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燕玲
摘? 要: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的教學調查,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存在很多教學問題,針對此類問題,本文就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小學語文合作學習能力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學習興趣;小學語文;合作學習
隨著新課程對教育進行不斷的改革,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小學教育中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為中心的學習得到重視。根據調查發現,老師在新課程改革后對教學方法進行了針對性的調整,不過在有些方面還是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
1營造良好學習環境,激發合作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產生學習興趣,根據興趣產生欲望,把學習看做是一種對未知的挑戰,才能夠帶有主觀意識、富有激情的參與到合作學習中。營造一種生動、輕松的課堂氛圍,引起學生參與其中的興趣,是教師順利進行合作教學的必備條件。傳統課堂教學比較的呆板、不具有靈活性,與合作學習的核心思想相違背。因此,打破傳統性的課堂模式是進行合作探究學習的重要一步。在教學中,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體,教師要有教無類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要公平、平等對待每個學生,經常鼓勵學生勇于表現和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爬山虎的腳》一文,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親自去觀察爬山虎的腳,學生看著滿墻的爬山虎后自然會產生爬山虎是怎么樣爬上去的?親眼所見之后疑問會更加強烈,也就激發出對《爬山虎的腳》課文的學習興趣。合作學習的提前就是建立在學生對知識的需求上,如果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的話,為了滿足個體的需求,就會積極進行探究,主動與別人進行交流合作,進而提高合作學習能力。
2依據實際,組織成立語文合作學習小組
依據實際,組織成立語文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把一個班級內的學生按照相同的比例人數進行組合,在組建合作學習小組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到學生的不同水平,可以用兩種不同方式的分類,一種是按照同等學習水平進行組建,這樣即可以保證學習水平較高學生的學習進度,也可以對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進行統一的輔導,能夠有效的保護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另一種是在一個合作小組內即安排學習水平高的學生,也安排學習水平低的學生,讓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能夠帶動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形成一個“學生教學生”的合作學習模式。教師在語文課堂上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將兩種方式進行適當的結合,查漏補缺,因材施教,使全體學生都能夠得到均衡的發展。
2.1確定合作探究的學習課題
教師在選擇學生合作探究的課題時,一定要根據學生的興趣來進行挑選,與課程內容相關聯的、合理的課題,避免課題的枯燥和乏味,讓學生樂在其中。探究課題還要具有一定的難度,這樣才具有探究學習的價值。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有興趣進行探究,并在探究的過程中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
2.2明確小組成員的責任分工
對于學習小組來說,組長是至關重要的引導者,帶領組員進行接下來的合作探究學習。確定合作探究的課題之后,就要明確小組內不同成員的責任分工內容,讓組員能以自己的分工內容進行探究,防止產生重復性學習,也為學生提供了平等參與的機會,讓學生在合作小組中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將課堂教學變成每個學生都參與、每個學生都思考的合作探究課堂。
2.3引導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學習《烏鴉喝水》的這篇課文時,老師如果直接明了的告訴學生小烏鴉喝水的方法,這樣就不會增加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填鴨式教學只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應該打破傳統教學,鼓勵主動性學習課堂。相反老師如果先讓學生自己動腦思考這個問題,讓學生展開想象并讓學生主動實踐,讓其自己思考烏鴉喝到水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語文課文中存在的問題,發現問題之后隨之就會產生想要解決問題的欲望,而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通過與其他同學的不斷交流和探究。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給學生交流的自由和空間,不要過多的參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適當性的講解和點撥,不要大包大攬。
2.4進行三方評價并適當獎勵
為了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精神,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繼續保持對合作學習的興趣;還要強調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小組成員所表現出來的合作程度,發揮榜樣示范作用。評價最優秀的小組,對該小組進行一定的獎勵,評價的方式由學生、小組以及教師三方面組成一個完整的評價系統,保證評價結果的公正性。
3結語
小學語文教育屬于基礎教育,在這個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對自己的把控能力不是很強,尚有不足。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教師的主導作用顯得尤為重要,要及時的對小學生進行教育引導。除此之外,培養小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不僅局限于課堂上,還可以引伸到課堂外。在課外活動中,學生能夠體驗到課堂之外的自由感,放松自己,沒有負擔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從時間和空間來說,能夠有效促進和支撐學生的合作,從而幫助學生重視合作意識,提高合作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郭志洪.探討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07):47.
[2]李殿明.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3):71.