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秀霞 賀美鳳
摘? 要:在我國,國學是一種優秀文化,也是國家幾千年燦爛文化的一個分支。從進入改革開放新階段后,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的發展,因此對新世紀的人才有了更高水準的要求。小學生在學習國學的過程中,可以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還能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形成優秀的學習習慣。所以,應當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積極引入國學。
關鍵詞:國學;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1引言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國學,因而社會上開始流行“國學熱”。學校為了推廣國學,逐步設立國學課堂,讓學生從小學習國學、欣賞國學的魅力。在此背景下,學校與家長都十分關注如何將國學更好地融入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使國學在其中發揮其最大作用。
2國學的繼承與發展
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語文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同時語文也作為國學繼承、發展中的載體。許多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個問題是讓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逐漸對國學產生熱愛。教師應當意識到,學習國學的關鍵是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合理、恰當、正確地引入國學。在學習國學的過程中,學生對課本內容加以學習了解,對課堂外的知識也能有所收獲,從而使自身的文學素養有所提高,潛移默化地受到國學優秀文化的熏陶。我國國學體系中有許多適合小學生學習的內容,比如說《弟子規》《三字經》等等。學生在學習國學知識的過程中可以逐步形成對語文學習的信心與熱情,家長在讓孩子學習國學后,幫助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從而減輕家長在教育方面的負擔。然而,學習國學并非囫圇吞棗,教師需適當選擇讓學生學習的內容,正確引導學生學習國學,從而讓學生收獲心靈感悟。
3如何實現國學與小學語文教學的結合
學習國學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應該循序漸進,逐步吸收國學中的優秀文化。學習國學應講究質量,而不是數量。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引入國學使兩者相融合時應注意因材施教,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由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針對性的教學。
3.1因材施教,注重教學方法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都意識到了學習國學的好處,因此很多學生家長都讓孩子上國學課學習國學,但實際上這是十分盲目的舉動,學生要想迅速消化吸收學到的國學知識,還要短期內收獲顯而易見的成果是十分困難的。教師應當對學生學習國學的需求加以了解,為學生選擇適當的國學內容,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由于學生處在不同年級,他們對國學知識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低年級接受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為他們講解簡單易懂的故事展開對國學的學習;高年級接受能力相對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為他們講解一些需要一定感悟能力與理解力的作品,比如《紅樓夢》,逐步提升學生的理解力。
3.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我國的語文學科教育理念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知識是其次的。教師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引起學生的興趣來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比方說自古以來廣泛應用的“晨誦”方法。在大聲誦讀國學文章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逐漸體會到國學的魅力,通過長期的堅持,可以創造出濃厚的國學學習氛圍。文化通過特定的文化環境影響了一個人,通過潛移默化的作用使人們的思想、行為受到影響,所以創建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可以使學生在文化的熏陶下更好地學習知識。學生在早晨記憶力是最好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日之計在于晨,在這個時間段進行正確學習可以使學生的記憶力有所提升,從而使學生加強對語文知識的記憶,逐步提升語文學習能力。為了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可以開展一些活動讓家長與學生共同參與其中,為活動設立一些恰當的獎勵,鼓勵學生勇于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從而在活動中使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大大提高。
3.3加強師生間的交流
學習國學的過程是學生與教師共同參與的,因此學生與教師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教師應保持高質量的專業素質,保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質量,為學生帶來更專業的語文教學。教師應主動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與學生溝通學習上遇到的問題,為學生答疑解惑,努力激發學生學習國學的熱情。師生間應增強交流,這對于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班級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是十分有利的。要想使國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得到完美體現,教師應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加以研究,不斷促進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高。
3.4重視課題的有效帶動,切實提升實效性
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注重分析小學閱讀教學目標,將課本內容與國學教育知識有機結合,搜集、整合相關材料,得到綜合性教學范本,從而使國學完美體現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此外,教師可以開展一些國學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同時體會到國學的美;同時教師在探索研究國學文化活動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創造力,為學生帶來更精彩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
4結語
順應當今時代的發展要求,教師應努力使國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得到完美體現。學習國學需要學生一直堅持,這必定需要教師、家長、學生共同交流合作完成。學生學習國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做好引導工作,努力為學生做榜樣;社會各界應加強對國學的重視,通過互相合作與持續努力,讓小學生對傳統文化逐漸產生一種歸屬感,從而達到繼承、發展國學文化的目的,使中華文化在新世紀綻放更大的光彩、繼續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蘇良.關于國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完美體現[J].讀與寫,2019,16(16):37.
[2]蔡勤.淺談國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完美體現[J].學周刊,2017(2):179-180.
[3]陳海燕.借助國學閱讀,打造小學語文閱讀高效課堂[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8):30.
[4]宋重陽.淺談國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完美體現[J].語文課內外,2019(23):165.
作者簡介
薛秀霞(1969.04—),性別:女;民族:漢;籍貫:黑龍江海林市;最高學歷:大專;職稱:一級教師;單位:泉州市豐澤區第一中心小學;研究方向:閱讀教學。
賀美鳳(1971.04—),女,漢族,籍貫:惠安;學歷:本科,一級教師,福建省泉州市豐澤第一中心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