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下,高職院校文化育人應堅持專業教育與素質教育并行的辦學理念,但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文化育人缺乏頂層設計、缺乏職教特色、內容與手段都缺乏創新等問題普遍存在,加快文化育人目標體系建構至關重要。本文重點探討高職院校禮儀文化育人目標體系建構與實踐策略相關問題。
關鍵詞:高職院校;禮儀文化;育人目標;體系構建;實施策略
隨著我國職業院校教育體制的深入改革,文化育人逐漸納入高職院校的戰略發展規劃中,通過文化育人,豐富德育內涵,并未高職院校發展添加新鮮血液。接下來,基于禮儀文化視角,談談對文化育人目標體系建構與實踐的幾點思考。
一、創新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與水平
(一)創新教學內容
眾所周知,禮儀文化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下,高職院校禮儀文化教學內容以教材為主,內容更新速度慢、知識點陳舊、理論性強。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禮儀教師應創新教學內容,在講解完知識點之后,多找與學生日常生活、學習息息相關的實例,創新真實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禮儀文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此一來,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創新教學方法
一直以來,我國高度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近年來,大力推廣禮儀文化教學,傳統的課堂教學以“灌輸式”理論教學模式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易產生抵觸、厭學心理。新形勢下,教師應創新教學方法,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多媒體技術在搜集教學資源、學習資源、課堂教學等方面的作用,降低學習難度,提高教學效率與水平。其次,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把課堂交給學生,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圍繞知識點設計相關問題,引導小組學生合作上網找案例、制作視頻,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教師作為教學指導者、組織者,根據學生的反饋進行評價、糾正,讓學生在合作中汲取禮儀文化的核心、精華,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三)創新評價手段
傳統應試教學體制下,只簡單憑一次考試分數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缺乏客觀、準確性。新課程標準下,教師應將學生平時課堂表現、任務完成情況、小組發揮情況等納入期末考核評價中。不斷完善評價手段,建立三維評價系統,設置多方位評價主體,擴大評價范圍,創新評價方法,最終的評價結果應包括分數和評語,如此一來,才能讓學生信服的同時,不斷增強學生學習信心,實現全面發展。
二、豐富校園文化,發揮第二課堂育人作用
(一)活躍校園文化氛圍
新課程標準下,高職院校禮儀文化教師應在校園廣播、課堂課后學習、宣傳手冊等諸多校園載體中滲透禮儀文化。始終秉承“禮儀文化育人”的原則,樹立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觀念,充分尊重學生的校園主體地位,豐富校園文化活動開展形式、樹立榜樣典型,從而讓禮儀文化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
(二)豐富校園活動形式
黨組織、團組織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主要組織,現階段,禮儀文化教師可充分發揮這兩大組織在禮儀文化教學中的作用,根據學生專業特征、職教特色,打造獨具特色的禮儀文化育人品牌。其次,充分發揮當地民風民俗、傳統節日作用,在開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活動中滲透禮儀文化教學。另外,不同院系、不同專業教育工作者應立足于實際情況,開展主題班會活動,開設特色社團,舉辦專題講座,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來提高禮儀文化育人教學的趣味性、有效性。
(三)搭建教育平臺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運用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與水平,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禮儀文化教師應注重搭建教育平臺,開辟網絡學習、討論平臺或專欄,為教師與學生創造更多互動學習的機會與平臺,同時應積極構建微信、QQ群,隨時隨地發布相關教學內容、活動,實時與學生互動,多維度、全方位開展校園文化,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為禮儀文化教育開辟更加廣闊的空間。
三、發揮社會力量,為育人注入新鮮血液
(一)建立實習基地
高職院校旨在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應增加實踐教學比重,積極建立校內校外實習基地,實施人才訂單培養模式,讓學生能夠盡早、更多地接觸職場,從而能夠盡早進入社會、適應職場,更能將所學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親身體驗職場禮儀文化氛圍,為學生今后的職場生活夯實基礎。
(二)積極開展調研
傳統教育體制下,高職院校多數學生在校的最后一個學期,或者畢業前的幾個月開展實習教學,新形勢下,要想提高禮儀文化育人質量,應注重開展實踐調研活動,將實習時間提前,布置寒暑假實踐作業,通過參觀、實踐、調查、調研等多種手段,讓學生多參與實踐和實習。
(三)評價實踐效果
在禮儀文化育人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引導學生實踐、實習,還應重視展示、評價實踐成果,讓學生匯報、展示自己課堂學習、實踐實訓的成果,并將實踐成果納入期末考核評價之中,如此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平時理論知識學習、實踐實訓的重視程度,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禮儀文化育人是高職院校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教育工作者必須高度重視,轉變教學理念和思路,充分發揮課堂教學、課后實踐、實習訓練等諸多方面創新教學內容與方法,不斷提高育人質量與水平,推動高職院校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桂萍.高職院校“社交禮儀”教學中課程思政的定位研究[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v.17;No.65(2):35-38.
[2]耿娜.高職生禮儀教育現狀、原因及對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99-101.
[3]佚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活動育人體系構建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v.38;No.659(24):26-27.
作者簡介
陳歡(1981.04—),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貴州金沙;職稱:講師;單位名稱:廣西職業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