了實現學生們想象結果合理規范、符合基本的思維邏輯,教師需要在日常的活動之中進行各種閱讀刊物的訓練,讓學生們積累足夠的閱讀素材,設身處地地和各種作家之間建立起情緒的共鳴。
例如,在部編版的三年級教材之中,下冊《守株待兔》作為經典的寓言故事,通過描寫人和兔子之間的關系,達到了教育教化的作用,針對這種隱喻式的閱讀內容,為了幫助學生們能夠更好的掌握,教師需要創建一定的生活情景,例如,出現了獵人,就要想到“打獵”、“勞動”“勤勞”等詞語,遇到寫有動物的“兔子”“豺狼”以及“老虎”等動物,就要想到其背后隱含的情緒,“兔子是乖巧可愛的”“豺狼虎豹是兇狠的”,通過常規的閱讀練習,這種閱讀經驗能夠為學生們后續的閱讀提供相應的經驗,指導學生們感受文章的情感內涵。其次,在閱讀中,常常會出現不同的作者會在特定的節假日出現相似的情感,例如,在下測的課文第三單元之中,《元日》講述的是作者對新年到來,家家戶戶貼春聯的喜悅,以課本作為案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就描寫新年的文章進行課外的拓展,積極學習不同的作者針對相同的節日產生的情感,針對清明節,學習《清明》課文,掌握我國基本的傳統節日,積累語文閱讀基礎,從而發揮想象的空間,對作者當時的心情進行想象推測,逐步明確文章的主題。
四、總結
總的來說,要想幫助小學生培養出良好的想象力,實現閱讀內容和閱讀情感的高效率抓取,教師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學之中,培養學生們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讓學生們在閱讀之中,在腦海中回想自己對文章文字的影像,并且調動起自己的語文儲備,探討作者為什么要寫作,他想要在作品中表達什么思想。只有通過這些途徑,才能夠讓學生們可以全身系的浸入到文章的閱讀之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和推測,學到閱讀的真諦。
參考文獻
[1]宋曉麗.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農村教育,2019(15):95.
[2]錢超年.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學法指導[J].學周刊,2019(10):135.
[3]郭曉希.小學閱讀教學中的創造性思維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7(2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